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理解,减持资产或业务,大致出于两种情况:

一是战术性的减亏减负,或者说割肉止损。可能是转让标的本身产生不了正现金流,也可能是原持有者或经验能力不足导致标的贬值产生亏损,或资金周转不力导致无力持续到标的产生盈利。

二是战略性的调整,所谓压缩非主营业务。当然,这其中的情形很多,跟第一种情况也多有重叠,甚至不排除成为公司内斗的马甲。

相反的角度看,受让人或者并购方为什么愿意接?现实情况远不是书本所能总结归纳的。暂且大致也分为两类吧,一类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一句话,就是有价值。另一类则是籍此获利,比如资本运作,比如替人背债做假账,银行美化报表常见手段。

简单地说,我们把这看成房产交易,就比较直观了——卖房的大约是因为:缺钱、换更大(好)房子了、搬家了、房价涨到预期可以退出了……买房的大约是:改善居住条件、孩子教育等需求、预期房价还会涨、改做其他用途……。

至于一汽为什么转让红旗品牌?我们不知道内情,不好妄加评论。不过估计跑不出前述范围。

如果说对红旗品牌的看法,各花入各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因为构成红旗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主观判断的,而不是问一辆什么型号哪年多少公里数有无事故的红旗车。后者是有市场公允价值的。

我个人认为,红旗车本身基本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远不如吉利。红旗品牌有的只是三人成虎,尾大不掉的所谓「民族情感」、「时代回忆」,或者皇帝新衣般不敢说怕被扣帽子、贴标签、打棍子,或者真的是沉湎于情感而忽略了任何产品最终要靠市场检验的理智,或者,就是人云亦云,没真的考虑过。

烦恼大都是自找的,包袱大都是自己背上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