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此次收回股权之后,星巴克在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话语权」。星巴克所理解的直营是指由星巴克直接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其中包括前期投资、店面的开发设计、品牌的拓展、运营等整个流程。显然,足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为星巴克在二线市场维护和提升品牌提供了保障。星巴克可以更好地实施市场下沉的扩张战略。

而星巴克在美国市场增长遭遇瓶颈之际,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十分明显,此次大手笔的收购,足以看出星巴克对大陆市场的重视。星巴克有计划拟在中国开始

在此次收购后,星巴克门店管理水平方面不会有太大改善,星巴克的管理相对而言简单,并不复杂,标准化程度也不低。

至于星巴克的价格问题,此次星巴克店铺全面直营后,对消费者层面应该不会有影响。实际上对比星巴克在美国的产品价格,中国应该存在下调空间,但是价格会如何变动要看星巴克公司具体的决策了。但是回收门店全部变成直营模式相对于价格的变动外,其门店数量应该会有明显的增多。

根据星巴克未来规划,公司计划到2021年将门店数从目前的2800家发展至5000家。这也意味著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门店数量将实现翻倍,而每年近500家的开店速度,意味著其平均每天在中国开店约1.36家。而全面发展星巴克门店对星巴克来说是多面化中国市场战略,以实现星巴克在亚洲市场的长期盈利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星巴克拿下了华东市场,借此实现了大陆市场100%的全面直营模式。我觉得实在是太赞了。星巴克的成功,就是管理统一,模式统一,出品统一。

每次去「江浙沪除外」地区的星巴克,我总觉得牛奶不是很好。也许是错觉,但是我的真实感受。

还有就是每次看到星巴克的推广活动,江浙沪总是除外,我也会有错觉:江浙沪是不是独立了?

现在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问题了。至于市场,我认为一定有利于星巴克在中国的开拓,这是明摆著的事实。而且像星巴克这种有指标性的公司,对环境友好的公司,我乐见他们在中国做大,会对地区的商业环境带来改善。我现在最关心的还不是星巴克在中国要做什么,而是舒尔茨先生的健康问题。我希望他长寿。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拼,还没事儿老调岗,这个创始人非常令人感动。

星巴克会越来越贵吗?那要看你怎么看待贵这个问题。星巴克创立于1971年,价格肯定是比以前贵了。不过你也可以算一下你的收入和1971年比较是不是也上涨了呢?就我个人来说,星巴克的调价在我的敏感指数当中并不存在。对我来说,敏感的价格有无线通讯、交通、电费和取暖费等。因为这些都是刚需。星巴克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其价格并不特别重要。如果涨价涨狠了,我可以喝其他咖啡。毕竟星巴克只是一个品牌,而且是个综合品牌,消费场所在他的品牌价值中占比还是很大的。所以星巴克统一了中国的大市场之后,价格变动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动向。


国内星巴克一杯普通咖啡也要30多,而且新鲜度还不一定好,前几天发现一家luckin coffee,他们的小蓝杯选用上等阿拉比卡豆新鲜烘焙,价格才20多一杯,算是性价比好的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