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结论:唐朝以前不是,唐朝以后是。

庙号起源于商朝,是君主在宗庙中祭祀的名号。商朝的礼制规定先王驾崩后将牌位供奉在宗庙内,当君王数量增加,就会将一些辈分较远的先王移入宗庙后殿不再加以常规祭祀,只在三年一次的合祭当中进行祭祀,这个仪式称为「祧」。而有大功或大德的先王则上庙号,将其单独立庙永远供奉,不再行「祧」礼(是为「不祧之祖」的典故由来)。所以一开始并不是所有君主都有庙号,必须严格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获得庙号本身就是对君主的极大肯定,商朝历史上拥有庙号的君主如高祖商汤、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盘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等都是商朝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这个标准在汉朝也沿用著,并不是所有汉朝皇帝都有庙号,汉朝只有两个「祖」(汉太祖高帝和汉世祖光武帝),就连汉武帝这般按照后世标准「名为守成,实为开创」可以庙号「祖」的皇帝也只得到了一个「世宗」的庙号,因为当时的庙号非常值钱,也算得上明君的汉景帝就没有庙号。

然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庙号就开始泛滥成灾了。开了坏头的就是篡汉的曹魏,本来曹魏有太祖和世祖两个祖也就够了,何况曹操和曹丕一个开基立业一个建元称帝,称「祖」也说得过去。没想到曹魏出了魏明帝曹睿这个奇葩,他居然在生前就钦定了自己的庙号(他也是唯一一个活著就定下庙号的中国皇帝),还是一个「祖」烈祖,于是他就和祖父、父亲一起成了「曹魏三祖」。毋庸置疑,这个「祖」实在是太名不副实了,虽然曹睿在钦定庙号后半年就一命呜呼(报应不爽),可是庙号制度的崩坏却是无可挽回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庙号制度非常混乱,各种庙号制度完备时期不可能出现的奇葩事你方唱罢我登场。等到唐朝的时候,庙号制度终于再次定型,所有皇帝都有了庙号,立下大功大德的君主则称为「祖」以彰显其地位,一直沿用到中国君主制结束。


对于谥号,周朝至清除秦朝外基本帝王都有谥号,所以 有谥号 价值不大;然在唐之前,谥号内容本身 很有价值/参考意义(关于其功绩/生平,如 武帝),在唐以后,由于一直加谥且多为美谥,参考价值不大。

对于庙号,商朝至清除秦朝外基本帝王都有庙号。在汉朝之前(含汉朝),有庙号 很有价值,代表很有功德的帝王;之于庙号内容本身,私认为,含「祖」字的皇帝庙号很有分量,毕竟是开国之君,「宗」字参考分情况,一般顺序都特定的如太宗、高宗之类,对于功过参考价值不是太大,而不是这种顺序的话,如神宗、睿宗、哀宗之类,参考意义很大,有褒贬之义。

对于年号,自汉武帝之后均有年号,目的是用于纪年。然,明清前一位皇帝年号N多个,明清统一为一一对应,所以也可作为明清的称呼方式。综上,唐朝之前,习惯上,一般除了「祖」字庙号之外,均用谥号指代某位帝王;唐朝以后,习惯上用庙号指代某位皇帝;明清以后,还可以选择用年号来指代。

唐朝之前,庙号是个很稀罕的东西,汉朝有庙号的只有汉高帝(太祖),文帝(太宗),武帝(世宗)光武帝(世祖)寥寥几个。甚至谥号都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在位不满一年的皇帝连谥号都没有,比如海东昏侯,北乡侯等等。唐朝之后,大多数皇帝都有了庙号和谥号,但没有庙号的皇帝也不是没有,比如唐炀帝,元泰定帝,明景泰帝(南明福王快完完前给的庙号,史书没有认可)。庙号实际上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代表这个皇帝不仅仅被认可是在过位的真命天子,而且值得被纪念。


