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寶藏男孩“劉沫沫”又雙叒火了。

沒辦法,

誰讓央視爸爸專門為他拍了一部三集片呢?

《海昏侯》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張

海昏,是豫章郡縣名,位於江西南昌。

海昏侯,為西漢所封爵位,共傳4代。

西漢時的南昌,偏遠潮濕,人口稀少。

什麼人的封地會在這裏?

在史書上籍籍無名的海昏侯為什麼會在兩千年後的今天成了焦點?

經官方蓋章的“劉沫沫”又是誰?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張

01

一切都要從2011年說起。

2011年的一天,村民熊菊生在夜晚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幾個鬼鬼祟祟的黑影上了山。

傳聞,那座山下有陵墓。

第二天,熊菊生帶着幾個村民上山查看。

果然,一個深不見底的新洞出現在他們面前。村民們當即就撥打了新聞臺的熱線。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3張

因為盜墓賊已經把槨木鋸斷,考古人員不得不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這片墓在從發掘前就凸顯出了不一般。

考古人員為了察看了解情況,下了盜洞,

下去不到三分之一處就聞到濃厚的異香,並且香味3年後才散去。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4張

專家判定這應該是海昏侯墓,但還沒有確切證據可以證明。

經勘探確定,以主墓為中心,分佈着大小墓坑近十座。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5張

考古專家從陪葬坑開始了對古墓的發掘。

上千種種類繁多,做工精美的車馬具被發掘。其中有5部車,20匹馬。

使用真車真馬陪葬,一般是皇帝或顯赫王族纔有的權利。

可海昏侯只是列侯。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6張

主墓坑面積有400平方米,盜墓賊鋸斷的槨木就在主墓的正上方。

這座古墓是不幸的,從古至今,不乏盜墓賊前來。

這座墓又是幸運的,因為地震、洪水而讓盜墓賊難以靠近。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7張

雖然盜墓賊鋸斷了槨木,但主棺並不在主槨室的中心。

網友們紛紛感慨墓主人真是非主流,但也正是這種非主流讓它逃過一劫。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8張

2015年,考古專家在發掘過程中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

385枚金餅,10餘噸堆成山的銅錢,20000多件文物,5000多枚竹簡木牘……

10餘噸銅錢,放在今天就相當於50公斤黃金。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9張

僅一號墓中發掘的金器總重就有78公斤,在整片墓地出土的黃金量就超過了全國已出土漢墓金器的總和。

其中馬蹄金、麟趾金等在西漢屬於“官方紀念幣”,只有皇族及親信纔有。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0張

一個小小的列侯,怎麼會有如此多高規格的陪葬品,為什麼會受到諸侯王的待遇?

墓葬的主人是誰?他難道只是海昏侯嗎?

如果他的身份是皇族,他的墓為何會在偏遠的南方?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1張

隨着墓葬繼續被發掘,

2000多年前一段被塵封的歷史漸漸浮出水面,

墓主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再次引發眾說紛紜。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2張

02

在深入發掘過程中,墓主人的身份逐漸被確定。

一枚刻着“大劉記印”的章表明瞭墓主人的皇家血統。

一枚刻着“劉賀”的章直接指明瞭墓主人是誰。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3張

劉賀的一生不可謂不跌宕起伏。

他的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他的祖母是武帝寵妃李夫人。

李夫人雖備受恩寵,但膝下只有一子——昌邑王劉髆。

劉髆英年早逝,膝下只有一子劉賀。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4張

昌邑王劉賀本可以瀟灑快活過完一生,但因為漢昭帝英年早逝膝下無子,

19歲的劉賀被有心機的霍光選中做了皇帝。

當然,心思縝密的霍光還留了一手:沒有帶劉賀去告廟。

也就是說劉賀雖然當了皇帝,但還沒有得到列祖列宗的認可。

龍椅還沒坐熱,

劉賀就在當皇帝27天後被大臣霍光以1127條罪名罷黜了。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5張

奇怪的是,這1127條罪名沒有一條足以讓他被廢。

被廢,

究竟是因為他荒淫無度,還是因為他不甘心做霍光的傀儡?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6張

被罷黜後,劉賀回到昌邑被幽禁起來。

11年後,漢宣帝把他封到長江以南的江西做海昏侯,

期間派人對他嚴加看管,且不準他進京朝拜。

到江西的第4年,33歲的劉賀就猝死了。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7張

因為地震洪水土壤等原因,劉賀的屍骸盪然無存,全被壓成了粉末,

只剩下一口帝王牙。

所以,西漢的劉賀,成了現在的“劉沫沫”。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8張

在棺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香瓜子。

他究竟是體弱多病而死,還是被人下毒而死?

他的死和漢宣帝有沒有直接關系?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19張

劉賀的一生,是幸,還是不幸?

他曾是帝王,卻沒有帝號(不被官方承認),還在史書中留下了一個荒淫無度的形象。

他坐擁如此多的財富,卻失去了自由,再也無法回到長安。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0張

說到底,

劉賀不過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03

在B站上,彈幕一直有人在刷這樣的評論。

“為什麼盜墓賊這麼厲害,為什麼考古人員總是晚盜墓賊一步?”

“考古就是官方盜墓。”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1張

1956年,以郭沫若為首的考古隊申請對定陵進行發掘。

在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不乏整匹絲織品。

因為經驗不足、技術不成熟,絲織品全都腐壞,皇帝和皇後的棺木更是被隨意丟棄。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2張

此後,國家下令,不準再主動發掘帝王陵。

對古墓而言,不挖掘纔是最大的保護。

因此,只有在發現古墓被盜時,考古隊纔不得不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3張

雖然都是發掘墓葬,但考古和盜墓有本質的不同。

盜墓是因為利益驅使,是為了錢;考古則在保護文物,並通過文物解讀歷史。

盜墓是破壞性的挖掘,考古則是搶救性的發掘。

一個是歹徒,見人就捅;一個是醫生,救死扶傷。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4張

在《海昏侯》中,我們可以看到,

盜墓賊直接用電鋸把槨木鋸出了一個大洞,可謂觸目驚心。

如果他們盜墓成功,文物甚至可能會流失到海外。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5張

與此相對照,考古隊對古墓的發掘可謂是溫柔之極。

僅海昏侯主墓迴廊的清理工作,就用了3年時間。

開棺前,考古人員更是把主棺整體打包運到了條件良好的實驗室開啟。

看過了這部紀錄片,你就不會再被盜墓小說給帶歪,就不會再說出“考古是官方盜墓”這種話來。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6張

西漢海昏侯墓,

是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

考古人員不僅在墓中發現了金板、琉璃席、鐵制編磬等珍品,

還發現了最早的孔子像,以及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7張

畫像上的孔子身材瘦削,和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孔子像截然不同。

海昏侯墓的發掘,讓我們通過文物重新去認識劉賀,

重新去看待那段被厚厚時光掩埋的歷史。

火爆B站的央視三集片,顛覆了歷史! 新聞 第28張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歷史,一向由成功者書寫。

對於史書的記載,

我們不能不信,但也不必全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