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是个多面性的城市,一如电影《我们的少女时代》中呈现的那般,偶像会变,但这座城市的少女情怀永不落单,虽然它的发展轨迹一直在向国际化都市靠近,仍旧拥有小而精致的独特魅力。

  精致如电影主题公园,迤逦如淡水河,而很多年轻人会偏爱繁华如锦的西门町。单听“西门町”这个名字便有着诸多的奇幻魔力,大概是西门町与东京浅草区的渊源有关吧。而西门町最大的惊喜还要属西门红楼,一定意义上西门红楼代表了台湾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

  西门红楼始建于1908年的日治时期,最大特点便是每正立面为8米,日治时期人们称之为八角堂。光复后,隶属于西门市场的八角堂划归当局经营,1949年,退居台湾的上海知名商人陈惠文等承租八角堂,并在二楼开辟说书相声表演、电影播放等,更名为红楼。

  如今的西门红楼一层为十六工坊,二层是创意精品展示、展销。许多歌手或组合会在这里举行小型演出。内部展出了自诞生以来红楼的发展变迁,1935年时,这里还是一片空旷稀疏的街区,今天的红楼,俨然已成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地方。

  红楼内部是典型的loft风格,简约时尚,线条硬朗,连接处以黑色与灰色为主,但商铺的主色调为木色,行走期间,我们既可以使用感性思维,还能活用理性思维,是年轻人最喜欢的文艺空间。

  近年来,台湾的文创产业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一度与日本、欧洲等地比肩,尤其是十年前一场桐花祭打开了前景广阔的文旅蓝海市场,究其原因,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不是生硬地嫁接,文创元素早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发展过程中,台湾大量借鉴美国、日本的先进文化,却一直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繁体字沿用至今虽然由各种客观因素主导,但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已被大量融入文创产品。

  在西门红楼大到立柱宣传牌,小到桌角椅背,红楼文化已经融入细微处,素描的简笔小人,极具台北特色的文化衫,钥匙链、明信片、笔记本等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设计师将台湾产出的各种饮料、啤酒、红酒等包装成吊饰,不得不让人佩服创作者的脑洞。

  逛文创店最有趣的莫过于感受吉祥物的应用了,活泼可爱的卡通吉祥物在设计师的脑洞中,变成了精美的公交卡套、冰箱贴、手表、立画、相框等,让人有一种立马种草的冲动。

  裸露在空气中的钢筋水泥被涂上了一层层厚厚的黑漆,由于白色灯光的点缀,气氛不至于太过压抑,地表温暖的配色则呈现出精致有趣的韵味。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运用,使得台北总是一派和谐谦谨的社会风气,穿行在台北的大街小巷,无论男女老少总是给人温润儒雅的感觉,教人不自觉地约束行为举止,大概这就就是传统文化精神对社会与人的影响力吧。(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