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的問題,我好像看到曾經的自己。我的拖延症非常厲害,有一件事情我拖了兩年沒有去做。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也總喜歡遲一點再做,幾乎都是等到最後一刻,纔去完成。

拖延症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懶,什麼事都不想做,或總想遲點再做,如果不是不得不做,那就不做。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認可,害怕自己完成不了新的目標或做不到自己預期的結果,所以就遲遲不敢邁步。當自己原本想做的事情越拖越久的時候,對自己更會失去信心,從而導致更加難以開始,並且對自己也更加自責和不認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解決方法:

1、先接納自己的懶惰和拖延,停止繼續評判自己。

2、每當覺察到自己想要拖延的時候,就問下自己「我為什麼不想做,我在害怕什麼?」你的內心會告訴你答案,當你解決了內心那個害怕的聲音,你就可以平和的去完成這件事情了。

3、拖延症也不是你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你要改掉這個習性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給自己一些時間

4、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抽點時間堅持去做一件事,從簡單的開始,比如說早起、跑步,或者寫字畫畫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都可以,每完成一天就給自己認可鼓勵,當自己足夠認可自己的時候,內在的力量才會呈現出來。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這個問題,真真實實的存在。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個拖延症,但不是「絕症」。談談個人例子1:在上班某個的時刻,為了能賺更多的錢,就立下鬥志,決定要好好學習技術,好好的調整心態,早上不睡懶覺,按時上班。但是沒過多久,這種鬥志就消失不見了,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的並沒有改變,意志就消沉了。例子2:說完過年之後,學完駕校就會買一輛車,為了儘快學完,早點買車,早上起來的早,練車怕比別人少練一把,很快,考試都是一把過,我就學出來了,拿到駕照。這兩個例子有對比,第一個是永遠滿足不了動力,第二個是很容易得到的動力,人都是喜歡輕易得到的。只要把心中的動力改變成自己能做到的動力,你就會慢慢養成好的習慣,每一天都會充實而滿足,


看到您這個問題 讓我想到了昨天一個帥哥的個案 。從我們生命密碼的角度裏分析 他是一個三角形內沒有3的人 也就是行動力很弱 經常想到了各種想要去做的事情 但是每次都是想想想 拖拖拖 最後的結果就是不了了知。因為在這個過程中 他缺乏自己的規劃 更缺乏自己的方向感 當兩者都沒有的時候 也就完全沒有了往下的目標 。其實也不排除跟自己的原聲家庭有關 那個環境並沒有給他太多的壓力和他自己不能認清楚的那份責任。這個事情對於自己來說 你要問問自己 你是誰 ?你此刻在這裡是為了什麼 ?你的目標是什麼?當你清晰之後 那個拖延症就會變成動力 。希望能夠幫到你。


先來看看拖延症到底是怎麼回事。首先不是每一個做事愛拖延的情況它都叫拖延症,有些人他做事也拖拖拉拉,但是他不難受,他不自責,不糾結,他也不想變得更有效率,這種情況就不叫拖延症。能稱得上是拖延症的是說,做事不僅拖,而且在心理上他不能接受自己現在這個樣子,想要急切地做出改變,但是就是辦不到。最後這種心理的矛盾導致極度的痛苦,在身體上也會表現出一些病變,比如說頭痛、胃痛、失眠,到最後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像這種情況就被稱為拖延症。

有拖延症的人,他在做事的時候,他會掉入一個叫做拖延怪圈的陷阱。啥樣子?就是在面對一個新任務的時候,他先是對自己有一個很高的預期,想要早早地開始,充分地準備,最後漂亮地完成任務。但是他一直處在這種想的狀態裏,就是作者所說的一種腦鎖住的狀態,他就是開始不了,不肯行動,他一邊拖一邊伴有極度的焦慮,到最後截止日期快到的時候,他要麼把它一口氣幹完,要麼就直接放棄,這整個過程特別的痛苦。

其實拖延的本質是人們著眼於現在,而不是未來,簡單來講,現在我不想寫作業,只想打遊戲,這件事情我們大家都有過經歷,打遊戲相對來說,是你眼前能夠摸得到的,享受的是現在,而寫作業呢,是在未來能夠得到享受,你想要現在,還是想要未來,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隨著人們工作的效率逐漸提高,人類日趨規劃性和高效性的生活,在未來是有可能改變拖延症的這個概念的,但是眼下想要立刻改變還是不現實的事情,大家可以通過指定計劃,來緩解拖延症。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你做事「拖延」,是因為你內在動力不足。你審視一下自己的新目標,你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實現它,它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實現不了,你是什麼感覺?思考清楚這些問題,你就能看到你為什麼會拖延了~


行動的動力找不到支點,就會迷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