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刀刀

啊,我们好像又很久没填「美白」的坑了。

眼看着后台问题越积越多,感觉年底这账,可不能再拖了。

图片来源:giphy

今天就开个专场,集中回答一下近期同学们围绕「美白」「淡斑」的几个问题吧。

关于美白的几个问答

Q1:为什么用了很多美白产品,却不见效果?

A1:配套工作是不是没做好啊。

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日常防晒有没有敷衍?(不好好防晒,涂再多美白精华也是白搭。)

基础保湿工作做好了么?(角质层太干燥的话,会影响美白成分渗入、生效。)

美白产品每次涂够量了么?(要按照建议用量使用,不然效果也不会理想。)

坚持连续使用了么?(皮肤代谢周期是28天,一般的美白产品至少三个月才会看出较明显的效果,别太心急。)

图片来源:giphy

如果不是上面环节出了问题,那也可能是选错了产品

坦白讲,现在市面上有不少「美白产品」蛮神奇的。

有些根本不是美白配方,但一劲儿鼓吹自己可以美白。

还有一些,虽然加了美白成分,可添加浓度压根儿没法起效...

哎,我们除了擦亮双眼、多做些功课之外,也是没啥辙。╮(╯_╰)╭

▍Q2:为什么有些美白产品一用就白,是不是有鬼?

A2:不一定。

两种可能,一个好、一个坏,我先说坏的:

Unfortunately,你用的产品中确实加了激素类物质。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买到了「三无产品」、「某宝假货」。

如果长期使用这些产品,美白先不提,红肿、瘙痒甚至皮炎都很可能悄悄来到你身边。

图片来源:The Glamorous Woman

另一种情况,是角质层含水量暂时提高,才有了「肤若凝脂」的效果。

生活中咱们都有经验,每次洗完澡,是不是都皮肤又嫩又白、颜值飙升、舍不得离开镜子?

同理,如果一个产品的补水保湿效果很强,也是会让皮肤看起来白净不少的。

这个就跟激素、荧光剂没啥关系了。

▍Q3:防晒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为什么还是会变黑、长斑?

A3:除了日晒,很多情况也都会让你变黑。

除了紫外线会晒黑皮肤,激素水平变化炎症作息不好皮肤破损也都会引起黑色素大量产生,比方说:

激素水平变化:怀孕、更年期期间,女性会很容易出现长斑或者色斑加深的情况。

炎症刺激:经常长痘、长期敏感泛红的皮肤,相对健康皮肤,更容易变黑、长斑。

图片来源:Pinterest

服用某些药物后,也可能会诱发色斑产生,或者更容易被紫外线晒黑。

作息差、压力大,会影响人体激素水平、代谢速度,从而引起黑色素大量生成、沉积。

所以,同学们如果想要保持/恢复皮肤白皙、预防斑点出现/加深。

除了加油防晒、选对美白产品,不熬夜、不瞎吃、保持心情愉快才是2019年你最该立下的Flag!

▍Q4:买了很多种美白产品,可以一起用么?

A4:嗯?你怎么回事小老弟?

每次进化论一写到美白相关的文章时,就会有人留言:

「我买了X牌的猛药A和Y牌的猛药B,能不能一起用啊?」

如果本身是资深配方玩家,自行混搭问题不大。

但留言的同学们,显然是自己拿不准、才来提问的。

这种情况,我们非常、特别不建议你用得太多、太杂。

图片来源:giphy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坚持使用一种 or同一系列的美白产品,才是相对更安全、有保障的选择。

▍Q5:药用美白产品,是不是效果更好?

A5:效果很牛,但不能瞎用。

必须承认,药用美白成分确实见效更快、力度更强。

比如说,氢醌。

它能强烈抑制酪氨酸酶、减少黑色素生成。在高浓度时,还能直接杀死黑色素细胞。

图片来源:FutureDerm

但也因为效果太猛,「氢醌霜」对皮肤的刺激性都非常大。

所以,我国已经将其列入护肤品的禁用物质中,只能在处方药中使用

如果你只是想在家涂涂抹抹、稳稳当当地美白淡斑,那还是放弃「药用」这条路吧。

看到这儿,有些同学可能又要难受了:

「见效快的猛药不敢用,温和的美白产品效果又太慢,也太烦了叭!」

图片来源:giph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