汉朝可不是哪个皇帝都有庙号


皇帝去世皆有庙谥自东汉就开始发展为定制了,甚至我们可以说这种制度的起源在王莽时期,王莽执政时就已经出现不论功德,只论亲疏来追尊庙号,如汉元帝、汉成帝都上了庙号,而有中兴之功的汉宣帝却无庙号,只不过东汉建立后,废除了西汉无功德之君的庙号,追尊宣帝为中宗,至此西汉只有高、文、武、宣四帝有庙号。东汉建立后,光武、明、章、和四帝皆有庙号,由此就可知,庙号普遍化的趋势已然开启。如果东汉前四帝尚可称为皆有功德,那么东汉后期安、顺、桓三帝亦有庙号则明白可证当时庙号之「贬值」。东汉皇帝(不论追尊和帝位不被认可的)中没有庙号的有五个,其中殇、冲、质不过是孩童,在上庙号普遍化的最初时期自然不会得到庙号,而灵帝去世得此谥号,说明时人对其颇怀不满,为其上庙号恐怕不合当时朝野共识,而且献帝在位之初(初平元年),有司提请废除了和、安、顺、桓四帝的庙号,可见当时东汉朝廷对待尊庙号的态度有了变化,可以说上庙号普遍化的趋势在此时似乎遭遇了阻碍。

献帝为亡国之君,观其前后历史,不得庙号实属正常,当然,蜀汉政权给献帝的谥号为孝愍,而未上庙号,应当是遵从无功德不称庙号的古制。按理说刘备可称为有功德之君,然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无庙号的可能性较大,只不过后来匈奴汉赵政权的开国君主刘渊曾以刘备为汉朝第三祖,又称其为「烈祖」,似乎刘备有庙号为「烈祖」。不过此说为后出,当存疑。曹魏有庙号的皇帝有三:武、文、明,实际魏朝只有这三位皇帝是善终于帝位(曹操名为王,实际就是魏国开国皇帝),其中明帝虽未有开创之功,但生前就被大臣尊为「烈祖」,亦可见庙号之不值钱。孙吴一朝有庙号者只有孙权,另外孙坚也被追尊为始祖,这种做法比较值得注意,因为上一次给未称帝的先祖上庙号的皇帝是王莽,东汉也曾多次追尊皇帝,但都未上庙号,严格说起来,曹操也未称帝,但是孙权给孙坚上庙号更具有典型性,这可以说是继承了王莽的做法,乃后世帝王为先祖追尊庙号之滥觞。孙吴仅孙坚、孙权有庙号也并非其严守古制,吴朝善终于帝位者只有孙权、孙休两人,其中孙休的继承人未能即位,大臣矫诏迎立其侄孙皓,孙皓即位后尊其父孙和为文帝,并不自视为孙休之后,也就不会去给孙休上庙号。三国之时,国家分裂,各项制度很难稳定执行,但总的看来,除蜀汉有可能严守古制以外,曹魏和孙吴善终于帝位的君主基本都得到了庙号,唯一一个特殊的就是吴景帝死后发生了统绪更易,故而未能获得庙号。

当然,三国历时较短,当时的情况还不能代表皇帝皆有庙谥已成趋势。再来看晋朝的情况:西晋历有四帝,武、惠、怀、愍,只有武帝有庙号,实际在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国家统一的局面迅速崩溃,其后又有五胡乱华,惠、怀、愍三帝空有其名,未得庙号实属正常。不过,武帝之前的三位王朝开创者,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也都得到了庙号,司马昭类似曹操,而司马师与司马懿则类似孙坚,可见西晋上庙号的情况和曹魏、孙吴基本相近。东晋历有十一帝,其中司马奕为废帝,而安、恭二帝不过徒具虚名,刘裕当时大权在握,晋朝已然行将就木,朝臣不为其上庙号也是寻常操作。在剩下的东晋八帝中,只有康、哀无庙号,其实很难说清此二帝何以不得尊庙,其余有庙号的六帝也并非都是有功德之君,穆帝为康帝子,冲龄即位,在位大部分时间都是其母褚太后在执政,十五岁亲政,四年即死,未闻有圣明之举,却得庙号为孝宗,而简文帝不过是桓温的傀儡,其庙号竟是太宗。想来想去,只能认为康、哀二帝享国日浅,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总体来说,晋朝凡十五帝,有庙号者七人,不到半数,这看起来似乎晋朝的尊庙号制度接近古制,但实际上东晋诸多平庸乃至昏聩的皇帝都有庙号,这说明尊庙号普遍化的趋势在晋朝仍在发展,只不过两晋时期的政治局势时常动荡,很多皇帝因之无法得到庙号,也就使晋朝有庙号的皇帝偏少。

