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孙子二周岁了,他妈妈是高中数学老师,因超前生育而辞职,亲自在带儿子。平时只是让他看一些图片,拼图,学数字,学颜色种类,看些娃娃书,让他增加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没有教他学难的东西。

前二天,我在车上和孙女说,我们王家的名字,以前是有辈份的:茂、化、基、荣、日,正、端、礼、贯、通。你们是」日「字辈,应该叫王日萌,孙子在旁边脱口而出,我叫:」王日蛋「,(平时小名叫蛋蛋)使我惊愕不已。他会造简单的句子?会的呢!平时爱吃荷包蛋(煎蛋)他就说:「荷包不蛋「。

目前孙子很喜欢看娃娃书,听故事,认识数字字,能破10,认到20、30以上两位数。

很高兴他的成长,我认为这已经够了,别再教他很多东西,让他小小年龄,产生学习负担,产生厌学思绪,更是得不偿失,所以我是不赞同3岁小孩学弟子规。


我的观点可能被一些国学大师、国学爱好者所贬斥。但是我依旧要陈述我的观点,不仅三周岁的孩子不适合背诵《弟子规》,也不建议其它年龄孩子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来源于清朝,作者著此作的目的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使被统治者更加服从、恭敬,本质上是为了强化人们的奴化意识。所以,我们看到《弟子规》里面讲到的也大多是礼仪、孝方面的内容。

首先, 《弟子规》是文言文,孩子们不易懂,如果纯粹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不如让孩子们背一些有趣的儿歌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

另一方面,《弟子规》推崇的思想已经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格格不入,过分的教条化、规矩化不利于孩子心理自由地发展。

但是,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我是赞成的,对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是有益的。

所以,背育《弟子规》,此事可已矣。


3岁的孩子,更适合用游戏的方式去学习,探索世界。如果我们的目的只在于ta能记得住,背诵没有问题,但第一只可能是短时记忆,孩子不会印象深刻。第二,因为背诵违背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背诵只会让孩子在内心里远离它,对它不会产生咱们期待中的理解或好感。

如果家长真的觉得弟子规很好,希望影响宝宝的行为,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而非说教式,死记硬背式的。每天讲一个小故事,甚至是宝宝扮演里面一个小角色,ta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快,ta不一定会记得所有字句怎么说,但也许就慢慢理解了这些故事。

对了,故事不是讲一遍宝宝就一定会理解的,因为一来是三岁宝宝理解能力有限,二来弟子规里的很多事已经不是现代咱们生活中的事了,这种远离现代生活经验的事情,宝宝理解就更困难了。相信家长有心,一定会生动演绎,让宝宝参与进来,被它吸引的。



早教未必出人才,晚学如何不成名。

三岁的孩子刚刚朦胧懂事,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这正是天性迸发的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这时,父母强迫孩子认字背书,无异于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且不说背书的难处,单单你把他圈在屋里的一两个小时,就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他会极不乐意跟著你几遍几遍的读,然后,在你的逼迫下一字一字背。即使今天背会了,明天你再问,他照样忘得一干二净。

这不能怪孩子不聪明偷懒,因为他们的兴趣在那些好奇的事物中,在与小伙伴玩耍中。背书对他们来说不是学知识,而是一种负担。

早教对孩子成长作用不大,有时会起相反作用。因此,父母应该还孩子一个天性,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年。


在孩子三岁时期,是孩子对世界的思维发育正处于萌芽和朦胧状态,不适合背诵一些单一的文字内容,孩子发育中,适当去指导思维上的活动,对孩子的爱好和性格也起到一定的效果!

那么如何针对孩子3岁左右的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兴趣爱好及规范孩子的「规矩」一下几点作为参考:

1、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 早期教育期间,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完成而惩罚他,而是对他的每个努力都表现出非常赞赏。 2、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 怎样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意识,比如;放一段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结束以前要作好饭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他的小碗和小勺、双手交叉不摸东西等著开饭。 3、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 虽然3岁的孩子已经发育到能够承受面壁3分钟的惩罚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严重发展,还是让孩子少受点挫败的折磨为好,尽早结束惩罚,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而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

在这个期间,3岁是培养孩子协作能力的最佳时期! 虽然带孩子出去感受大自然,亲近小盆友,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生,看到一群小盆友在游戏,从来不主动加入,就是被邀请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遇到小男生大声说话,就会胆小的逃开,或者躲到一边不玩了。其实孩子已经有独立性的表现了,像自己主动要倒水喝、穿衣服、穿鞋子、刷牙洗脸。饭也能自己吃了,而且筷子使用得也很灵活了。开始有了自立性应该就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玩呀!可是不然,我也试过到邻家小朋友家玩,开始时认生不敢玩,后来一起玩了,又不能很好地一块玩儿,过一会就会有打架的趋势(像一个玩具她要玩,另一个不让她玩)。这时引导彼此分享轮流著玩或一起玩。这样对孩子思维开阔有更好的思维发育能力!


大家好,我是皮影动画,传播正能量!

3周岁孩子适合背诵弟子规吗?

