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經驗:真正能克服拖延症的,只有兩類辦法。

方法①:慢慢鍛煉提升。

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死在了「慢慢」上。因為他著急呀,本來三年的目標,他今天就上,終於到第七天受不了放棄了。

方法②:用更有意義的興趣取代原本的拖延。

比如我自己,工作壓力大,下了班各種放縱,晚唾晚起,喫飯走路上廁所都捧個手機,身心俱疲、壓力更大。

後來發現寫頭條很好玩,也更有意義,為了有時間寫文發文只好放棄原本的放縱,為了思維更清晰,只好早睡早起。

不誇張地說,是頭條改變了我的不良習慣。


拖延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問題,要想解決拖延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拖延。

有的人拖延是因為內心有抵觸心理,比如被動接受一項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有的人拖延是因為追求完美的傾向,總想等著狀態好了或者條件準備充足了再開始。

有的人拖延是覺得拖一會兒也沒關係。比如運動,今天不鍛煉,明天可以鍛煉。今天完不成方案,明天可以加班啊。

但是,拖延久了是有問題的,我們很容易焦慮。

要想解決拖延,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默唸「3,2,1,發射」

想像自己是一個火箭,指令一發出,就開始行動。

比如你經常賴牀,早上可以給自己設置個指令,默唸「3,2,1,起牀」。

比如你要著手一件很困難的任務,走到辦公桌前,默唸「3,2,1,開始」。

這個簡單的指令,解決了我們的糾結,不要小看它,它可以隨時向我們展示強大的啟動能量。

2.設置截止期限

如果你想看一本書,沒有截止期限的話,很可能的情況是一年過去了,你的書只看了幾頁。

如果你給看書的時間加了截止期限,比如,這一星期我必須看完這本書,每天必須看30頁。

這樣你的目標清晰,行動也清晰,執行起來也容易很多。

3.運用番茄鍾工作法。

番茄鍾工作法,能夠很好得幫助我們保持專註。

在此期間,你要強制自己屏蔽一切幹擾,包括手機,微信,電話。

番茄鍾一般是二十五分鐘工作,五分鐘休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調整,比如三十分鐘工作,十分鐘休息。

如果你一天用上4-6個番茄鍾,基本上就可以慢慢處理掉比較棘手或者很重要的任務。

對於重要的大任務,可以分解成小行動,用番茄鍾一一攻破。

4.先完成再完美

不要想著等到狀態好了或者條件準備充足了再開始,先做起來再說。

比如你有一篇稿子要寫,想好選題,就構思,不用管它好不好,先下筆再說。

完成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看哪裡需要修改。

先完成,再完美,可以大幅度降低你的焦慮。

5.抱著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做事。

拖延是一種很消極的行為,要被任務趕著走,這會讓我們整個人處於很被動的狀態。

在一個寫作的社羣中,大家每個月有兩天的任務,總有人會拖到月底才交稿,焦慮得不行。

然而有些人總會月初完成任務。我問過一個作者,為什麼總是這麼快完成,她說完成了才能悠閑地去做其他事情。

當你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做事,慢慢的,你就會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自律方得自由。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拖延症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拖延症本質沒有意願,是思維意識出了問題。

你要做的事兒,你認為你所做的事兒和你無關,或者是和你關係不大。

如:你每天面對的是繁多的工作,你認為是為老闆幹,你只是拿錢辦事人,做的怎麼樣都是老闆的事兒,上班遲到沒什麼,工作能拖就拖……這就是拖延症。

如何化解:思維意識出錯就要轉變思維。過去為別人幹,如今為自己幹。

過去是做工作,現在是做事業,我只不過是通過這件事來鍛煉自己,做多做少都是自己收穫,把事兒做好了錢必來。我本事有了,這家公司沒掙到錢,下家公司能掙錢,當我啥事兒都學會了,我自己出去創業。

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事兒,你的未來是你自己規劃的結果,看到了未來,你只有一步一步去勾勒自己心中的藍圖,慢慢實現他,所做一切都是為自己。沒有未來,你的一切都是在瞎混,永遠都會拖延。

最近三天每天都有公開課,歡迎來我的主頁,有機會參與,我的恩師實幹YY直播互動答疑。


1、學會計劃和規劃,為什麼拖延?為什麼無法專註?首先還有計劃性有時間觀念。

2、對成功的渴望!如果一個人已經接受了碌碌無為的自己,已經接受所有人嫌棄的目光,那就請繼續你這樣的人生吧。

3、學會循序漸進,一天進步一點點,不斷的鼓勵自己,完成挑戰,就會越來越快樂!當然韌性也會越來越強!

4、加強鍛煉!身體不好,注意力就會不集中!特別是亞健康的人,很容易就沒有精力啦!運動不但讓人精神倍增,還能鍛煉耐性和意志力!

加油!


克服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別想太多,馬上做!很多時候,問題就出在想太多,預演越多,你越害怕。


理性思考,用意念控制自己,心裡不斷暗示自己,給自己定一個標準,當遇到一個事情想到它的正反面,只做正面的。比如明天早上必須七點起來,第二天鬧鐘響的時候就不斷暗示自己馬上行動,必須起來,克服賴牀。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


很簡單,拖延症的解決方法就是打一頓就好了,再犯在打,久而久之,你就沒有拖延症了 。

要想專註做一件事,主要看,這件事你喜不喜歡 能不能給你帶來心理愉悅感,如果不能,就算再這麼提醒自己專註,都是徒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