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結論:唐朝以前不是,唐朝以後是。

廟號起源於商朝,是君主在宗廟中祭祀的名號。商朝的禮制規定先王駕崩後將牌位供奉在宗廟內,當君王數量增加,就會將一些輩分較遠的先王移入宗廟後殿不再加以常規祭祀,只在三年一次的合祭當中進行祭祀,這個儀式稱為「祧」。而有大功或大德的先王則上廟號,將其單獨立廟永遠供奉,不再行「祧」禮(是為「不祧之祖」的典故由來)。所以一開始並不是所有君主都有廟號,必須嚴格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獲得廟號本身就是對君主的極大肯定,商朝歷史上擁有廟號的君主如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等都是商朝歷史上頗有作為的君主。這個標準在漢朝也沿用著,並不是所有漢朝皇帝都有廟號,漢朝只有兩個「祖」(漢太祖高帝和漢世祖光武帝),就連漢武帝這般按照後世標準「名為守成,實為開創」可以廟號「祖」的皇帝也只得到了一個「世宗」的廟號,因為當時的廟號非常值錢,也算得上明君的漢景帝就沒有廟號。

然而到了魏晉南北朝,廟號就開始泛濫成災了。開了壞頭的就是篡漢的曹魏,本來曹魏有太祖和世祖兩個祖也就夠了,何況曹操和曹丕一個開基立業一個建元稱帝,稱「祖」也說得過去。沒想到曹魏出了魏明帝曹睿這個奇葩,他居然在生前就欽定了自己的廟號(他也是唯一一個活著就定下廟號的中國皇帝),還是一個「祖」烈祖,於是他就和祖父、父親一起成了「曹魏三祖」。毋庸置疑,這個「祖」實在是太名不副實了,雖然曹睿在欽定廟號後半年就一命嗚呼(報應不爽),可是廟號制度的崩壞卻是無可挽回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廟號制度非常混亂,各種廟號制度完備時期不可能出現的奇葩事你方唱罷我登場。等到唐朝的時候,廟號制度終於再次定型,所有皇帝都有了廟號,立下大功大德的君主則稱為「祖」以彰顯其地位,一直沿用到中國君主制結束。


對於謚號,周朝至清除秦朝外基本帝王都有謚號,所以 有謚號 價值不大;然在唐之前,謚號內容本身 很有價值/參考意義(關於其功績/生平,如 武帝),在唐以後,由於一直加謚且多為美謚,參考價值不大。

對於廟號,商朝至清除秦朝外基本帝王都有廟號。在漢朝之前(含漢朝),有廟號 很有價值,代表很有功德的帝王;之於廟號內容本身,私認為,含「祖」字的皇帝廟號很有分量,畢竟是開國之君,「宗」字參考分情況,一般順序都特定的如太宗、高宗之類,對於功過參考價值不是太大,而不是這種順序的話,如神宗、睿宗、哀宗之類,參考意義很大,有褒貶之義。

對於年號,自漢武帝之後均有年號,目的是用於紀年。然,明清前一位皇帝年號N多個,明清統一為一一對應,所以也可作為明清的稱呼方式。綜上,唐朝之前,習慣上,一般除了「祖」字廟號之外,均用謚號指代某位帝王;唐朝以後,習慣上用廟號指代某位皇帝;明清以後,還可以選擇用年號來指代。

唐朝之前,廟號是個很稀罕的東西,漢朝有廟號的只有漢高帝(太祖),文帝(太宗),武帝(世宗)光武帝(世祖)寥寥幾個。甚至謚號都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在位不滿一年的皇帝連謚號都沒有,比如海東昏侯,北鄉侯等等。唐朝之後,大多數皇帝都有了廟號和謚號,但沒有廟號的皇帝也不是沒有,比如唐煬帝,元泰定帝,明景泰帝(南明福王快完完前給的廟號,史書沒有認可)。廟號實際上是個很重要的東西,代表這個皇帝不僅僅被認可是在過位的真命天子,而且值得被紀念。


