谢邀!终于邀到小撕妹国画方面的问题了 !开心得笑成了一朵花!

郑板桥嘛是个怪老头,为「扬州八怪」嘻哈组合的骨干成员。虽然很多粉丝都以为胸有成竹说的是郑板桥,所以郑板桥画竹子最有名!但其实不完全正确。

胸有成竹,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苏东坡,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而郑板桥画竹的特色恰好不像现实中的竹子,属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典型代表,可想而知这么朋克的老头怎么可能只追求一个画得像就好了呢!!!!!做不到!所以郑板桥的原话是:「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所以这个成语确实和郑板桥有关,但说的可不是这个怪老头!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官方说这些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总之呢画著画著,怪老头郑板桥还为自己的画竹总结出「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无竹。」的三个阶段,竹子也是一种个人气节的彰显(显得比较有个性不流俗),所以这一点应该也是他喜欢竹子的原因,对于竹子的长期研究也就促成了这位画竹子的大师,对于其他的自然植物,郑板桥虽有画过,但是都不如竹子让后人深记。 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就会回答你:

郑板桥画什么最有名?

当然是竹子啦宝贝!!!

另外,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我是无画阁小撕妹,喜欢国画汉服诗词书法.......关注我一起来玩吧么么哒


谢谢悟空先生的邀请,悟空提出的是清朝最伟大的书画家郑板桥,郑板桥除了四十岁到五十岁做了十年清官之外,一生翰墨诗书画,半世情怀竹兰石!悟空问郑板桥画什么最有成就?当然是板桥竹。下面分三个方面说说大书画家郑板桥画竹。

(一)清朝最畅销书画家

他画画最有成就的是画竹,郑板桥的竹子以造型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而不乱,少 而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竹兰,多为庭园奇石山野漫坡之竹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竹 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奇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干擦几笔,立璧成石,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郑板桥的画加上他创造的新字体,给当时清代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给当时的文人画以新的艺术开拓,板桥三十到四十岁的掦州卖画时期,达官贵人,平民士绅都把他的兰竹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在扬州八怪和江南画家中他是作品最多 ,最畅销的画家之一。今流传于民间和馆藏的大部分板桥作品,大都是那个时期他的商品画。

(二)郑板桥的老师

板桥除了四万五经六艺八股之外,画画没拜过老师,他的老师就是前朝和同代的名家,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他在《兰竹石图》中题记:「平生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竹,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添缝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遂取其意」这就是他学古人的奥妙所在。他极力主张学画.「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扬州及江南的乡野园林,四邻堂前院后的竹植花草『,都是他笔下的水墨写真,都是他的教画老师先生。

板桥在上面这幅《墨竹图》中说过:他家里有茅屋两间,南面种竹,新筝初放,绿荫照人,置一榻其间甚凉适也,他说用竹子做窗棂子贴上纸,苍蝇落在上面,和著一片竹光就是天然图画乎,凡我作画,无所师承,板桥的院中即景就是他的水墨写生画样扳,除了巷陌田园是他的老师,江南的秦淮烟雨和亭台楼榭,梅兰竹菊和小桥流水都是郑板桥的老师。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

(三)郑板桥的画中的诗文

今人许多在看郑板桥的大作中,有时『』只见竹叶奇石俏,不闻画中有文思,『』板桥流传于世的上千幅真品中,题诗的有六七,板桥的许多艺术思想和探索都沉浸其中,他自题《墨竹图》诗曰:「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此番竹竿多于竹叶其摇风弄雨,含霜吐露者,皆隐跃于纸外平!他又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 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实际上,板桥「胸无成竹」与文与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郑板桥注意的是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相结台, 但这种写意画与文与可高度写实墨竹画在技法上又是有区别的,即有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不同。板桥除了画中诗文写出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也经常诗云宦海沉浮感慨万千,六十岁时在给科举同年禹功的画中写道:宦海劳劳误杀人,故乡千里隔风尘。而今老种家园竹,并有余荫庵四邻。他在念念不忘古姓疾苦,甚至为灾年赈事而丢官,板桥追求陶渊明的田园人生,喜欢那种釆菊南山下的琼林生活,他在一幅《竹石图》中写道:『』石畔青青竹数竿,傍添瑞草是幽兰。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我们今天欣赏千古流芳的板桥兰竹时,千万不忘他的兰竹石画中的诗款,他是清朝著名的诗词和和楹联大家,今天好多的锦联名句都出于板桥的手笔。板桥能成大家的还有他创造的六分半书法,一种把楷碑隶揉杂一起的新书法,今天我只写关于板桥竹,那天专门谈郑板桥的独树一帜的书法。


郑燮,郑板桥。扬州八怪代表人物。在清代雍正,40岁后才中举,乾隆时期做过两任县令。廉洁爱民。青年时期书法绘画已经大有名气。一生的作画主要以墨竹,兰草,石头为对象,世称「三绝」。他的前半人生靠卖画度过。故画作民间流传甚广。

在任知县闲暇之余,郑板桥也以自己售画的积蓄多次帮助灾民。因此赢得了民众和官僚们的敬重。因此郑板桥的画在当时成为富豪和官僚们的收藏和献贿的重要财富。郑板桥售画的灵活度也很有趣,富豪们给多画几笔竹叶就多收几两银子。

食可无肉,居不可无竹!板桥爱竹画竹,挺拔虚心,代表著自己的人格。竹叶的浓淡疏密,意境传神。竹、石、兰「三绝」已经在中国文人画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为文人画增添了厚重的经典风貌。


谢谢邀请:

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代表之一,他出生在江苏兴化,名燮,板桥是他的号,因为他常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板桥郑燮」的字样,后来人们就逐渐称他为郑板桥。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中独树一帜,他的诗大都来自于生活,言之有物,妙趣横生,他的诗作不屑于使用俗语,而且多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最擅长画竹子,他作竹不仅是写神,而且是为竹写生,因而他画的竹体貌疏俊,风格劲峭,形神具备,意象孤高。

他的书法则用隶书融入行楷,创出所谓的:「六分半书,」写字如画兰,形体多样,潇洒自如,自成一家。

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节长青,石头石古不败,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中了举人,四年后也就是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在范县五年后又被调任山东潍县任县令。后来当地遇灾荒,郑板桥具实呈报,力请朝廷救济百姓,还责令富户轮流施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放粮救济百姓,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们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著在前面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们见了都很感动,百姓们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清贫而有气节的一生。


画竹子,胸有成竹就是说他


板桥先生一生最爱画竹子、石头和兰花。先生作品的特点是朴实无华,简单数笔勾勒其形,墨色浓淡之间尽显其神。先生喜竹石兰这与他个人的人格、性情和操守分不开的,正所谓画如其人。若非要分出一个最有成就,那当属墨竹矣。这里还想提醒的是,郑板桥的字当称一绝,所谓字画其实是一整体,如果你细品其画上挥毫的书法,其意境又大不一样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