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475

 

今天预留了半天的时间要来参观大英博物馆,早上的伦敦又飘起雨来刚好适合参观博物馆这种室内活动,

大英博物馆的外观是仿腊复兴式的风格建筑,同样需要经过安检才能进到馆内。

IMG_5436

属于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开始是以汉斯斯隆爵士去世后捐赠的丰富收藏而成立博物馆,博物馆开放后又纳入英国人于帝国主义时代下在海外掠夺的大批珍贵藏品,也因此大英博物馆也被戏称为赃物博物馆,目前大英博物馆内约有800多万件收藏,只是因空间不足未全部展出,并分成10个研究专业展区。

IMG_5489

IMG_5488

IMG_1378

进到大英博物馆后首先会看到2000年完工的The Great Court前庭天棚,使用了6000支横梁和3312片三角形玻璃板构成,为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这片天棚连结了四面的展馆与中央的阅览室,在不破坏原有的古老建筑下,也为伦敦当代建筑开创了新面貌。

IMG_5490

在前庭天棚下的两根木头图腾柱

IMG_1374

在大英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一样也是免费参观的,如果需要地图的话可以自由捐献给博物馆,不过即使没有地图,这里也有各区必看展品的指示图,由于大英博物馆展区规画的颇为复杂,所以我们先从离入口最近的Ground floor埃及区开始参观,

IMG_5440

首先在埃及区看到的是Amenhotep III 阿曼霍特普三世半身像

IMG_5441

同样是Amenhotep III 阿曼霍特普三世雕像由红色花岗岩雕成,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任法老,在他统治下的埃及在艺术或国际力量方面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IMG_5447

Ramesses II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为埃及第19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在他执政的67年里是埃及新王朝最后的强盛时代,这座巨大的岩石雕像就是从埃及新王朝首都底比斯的神殿搬回来的,另外据说雕像右胸上的洞是拿破仑原本计划运走雕像却未成功而造成的。

IMG_6467

这三尊雕像都是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 III。

IMG_5442

另外两尊Amenhotep III 花岗岩雕像

IMG_5443

红色花岗岩的The Prudhoe Lions 是化身为狮子的Amenhotep III,其挖空的双眼很有可能镶有装饰物。

IMG_5444

IMG_5445

Rosetta Stone 罗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原本只是块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 V 诏书的石碑,然而石碑上同段文字却使用了三种文字:象形文字、古埃及日常用的俗体字和古希腊文,让考古学家在相互对照下破译象形文字,往后才逐渐解开古埃及的历史之谜。

IMG_5448

埃及人认为人是用心脏来思考的,因此在死后所有器官都会被取出体外,只有心脏留在体内由圣甲虫scarab beetle来保护,并等待永生的到来。

IMG_6480

IMG_6481

刻有象形文字的石棺

IMG_6478

古埃及有非常多猫的雕像或木乃伊,这只青铜刻成的猫非常精致,在鼻子与耳朵部分缀有金环。

IMG_5446

大英博物馆的动线真的很怪,在埃及区突然出现一道通往西亚The Ancient Near East展区的入口,入口两侧为守护在Ashurnasirpal II时期的寺庙或皇宫前的两只神兽舍社与拉玛斯。

IMG_5451

IMG_5453

IMG_5452

西亚文化涵盖西元前4000年至前331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地区),从亚述王国古都尼姆鲁德Nimrud和尼尼微Nineveh的皇宫遗迹中挖出很多战争、狩猎或宴会为主题的精美浮雕。

IMG_6482 

IMG_6485  

亚述国王Ashurnasirpal阿淑尔纳希尔帕二世身穿仪式长袍站在圣树前面,祭拜拥有翅膀的神祇,也象征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授予了王权力量。

IMG_5454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几乎占满整间展室的国王猎狮浮雕了,大约在西元前645年新亚述时期的国王Ashurbanipal在尼尼微的狩猎生活,在古代亚述猎狮被视为帝王的活动,也表现君主保护人民的形象,浮雕场面逼真又写实,仔细描绘了整个打猎过程,也是亚述浮雕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IMG_5455

接下来往古希腊区The Greek World走,展出从爱琴海文明时期、古希腊时期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化时代文物。

IMG_5457

Mausoleum of Halicarnassus摩索拉斯国王陵墓,是位于古希腊城邦Halicarnassus的陵墓(现今为土耳其Bodrum),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如今的摩索拉斯国王陵墓在15世纪因地震而毁,在大英博物馆中还保留下幸存的少许遗迹。