两晋时期,中国还有五胡十六国政权,这些政权大多为少数民族建立,持续时间都很短,制度建设也都不完善,虽然其君主也有尊庙号的情况,但很难整理出总体的发展趋势,故不论。晋亡于宋武帝刘裕,刘裕称帝为南朝之开端,即公元420年,北朝一般指北魏、北齐、北周三个政权,若以拓跋珪称帝为北魏建立标志,则时在公元398年,为东晋安帝隆安二年,然而,至439年,即魏太延五年,北魏太武帝才统一北方,由此中国南北方都进入政权稳定时期。

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皇帝去世普遍尊庙号的制度基本确定。先来看南朝,刘宋凡九帝(不含元凶劭),除废帝和亡国之君,武、文、孝武、明皆有庙号;南齐凡七帝,除废帝和亡国之君,高、武、明皆有庙号,另外废帝萧昭业尊其父萧长懋为文帝,亦尊庙号世宗,但明帝萧鸾尊其父萧道生为景帝,却未上庙号;南梁自侯景之乱后,朝局纷乱,如萧正德、萧栋、萧纪、萧渊明、萧庄等人都曾短暂称帝,但也都不能善终于帝位,为世人认可的南梁皇帝应是武、简文、元、敬四帝,敬帝萧方智为亡国之君,无庙号,其余三帝皆有庙号;另外,梁武帝之孙萧詧在西魏-北周的支持下,称帝于江陵,建立了西梁政权,西梁凡三帝,宣、明皆有庙号,而靖帝萧琮为亡国之君,无庙号;梁朝还有两位追尊之君获得了庙号,即梁武帝之父萧顺之和西梁宣帝萧詧之父萧统,前者被尊为太祖文帝,后者被尊为高宗昭明帝;南陈凡五帝,除废帝和亡国之君,武、文、宣皆有庙号,陈武帝之父陈文赞也被尊为太祖景帝。

北朝的情况相对简单,北魏自拓跋珪以来,历代善终于帝位的君主皆有庙号,无一例外,北魏后来分为东西魏,此二朝君主不过是高氏、宇文氏的傀儡,而且只有一个西魏文帝元宝炬善终于帝位,故东西魏君主有无庙号不值得讨论。东西魏以后,高氏建立北齐,宇文氏建立北周,北齐凡六帝,有庙号者三,文宣、孝昭、武成,其余三帝为废帝高殷和同为亡国之君的高纬、高恒父子,另外,北齐的实际开创者高欢、高澄也都获尊帝谥与庙号;北周凡五帝,有庙号者三,明、武、宣,其余二帝为孝愍帝和亡国之君静帝,前者实际是被权臣宇文护废杀,帝谥为周武帝诛杀宇文护以后追尊,也就是说孝愍帝实际并未善终于帝位,另外,北周的实际开创者宇文泰也获尊帝谥与庙号。

综合南北朝的情况可知,当时的皇帝只要善终于帝位,都可获尊庙号,而且皇帝追尊其先人为帝,也多上庙号。其后隋唐不过亦步亦趋,又因唐朝政局相对长期稳定,绝大多数皇帝都有庙号,而谥号字数在当时增多,后人往往无法方便地以谥号称呼皇帝,便兴起以庙号称呼的做法,这也就造成皇帝皆有庙号兴起于唐朝的印象,实际早在南北朝时期,皇帝去世后皆有庙谥就已成定制。

附历代(秦至隋)皇帝庙谥:

秦:

始皇帝嬴政(无庙谥)

秦二世皇帝嬴胡亥(无庙谥)

西汉:

高帝刘邦(太祖)

惠帝刘盈

前少帝刘恭(废帝)

后少帝刘弘(废帝)

文帝刘恒(太宗)

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世宗)

昭帝刘弗陵

宣帝刘询(中宗)

元帝刘奭(高宗,东汉时除)

成帝刘骜(统宗,东汉时除)

哀帝刘欣

平帝刘衎(元宗,东汉时除)

孺子婴(实际并未称帝)

东汉:

光武帝刘秀(世祖)

