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斯基说: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我陪著ta,ta陪著我...一起疯、一起快乐!画面感很美,可现实也许是:「妈妈,我今天学画画了,我画了爸爸的裤子,好像一颗大树...」孩子的想像还未释放的同时已被无情的打断:「别整那些没用的,有时间你多背几个英语单词,多学几个汉字多好...」(对号入座)

我们总是借口工作忙(小职员的我们也许有点「茫」),借口孩子需要的是吃饱穿暖、好好学习...忽略了孩子的兴趣、个性。

中国的孩子一般处在「四二一式」的家庭环境,祖辈的娇宠溺爱,父母的过于保护,只想著「读万卷书」,可忽略了「行万里路」。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工作重心偏向「智育」,这就只为学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好学生」和「坏学生」也就只剩下成绩、分数了,当然这里不是批判什么,也没法改变传统教育体制。但,分数不高的孩子就真的是「终审判决」了吗?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商业奇才们也不是说个个都是学霸级出生...

反观,和我们教育方式相反的「美帝主义」们,孩子的脸上为什么都能著自信的笑容?爱冒险、爱思考,可以犯错,但会独立正视自己的错误...「建构式」教育注重的是孩子个性和性格的养成,孩子天生淘气,因为ta在探索未知。每个孩子都是自己个性的星程,ta们可以自主想像、自由发挥,在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寻找自我,独立自主,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作为宝爸有别于中国「填鸭式」或者叫「应试」教育体系,塑造孩子个性和性格的「建构式」教育是吸引我更多关注和认可的,想想我们自己从小的求学之路不难分析。回看当初的抉择,只是希望给我的孩子多一个选择,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能有一个相对轻松、不受打搅的成长、求学经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