IMG_5458

摩索拉斯国王死后由妻子阿尔特米西亚继位,她依循丈夫身前规划的蓝图,从希腊各地请来许多著名雕刻家和建筑师打造这座陵墓;如今英语中的mausoleum -陵墓一词就是源于摩索拉斯之名。

IMG_5459

在大英博物馆里的古希腊雕像,占帕德嫩神殿所有残存文物的30%,希腊政府不断要求英国归还这些珍贵的雕像,然而大英博物馆认为这些雕像在此展出享誉全球,伦敦功不可没,把雕像留在英国也让参观者更能梳理西方文明的脉络。

IMG_5463

帕德嫩神殿Parthenon Temple兴建于西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卫城,是祭祀雅典娜女神的神殿,为现存最重要的古希腊时代建筑,使用多立克柱式与雕像装饰为最大特色,目前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们,是由Elgin在19世纪时运送到英国。

IMG_5464

IMG_5465

有好多小朋友来到大英博物馆参观,一整群穿著蓝背心趴在地上写作业,最左边的雕像为Illissos伊利溯斯河神像,旁边则是奥林匹克山上诸神的石像和两位女神雕像,细看真的非常精致又栩栩如生。

IMG_5466

墙面连续的石块刻划了每四年一次,为庆祝雅典娜诞生而热闹非凡的Panathenaic节庆队伍。

IMG_5467

上面的雕像群描绘了雅典娜女神生日庆典活动的情景,中间侧躺的雕像为酒神Dionysos戴欧尼修斯,也是现存最著名的裸体雕像之一。

IMG_6500

IMG_6502

帕德嫩神殿的陇间壁刻划了Lapith与半人马座的战斗场面,每个陇间的雕刻表情与动作都不一样,这个半人马座的样子特别有趣 !

IMG_5468

雕像分别是三位女神HestiaDione和她的女儿代表爱情与美丽的Aphrodite出席雅典娜女神诞生时的场景。

IMG_5469  

太平洋展区The Pacific有南美洲复活岛的Moai摩艾像,摩艾多被认为是1000多年前住在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为祖先、当时的重要人物或为家族地位而雕刻的石像,目前的研究还是不太确定当时岛民是如何搬运这些石像,当时搬运的英国船员对于这尊摩艾石像的描述lHoa Hakananai'a就是ost or stolen friend的意思也十分有趣。

IMG_5491

摩艾石像附近展示了美洲区的印地安文化

IMG_5492

接著是古代美洲展区包括马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纳兹卡和印加文明等等,涵盖了现今的墨西哥、萨尔瓦多、宏都拉斯等国,上面的雕像们源自Huaxtec文明里的Tlazolteotl女神形象,为代表了引发邪念同时也是净化赦免罪孽的女神。

IMG_5493

阿兹特克是存在14到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蛇一直是中美洲的宗教象征,这只双头蛇是由木头雕刻而成外部再镶上绿松石,为仪式时配戴在胸前的装饰品。

IMG_5495

同样是绿松石马赛克头像,鼻腔内有红色牡蛎壳,眼睛的白色部分海螺壳抛光制成,这个头像代表了Tezcatlipoca-阿兹提克神话中掌管人类命运的神祇。

IMG_5494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摆放的位置非常贴近游客,好处是几乎能与珍贵展品近距离接触,但坏处就是有许多没文化素养的人,就这么大剌剌的坐在展品上而毫无反应。

IMG_5472

IMG_5474

IMG_5477

接著终于上楼来到比猴俐最期待的木乃伊展区了,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可以复生,复活的灵魂需要原来的身体,因此需要保存下身体以供来生所用。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数量之多,许多游客都是冲著这些木乃伊而来的,埃及政府多年追讨这些木乃伊不成,可见这些惊人的文物能带来多大的商机。

IMG_5478

IMG_6511

IMG_5476

墙上的图片说明了木乃伊的制作方式,在人死后不久防腐师会用钩子把大脑从鼻孔取出丢弃,心脏被视为智力和记忆中心被保留下来,容易腐败的内脏则被保留在容器之中;上述步骤处理完毕后,会在身体空隙间填入各种香料,并用泡碱的天然盐干燥静置约一个月,之后在涂上厚厚的香料树脂再裹上层层亚麻布,有时也会在亚麻布间放置护身符,以保护木乃伊得以重生。

IMG_6521

IMG_5473

IMG_5504

不只有人的木乃伊,连动物或鱼都会被制成木乃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崇拜多神,神除了有人的形象,还有各种动物、植物或星辰的形象,例如鹰神荷鲁斯、死神阿努比斯和猫女神巴斯特等等。