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3岁理解能力弱,简单用诵读方式让孩子学习弟子规肯定不太合适,孩子理解不了,即使背诵下来也白搭。

但是,3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就像海绵一样什么都想问想了解,好学也好动,这是孩子德行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得好好培养。

关键在于3岁孩子我们该如何引导学习弟子规,那么接下来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2, "thumb_url": "6c2b00068359610b268e", "vname": "", "vid": "e718c834067f400ab9f97976e3f2cd25",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6d5300054d595ab155ab",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6c2b00068359610b268e",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200.286, "h": 352,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4333588}}, "md5": "bce643f0b4f2115f8d7c4698c946436c", "duration": 200.286, "file_sign": "bce643f0b4f2115f8d7c4698c946436c", "thumb_uri": "6c2b00068359610b268e", "vu": "e718c834067f400ab9f97976e3f2cd25"} --}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积极引导,一定不要因为孩子理解能力差,或因为你讲的太深奥听不懂就放弃,觉得孩子不适合学习弟子规。

因为不管孩子多大,孩子不懂的话,就需要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进行积极引导,这样孩子们才真的学得到东西。

比如上面小视频中老师讲到「春秋战国时期」,如果不给孩子们讲解春秋其实是古代一段时期的叫法,孩子们就真的会纠结这个「春秋」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

再比如你给孩子们讲「各国诸侯」,孩子们真会以为是猪儿猴儿的。

显然,不是孩子不适合学习,而是我们有没有那个耐心,用心,用方法讲解给孩子们听。孩子懂了,就长见识了,不懂哪怕背下来,其实也没办法为以后学习更深的知识而活学活用。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2, "thumb_url": "6c2a000849dec77de3b2", "vname": "", "vid": "28effbc79d09414eb1fc67a73895464b",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6d5700044dda321714ab",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6c2a000849dec77de3b2",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240.0, "h": 352,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4883798}}, "md5": "cebbe2e39a375ecc7a5bc8736f4611b7", "duration": 240.0, "file_sign": "cebbe2e39a375ecc7a5bc8736f4611b7", "thumb_uri": "6c2a000849dec77de3b2", "vu": "28effbc79d09414eb1fc67a73895464b"} --}

其次,当然了,我们要承认三岁小孩理解力确实有限,也许在学校,老师已经讲了,而且孩子也学到东西了,但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让他回家背诵弟子规,孩子估计也会像上面这个小蛋壳小朋友一样读的无味,那这时要是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够给孩子们讲古代名人的故事来去引导孩子要好好用心学习,会比你一个劲说教有用的多。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8, "thumb_url": "6c2900084dcbb0f275b9", "vname": "", "vid": "0c7c8a4b26e340e69dbb98d4c6e0573d",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6d540007f0bcc8ac77e1",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6c2900084dcbb0f275b9",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53.167, "h": 478,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981092}, "ultra": {"duration": 53.167,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6, "file_size": 1138714}, "normal": {"duration": 53.167, "h": 358,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818636}}, "md5": "62535528664146dc5204b04fca2eb7ec", "duration": 53.167, "file_sign": "62535528664146dc5204b04fca2eb7ec", "thumb_uri": "6c2900084dcbb0f275b9", "vu": "0c7c8a4b26e340e69dbb98d4c6e0573d"} --}

最后,再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弟子规,一小片段一小片段来去诵读和理解,不要让孩子太有压力,让孩子真正学到了,用到生活中来,这样学习弟子规才是有意义的。

感谢阅读,有不同见解,欢迎下方评论哦!

我是皮影动画,传播正能量!


爱在启蒙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弟子规是非常好的。

品质与德行,历来是孩子教育之根。

弟子规乃童蒙养正宝典,亿万儿童都在孜孜诵读。但绝大多数孩子仅仅局限于背诵,基本不解其意。孩子能否熟练背诵弟子规,也常常被看做是孩子学习弟子规成果的检验、考评标准,其实这样完全无法达到学习、背诵的目的。

如果依据弟子规原文及注释,将中国古代经典故事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创意出引人入胜的系列故事情节,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愉悦观赏中感知、领悟道德修养的真谛。同时设计出品相应的衍生实物文化产品,让孩子在观赏经典剧集的同时,能够开心把玩,与家长亲密互动,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演绎孩子自己的故事。这样音画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远远强於单纯的背诵和家长的说教,必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必然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私塾!重读!熟读能背!熟而自详!(读百遍!乾隆归定百廿遍。)丹气之气!如炼内功!身体自然好!百利无一害!可惜以断代?不知老祖宗的智慧!悲哉?


可以亲自带著诵读呀,尤其是配合著讲故事让孩子理解著去诵读,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好奇心特强,但也不愿意被约束著非得干某事,否则你非得把他当个小大人一样让他正儿八经的背出来,其实是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太弱了,就是一二年级的孩子都一样,你一定要做到让孩子喜闻乐见去学习诵读弟子规这么优秀的国学精品。


谢谢邀请。个人感觉三周岁的宝宝正是处于好奇心的阶段,更好的还是让他自由点去发挥自己内在的一些想法。你说让他去背诵弟子规,或许你强压之下他会背起来,但是他能理解里面的什么吗?如果理解不了,我认为这个方式就有待商榷毕竟效果不会如你所愿,毕竟效果不会如你所。

我觉得最直接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中爸爸妈妈一起和小朋友互动,大人做好榜样,宝宝能学到更多,这是学以致用。另外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多与宝宝沟通,听听他自己的看法,其实很多情况下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不一定完全按我们大人的意愿去要求他做些什么。

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些快乐,不要完全压制在某一个区域里,让他太闷,不利身心成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