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学30岁了!人本教育基金会今明两天举办「理念教育研讨会」,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史英(右)表示,当初会用实验教育名词,是委屈求全,体制绝对不会准许用理念教育一词,因为会对比出体制内的教育多么没有理念。(人本教育基金会提供)

2018-10-06 21:37

〔记者林晓云/台北报导〕森林小学30岁了!人本教育基金会今明两天举办「理念教育研讨会」。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史英表示,理念教育是实验教育原本该有的名字,当初会用实验教育,是委屈求全,因为体制绝对不会准许用理念教育,会对比出体制内的教育多么没有理念。他还提醒,森小是理念教育的例子、证据、想像场景,透过森小的故事可让大家更深入思考教育改革的方向。

研讨会第一场「森小风景」,由森林小学校长朱台翔及主任林青兰「忆过往」。朱台翔回忆创办森小的源起,是因为当时学校体罚很严重,所以一群人成立人本基金会到处宣扬「不可打小孩」,而很多人反呛他们「小孩不打不行,不然你们来教!」于是决定要办一所完全没有体罚,以人为本的学校,才有了森小。

朱台翔表示,从第一天起,森林小学就承受来自体制的压力,包括教育部曾警告不停办森小就要解散人本,包括台北县(新北市)的拆除公文,甚至当时还一度面对司法诉讼,法官曾问她开办森小对社会的影响为何?她对法官说:「让大家理解什么是理想教育,且要让人知道,任何人都能不畏惧的做对的事。」她强调,虽曾被打击压制,但是他们打死不退,因为创办森林小学,就是民间兴学的坚持与教育改革的坚持,「创办森小就是社会运动。」

森林小学主任林青兰表示,2006年,基金会打电话到森林小学,说「零体罚」通过立法,主任立即广播告知全校师生,有个小孩边跑边说:「太好了,我可以转回一般的学校了。」林青兰笑著说:「立法是一回事,学校里又是另一回事。」后来那个孩子没有转走。森小从创办至今,一直在跟体制抗争拉扯。包括有形的及无形的思想。

林青兰也表示,森小的课堂其实是不自由的,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如果上课内容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孩子为什么要「让渡他的自由」?甚至在体制内学校,要让渡他的人身安全,小孩必须被老师打骂、被老师情绪霸凌?森小老师必须花很多心力备课,因为知识使人解放,解放的人是比较自由的人,但自由是知识上的,不是身体上的而已。

明天研讨会还有三个场次,分别讨论「自主学习—自主、实验V.S.主体、理念」、「陪小孩长大的方法」、「那些年在森小—爸妈与小孩的逃避与追求」,地点在台大博雅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