漢朝可不是哪個皇帝都有廟號


皇帝去世皆有廟謚自東漢就開始發展為定製了,甚至我們可以說這種制度的起源在王莽時期,王莽執政時就已經出現不論功德,只論親疏來追尊廟號,如漢元帝、漢成帝都上了廟號,而有中興之功的漢宣帝卻無廟號,只不過東漢建立後,廢除了西漢無功德之君的廟號,追尊宣帝為中宗,至此西漢只有高、文、武、宣四帝有廟號。東漢建立後,光武、明、章、和四帝皆有廟號,由此就可知,廟號普遍化的趨勢已然開啟。如果東漢前四帝尚可稱為皆有功德,那麼東漢後期安、順、桓三帝亦有廟號則明白可證當時廟號之「貶值」。東漢皇帝(不論追尊和帝位不被認可的)中沒有廟號的有五個,其中殤、沖、質不過是孩童,在上廟號普遍化的最初時期自然不會得到廟號,而靈帝去世得此謚號,說明時人對其頗懷不滿,為其上廟號恐怕不合當時朝野共識,而且獻帝在位之初(初平元年),有司提請廢除了和、安、順、桓四帝的廟號,可見當時東漢朝廷對待尊廟號的態度有了變化,可以說上廟號普遍化的趨勢在此時似乎遭遇了阻礙。

獻帝為亡國之君,觀其前後歷史,不得廟號實屬正常,當然,蜀漢政權給獻帝的謚號為孝愍,而未上廟號,應當是遵從無功德不稱廟號的古制。按理說劉備可稱為有功德之君,然而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劉備無廟號的可能性較大,只不過後來匈奴漢趙政權的開國君主劉淵曾以劉備為漢朝第三祖,又稱其為「烈祖」,似乎劉備有廟號為「烈祖」。不過此說為後出,當存疑。曹魏有廟號的皇帝有三:武、文、明,實際魏朝只有這三位皇帝是善終於帝位(曹操名為王,實際就是魏國開國皇帝),其中明帝雖未有開創之功,但生前就被大臣尊為「烈祖」,亦可見廟號之不值錢。孫吳一朝有廟號者只有孫權,另外孫堅也被追尊為始祖,這種做法比較值得注意,因為上一次給未稱帝的先祖上廟號的皇帝是王莽,東漢也曾多次追尊皇帝,但都未上廟號,嚴格說起來,曹操也未稱帝,但是孫權給孫堅上廟號更具有典型性,這可以說是繼承了王莽的做法,乃後世帝王為先祖追尊廟號之濫觴。孫吳僅孫堅、孫權有廟號也並非其嚴守古制,吳朝善終於帝位者只有孫權、孫休兩人,其中孫休的繼承人未能即位,大臣矯詔迎立其侄孫皓,孫皓即位後尊其父孫和為文帝,並不自視為孫休之後,也就不會去給孫休上廟號。三國之時,國家分裂,各項制度很難穩定執行,但總的看來,除蜀漢有可能嚴守古制以外,曹魏和孫吳善終於帝位的君主基本都得到了廟號,唯一一個特殊的就是吳景帝死後發生了統緒更易,故而未能獲得廟號。

當然,三國曆時較短,當時的情況還不能代表皇帝皆有廟謚已成趨勢。再來看晉朝的情況:西晉歷有四帝,武、惠、懷、愍,只有武帝有廟號,實際在惠帝時發生八王之亂,國家統一的局面迅速崩潰,其後又有五胡亂華,惠、懷、愍三帝空有其名,未得廟號實屬正常。不過,武帝之前的三位王朝開創者,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也都得到了廟號,司馬昭類似曹操,而司馬師與司馬懿則類似孫堅,可見西晉上廟號的情況和曹魏、孫吳基本相近。東晉歷有十一帝,其中司馬奕為廢帝,而安、恭二帝不過徒具虛名,劉裕當時大權在握,晉朝已然行將就木,朝臣不為其上廟號也是尋常操作。在剩下的東晉八帝中,只有康、哀無廟號,其實很難說清此二帝何以不得尊廟,其餘有廟號的六帝也並非都是有功德之君,穆帝為康帝子,沖齡即位,在位大部分時間都是其母褚太后在執政,十五歲親政,四年即死,未聞有聖明之舉,卻得廟號為孝宗,而簡文帝不過是桓溫的傀儡,其廟號竟是太宗。想來想去,只能認為康、哀二帝享國日淺,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總體來說,晉朝凡十五帝,有廟號者七人,不到半數,這看起來似乎晉朝的尊廟號制度接近古制,但實際上東晉諸多平庸乃至昏聵的皇帝都有廟號,這說明尊廟號普遍化的趨勢在晉朝仍在發展,只不過兩晉時期的政治局勢時常動蕩,很多皇帝因之無法得到廟號,也就使晉朝有廟號的皇帝偏少。

