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刑侦犯罪类题材的影视剧一度霸屏。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征服》堪称此类影视剧中最优秀的一部。这部剧之所以能火,除了演员出色的演艺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些作品主要以写实为主,剧本主要以当事人口供为依据。你还记得刘华强卖西瓜那段戏吗?

刘华强问了卖瓜的两遍:「这瓜保熟吗?」卖瓜的明显火了,我们平时怕买到生瓜,多问两遍没什么问题,但那时候你要一个问题问两遍,还真就是在「找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治安不像现在这么好。如果你站在现代的角度,很难理解当年发生的事!

那时候全国各地都有「路霸」「街霸」「厂霸」之类的人。比如路霸,长途客车到了他的地头,乘客必须下车吃饭,你不吃也得交钱!客车司机一天吃个「八九顿饭」也不稀罕。这些人主要是一些沿路村庄的居民,以「门」为单位,所谓「一门」,指的就是「父兄叔伯子侄」,宗族性质的团伙。国道不光有路霸,火车站也不例外!

80年代的「路霸」猖狂到什么程度,从当时的列车广播都能看出来:「旅客朋友们请注意,驻马店到了,请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随便下车"。或者是」蚌埠站到了,请列车员关好两侧车门「。绝不是地域黑,一定不是,不信的可以问问身边火车站附近的老人。

「街霸」指的就是几个人从老家出来,在一个地方扎堆做生意,他们不允许同行竞争。他们想的很简单,在这地方,如果我卖西瓜,你也卖西瓜,那你这属于「撬行」。只有拳头硬的才能在这卖!这个卖水果的就属于典型的「街霸」。

现在人都认为顾客是上帝,那时候的商贩没这个概念。现在我们去买水果,不想要了,直接放下就行。但是当时,你说你要买,我称好了你又不要了,这不行。前面讲了,他们扎堆做买卖,起了争执他们也不怕。这跟前几年新疆卖切糕的差不了多少,切好了你不买,一帮人围上来了。这些事情在90后年轻人眼里根本想像不到的,70后经常出门的司机,自然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秤盘子下面放吸铁石太小儿科了,有的时候连秤盘子都不让你看,直接告诉你多少斤。跟「店大欺客」的道理是一个意思,等于是摆明了欺诈消费者。当时全国的「路霸」「街霸」最严重的就是华北一带。嚣张的气焰都是一天天养成的,欺负人欺负惯了,他们也觉得习以为常了,觉得生意就应该这样做。其实在这段剧情之前还有一段被删掉的剧情:刘华强的前妻买了个生瓜,去找卖瓜的理论,还遭到了卖瓜的欺负。刘华强这是去帮前妻出头的。

所以他下车前,先观察周围情况,说明他来者不善。

「街霸」欺负一般的老百姓没问题,碰到真正的黑社会,他也会吃瘪。刘华强什么人?玩五连发的男人,连一个卖瓜的都收拾不了,他也不用混了。卖瓜的耍横,华强会吃你这套?先故意激怒你,问你两遍「这瓜保熟吗」?等于是强调一下语气,让你知道接下了为什么打你。

你说的啊

为什么删掉「街霸」欺负百姓这一段,因为当时的石家庄是全国十大恐怖城市的第一位。拍出来会影响石家庄的城市形象,会让没去过石家庄的人感觉恐惧,认为这地方流氓恶霸遍地走。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低这部剧对当地影响。

石家庄老照片

这部剧火就火在贴近当时的生活,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状况。现在不允许拍这种了,都是经过大量改编和渲染的,所以《征服》这部剧,很难被超越。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关注我!欢迎评论 、点赞、转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