IMG_6508

Mummy mask of Hornedjitef,Hornedjitef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卡纳克神庙的祭司,从他的棺木就可看出其高贵的身分地位。

IMG_5482

只能说大英博物馆里的木乃伊太惊人了,居然有从裹尸布中打开活生生的人体,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连头发都还在,大英博物馆内的木乃伊都使用了CT电脑断层看见内部人体,透过扫描来研究古埃及人的生活习惯或健康状况或死亡年龄,不仅能保留下木乃伊的原始样貌,也能一窥神秘古埃及文明的真实面貌。

IMG_6523

这是另一具很惊人的展出,古埃及人会用沙漠的沙来保存人体,因为滚烫干燥的沙能确保人体不易腐坏,并采用侧身下葬的方式。

IMG_5480

结束了精采的古埃及木乃伊展区,我们往西亚的亚述文明区前进,继续看到的是国小曾来台湾展出-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尼布贾尼萨二是宫殿前的狮子浮雕。

IMG_5483

IMG_5484

来到欧洲区Britain,Europe and Prehistory会看到The Lewis Chessmen西洋棋,其名称来自低地苏格兰语,这组西洋棋是12世纪时由海象牙雕刻,部分由鲸鱼牙齿制作而成,在1881年苏格兰的Lewis岛上被发现,总共有78枚棋子14个旗子底座和一个皮带扣。

IMG_5485

IMG_5487

IMG_5486

这组西洋棋算是比猴俐在大英博物馆中最喜欢的收藏之一,每个旗子的表情都很生动有趣,雕刻的也相当别致。

IMG_5496

IMG_5497

IMG_5498

接著来到同样展示欧洲藏品的Enlightenment Gallery,这里像是一间有著昂贵珍宝点缀得图书室,随处都有栩栩如生的雕像散置其中。

IMG_5499

IMG_6532

这个巨大的The Piranesi Vase是古罗马时代建造的大理石花瓶,花瓶底座相当可爱由三只狮腿支撑,上半部则是borghese花瓶样式。

IMG_5500

在Roman展区会看到这次大英博物馆最诡异的藏品之一:The Meroë Head of Augustus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头像,奥古斯都像原本是出自一尊完整的雕像,在西元前27世纪在被罗马统治的埃及完成。

IMG_1379

头像在Meroë被发现(现今苏丹境内),由于西元前24世纪时Kush王国和罗马发生冲突,Kush人将此铜像埋在一座Meroë的神庙下任人尖践踏,雕像眼睛是由玻璃瞳孔镶嵌于金属环中,虹膜则是方解石制成逼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IMG_5502

The Portland Vase波特兰花瓶是罗马时期的经典玻璃花瓶,以宝石雕刻技法制作,瓶身由紫蓝色玻璃制成,周围有白色玻璃浮雕装饰,花瓶曾于1845年展出时被一名醉汉打碎,经过馆方细心修复才回原成现在的模样。

IMG_5506

之后我们上到五楼的日本展区,首先看到的是江户时期日本武士的盔甲与配备。

IMG_5505

Haniwa埴轮为日本古代坟墓周围排列的陶器总称,动物或人型埴轮常以多个排列,用以表现葬礼仪式或是当时人民的生死观。

IMG_5507

Kudara Kannon百济观音,这座雕像是建于7世纪的奈良法隆寺内神像的复制品,日本展出小小的很快就逛完了。

最后回到The Great Court逛逛纪念品,在接近入口处有属于希腊化时期的The Lion of Knidos狮子像,狮子眼睛原本是玻璃镶嵌而成如今已散佚,然而尽管失去珍贵的双眼,牠仍陪伴每天川流不息的游客,忠心地日夜守护著这片充满故事的博物馆。

IMG_5503

 【The British Museum.伦敦大英博物馆】

地址:British Museum, Great Russell Street, London WC1B 3DG, UK

交通:可搭地铁到Tottenham Court Road站或Holborn站再步行约500公尺;

       或搭地铁到Russell Square站或Goodge Street站再步行约800公尺。

开放时间:每天10:00AM-17:30PM *周五延长至20:30PM

门票:免费参观(自由捐献)

官网: http://www.britishmuseum.org/

IMG_1413

 

延伸阅读:【London.走跳】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看恐龙啰-Natural History Museum

延伸阅读:【London.走跳】误打误撞走进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的奇妙之夜-Tate Modern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加入比猴俐的粉丝专页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