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如何破局

背景:2018年,天津市生产总值1880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2018年天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6亿元,比上年下降8.8%。天津经济如何破局?

解放思想。踏不出思维上的「舒适圈」,脑袋上的「津门」就打不开,方式方法就没有著落,于个人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于政府部门则是懒政怠政,消极作为。2018年,天津因为不担当不作为连续严肃问责了十几名市管干部。其中天津轨道交通通集团党委书记苗玉刚,工作上推拖等靠,守摊守成,导致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主业发展缓慢,远远落后武汉、南京等城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天津缺乏的是灵活应变的创新思维,缺乏的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闯劲,缺乏的是「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时效精神,缺乏的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利用好资源。毗邻北京,既有劣势也有优势。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天津除了积极承接北京转移产业,在人才引进上也要发功发力。人才引进方面有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是子女教育,另一个则是老人医疗。天津教育资源丰富,重点本科录取率常年位列前两位;医疗水平较高,天津肿瘤医院等专科医院在全国排名靠前,这些都是吸引人才进入的有利条件。滨海新区腹地广阔,同时作为「三北」入海口,在引领外向型经济上也要担负使命。除此之外,用足用好政策资源,天津同时拥有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两块金字招牌,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作用,先行先试。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摒弃计划经济思维,积极拥抱市场;不守摊守成、亦步亦趋,革故鼎新,做改革争先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随者。

调整结构。天津民营经济占比不高,在A股上市的51家企业中,民营企业有20家,占比仅为4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88%。经验表明,民营经济对提升就业、促进发展方面优势明显。今年1月,天津市政府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九条」,就是要降低企业成本,打造天津投资「洼地」,不断扩大民营经济占比,效果如何,拭目以待。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早在2008年就提出「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之路,十年过去,广东省经济全国领先。过去天津经济倚重传统产业,未来天津规划应该像广东省一样提前谋划,具有前瞻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慧等为代表的的新兴产业、高附加值产业,为将来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争取时间、留足空间。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任何宏大的愿景想要落地离不开一个「实」字,「实」代表真实、务实、踏实,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一以贯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而不是「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一味地搞花架子和假把式。统筹运用好各种资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破政府部门利益,拒绝推诿扯皮、权责不清,避免「九龙治水」、管理混乱,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与效率,服务全市经济发展这个大局。畅通沟通反馈。古人曾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级一项政策的制定,如果不考虑现实因素的影响,被层层加码、层层注水,往往会导致运行结果南辕北辙,背离了初衷。要建立正常的反馈机制,上下通达,及时对政策漏洞打补丁,对政策偏差进行校正,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精准发力。

「坚冰深处春水生」,虽然现在依然寒冷,但似可以感受到春天的脚步。希望天津不惧寒冬,破冰前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