明帝刘庄(显宗)

章帝刘炟(肃宗)

和帝刘肇(穆宗,献帝时除)

殇帝刘隆

安帝刘祜(恭宗,献帝时除)

顺帝刘保(敬宗,献帝时除)

冲帝刘炳

质帝刘缵

桓帝刘志(威宗,献帝时除)

灵帝刘宏

献帝刘协

曹魏:

武帝曹操(追尊为帝,上庙号太祖)

文帝曹丕(世祖)

明帝曹叡(烈祖)

齐王曹芳(废帝)

高贵乡公曹髦(废帝)

元帝曹奂

蜀汉:

昭烈帝刘备(或云其庙号为烈祖,存疑)

后主刘禅

孙吴:

武烈皇帝孙坚(追尊为帝,上庙号为始祖)

大帝孙权(太祖)

会稽王孙亮(废帝)

景帝孙休

归命侯孙皓

西晋:

宣帝司马懿(追尊为帝,上庙号为高祖)

景帝司马师(追尊为帝,上庙号为世宗)

文帝司马昭(追尊为帝,上庙号为太祖)

武帝司马炎(世祖)

惠帝司马衷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

元帝司马睿(中宗)

明帝司马绍(肃宗)

成帝司马衍(显宗)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孝宗)

哀帝司马丕

海西公司马奕(废帝)

简文帝司马昱(太宗)

孝武帝司马曜(烈宗)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南朝-刘宋:

武帝刘裕(高祖)

少帝刘义符(废帝)

文帝刘义隆(太祖)

孝武帝刘骏(世祖)

前废帝刘子业

后废帝刘子勋

明帝刘彧(太宗)

顺帝刘准

南朝-南齐:

高帝萧道成(太祖)

武帝萧赜(世祖)

文帝萧长懋(追尊为帝,上庙号为世宗)

郁林王萧昭业(废帝)

海陵王萧昭文(废帝)

明帝萧鸾(高宗)

东昏侯萧宝卷(废帝)

和帝萧宝融

南朝-南梁:

文帝萧顺之(追尊为帝,上庙号为太祖)

武帝萧衍(高祖)

简文帝萧纲(太宗)

元帝萧绎(世祖)

敬帝萧方智

南朝-西梁:

昭明皇帝萧统(追尊为帝,上庙号为高宗)

宣帝萧詧(中宗)

明帝萧岿(世宗)

靖帝萧琮

北朝-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初尊为烈祖,后尊为太祖)

明元帝拓跋嗣(太宗)

太武帝拓跋焘(世祖)

南安王拓跋余(废帝)

景穆帝拓跋晃(追尊为帝,上庙号为恭宗)

文成帝拓跋濬(高宗)

献文帝拓跋弘(显祖)

孝文帝元宏(高祖)

宣武帝元恪(世宗)

孝明帝元诩(肃宗)

文穆帝元勰(追尊为帝,上庙号为肃祖)

孝庄帝元子攸(敬宗)

节愍帝元恭

孝武帝元修

北朝-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北朝-西魏:

文帝元宝炬

恭帝拓跋廓

北朝-北齐:

神武帝高欢(追尊为帝,初上庙号为太祖,后改为高祖)

文襄帝高澄(追尊为帝,上庙号为世宗)

文宣帝高洋(初上庙号为显祖,后改为威宗,后又改回显祖)

济南王高殷(废帝)

孝昭帝高演(肃宗)

武成帝高湛(世祖)

后主高纬

幼主高恒

北朝-北周:

文帝宇文泰(追尊为帝,上庙号为太祖)

孝愍帝宇文觉(为宇文护废杀,周武帝时复帝谥)

明帝宇文毓(世宗)

武帝宇文邕(高祖)

宣帝宇文赟(高宗)

静帝宇文阐

隋:

武元皇帝杨忠(追尊为帝,上庙号为太祖)

文帝杨坚(高祖)

炀帝杨广(世祖)

恭帝杨侑


并不完全是。唐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皇帝又有庙号。唐朝开始,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


不是,庙号是后代皇帝对先代皇帝的一种尊崇方式。

很明显,如果后代皇帝认为先帝不配拥有庙号或者这个皇帝本身就是亡国之君,那就没庙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