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鼓山日治时期的杨家老宅修缮完成,再现旧日风华。(图/高雄市官网)

▲高雄鼓山日治时期的杨家老宅修缮完成,再现旧日风华。(图/高雄市政府官网)

实习记者陈妙津/综合报导

高雄鼓山一栋建于日治时期的杨家老屋,经30余年埋尘后被修缮完成!由市府都发局补助经费,并协助找来专家、匠人一起协助修复,以人力一块块仔细将老屋外的二丁挂砖敲落,终于让「整旧如旧」的老屋重现昔日风华。

建造于日治时期的杨家老屋由高雄文人杨天送所建,位在鼓山一路9号,是间两层楼高的清水砖造建筑,屋顶的女儿墙上的特别图案是日文片假名「ヨ」(杨的日语发音Yo),以示这栋房子为杨家所有。

远望房舍则可以看出杨宅的气势,采用四跨立柱结构,以水泥洗石方柱搭配罗马圆柱的造型尽显大气,但1980年时,外墙却被贴上二丁挂砖,掩盖了杨宅独特的风貌与文化价值。

▲高雄鼓山日治时期的杨家老宅修缮完成,再现旧日风华。(图/高雄市官网)

▲杨宅过去外观贴满二丁挂砖。(图/高雄市政府官网)

由于杨天送创办过南部青果株式会社与协和运输组的杨天送,日治时期杨宅曾作为协和商店所在,在战后则又一度成为广州饭店,如今仍住在屋舍中的杨家后人希望能回复老屋过去样貌,因此与市府都发局合作,联合专家意见,采取「整旧」的方法,慢慢将老宅修缮完成,也让哈玛星地区又添一幢美丽的日治建筑。

▲高雄鼓山日治时期的杨家老宅修缮完成,再现旧日风华。(图/高雄市官网)

▲战后杨宅曾一度成为广州饭店。(图/高雄市政府官网)

都发局局长王启川表示,「隐身街坊巷弄的老屋是见证高雄城市变迁的无价之宝,有待更多人投入复旧与维护工作,共同丰富城市的人文底蕴。」目前高雄市府都发局与文化部合作「私有老屋保存计划」,能提供老屋修缮补助,凡民国60年以前兴建完成,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私有建物皆能提案申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