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份自然是无比的尊贵,而皇帝用过的东西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收藏皇帝的东西。例如古代皇帝给大臣或官员赏赐的圣旨,就被当做传家宝保留下来。不过圣旨毕竟是少数,可是古代有一样东西是所有大臣和皇帝都能接触到的,那就是奏折。

奏折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的书面内容,到了皇帝手中后,皇帝会进行批阅,然后再到了大臣手中,大臣按照皇帝的批示办完事情后,还必须将奏折上交朝廷,不得私自保留,也不能外泄。不过有些大臣会将走着的内容及皇帝的批示抄下来,然后保留在家中,留作纪念,毕竟这可是自己和皇帝交流的证据啊。而奏折的原件都是要存放在内阁大库中的,其实就相当于宫里的档案库。

然而乾隆在位时,有一部分“档案”却被外泄,当时在朝中有个大臣叫黄延桂,后来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在朝中做官。黄延桂死的时候将自己抄下来的奏折和批示都留给了孙子,孙子觉得这些东西足以彰显自己家的身份,于是便偷偷印出来送给了朋友。后来这件事被乾隆直到了,这可是犯了大罪啊,原本不允许保留和外泄的国家机密却被四处传阅,乾隆自然大怒,于是所有见过这些内容的人还有黄家的人都被处决。然而这些被乾隆非常重视的“国家密档”却被溥仪当废纸给卖了。

清朝末年朝廷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无能已经无法挽救这个随时都可能灭亡的国家,内阁大库也很久都没有得到管理和修缮,于是出现了严重的坍塌。后来溥仪被赶出皇宫时,觉得这些东西又带不走,还不如烧了呢!有个叫罗振玉的大臣觉得烧了太可惜,便建议装到麻袋中,然后卖掉。后来这些密档装了8000多麻袋,称重后有15万斤,最后卖给了一个书店,里边有很多的奏折和诏书等等,而且都加盖着玉玺印。后来罗振玉又买回了5000麻袋,后来国家动荡不安,罗振玉举家搬迁去日本,将这些资料卖给了一个朋友,没想到后来朋友也到了日本,不过因为数量太多,只带了一部分过去。

日本的一个普通家庭不知如何得到了4麻袋,2002年的时候这4麻袋才被发现,一看上边还有玉玺印,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最后才知道是皇宫密档,又被别人巨资买走。想想也真是滑稽,乾隆不许外泄的国家机密却被溥仪当成是废纸卖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