兩晉時期,中國還有五胡十六國政權,這些政權大多為少數民族建立,持續時間都很短,制度建設也都不完善,雖然其君主也有尊廟號的情況,但很難整理出總體的發展趨勢,故不論。晉亡於宋武帝劉裕,劉裕稱帝為南朝之開端,即公元420年,北朝一般指北魏、北齊、北周三個政權,若以拓跋珪稱帝為北魏建立標誌,則時在公元398年,為東晉安帝隆安二年,然而,至439年,即魏太延五年,北魏太武帝才統一北方,由此中國南北方都進入政權穩定時期。

無論是南朝,還是北朝,皇帝去世普遍尊廟號的制度基本確定。先來看南朝,劉宋凡九帝(不含元兇劭),除廢帝和亡國之君,武、文、孝武、明皆有廟號;南齊凡七帝,除廢帝和亡國之君,高、武、明皆有廟號,另外廢帝蕭昭業尊其父蕭長懋為文帝,亦尊廟號世宗,但明帝蕭鸞尊其父蕭道生為景帝,卻未上廟號;南梁自侯景之亂後,朝局紛亂,如蕭正德、蕭棟、蕭紀、蕭淵明、蕭莊等人都曾短暫稱帝,但也都不能善終於帝位,為世人認可的南梁皇帝應是武、簡文、元、敬四帝,敬帝蕭方智為亡國之君,無廟號,其餘三帝皆有廟號;另外,梁武帝之孫蕭詧在西魏-北周的支持下,稱帝於江陵,建立了西梁政權,西梁凡三帝,宣、明皆有廟號,而靖帝蕭琮為亡國之君,無廟號;梁朝還有兩位追尊之君獲得了廟號,即梁武帝之父蕭順之和西梁宣帝蕭詧之父蕭統,前者被尊為太祖文帝,後者被尊為高宗昭明帝;南陳凡五帝,除廢帝和亡國之君,武、文、宣皆有廟號,陳武帝之父陳文贊也被尊為太祖景帝。

北朝的情況相對簡單,北魏自拓跋珪以來,歷代善終於帝位的君主皆有廟號,無一例外,北魏後來分為東西魏,此二朝君主不過是高氏、宇文氏的傀儡,而且只有一個西魏文帝元寶炬善終於帝位,故東西魏君主有無廟號不值得討論。東西魏以後,高氏建立北齊,宇文氏建立北周,北齊凡六帝,有廟號者三,文宣、孝昭、武成,其餘三帝為廢帝高殷和同為亡國之君的高緯、高恆父子,另外,北齊的實際開創者高歡、高澄也都獲尊帝謚與廟號;北周凡五帝,有廟號者三,明、武、宣,其餘二帝為孝愍帝和亡國之君靜帝,前者實際是被權臣宇文護廢殺,帝謚為周武帝誅殺宇文護以後追尊,也就是說孝愍帝實際並未善終於帝位,另外,北周的實際開創者宇文泰也獲尊帝謚與廟號。

綜合南北朝的情況可知,當時的皇帝只要善終於帝位,都可獲尊廟號,而且皇帝追尊其先人為帝,也多上廟號。其後隋唐不過亦步亦趨,又因唐朝政局相對長期穩定,絕大多數皇帝都有廟號,而謚號字數在當時增多,後人往往無法方便地以謚號稱呼皇帝,便興起以廟號稱呼的做法,這也就造成皇帝皆有廟號興起於唐朝的印象,實際早在南北朝時期,皇帝去世後皆有廟謚就已成定製。

附歷代(秦至隋)皇帝廟謚:

秦:

始皇帝嬴政(無廟謚)

秦二世皇帝嬴胡亥(無廟謚)

西漢:

高帝劉邦(太祖)

惠帝劉盈

前少帝劉恭(廢帝)

後少帝劉弘(廢帝)

文帝劉恆(太宗)

景帝劉啟

武帝劉徹(世宗)

昭帝劉弗陵

宣帝劉詢(中宗)

元帝劉奭(高宗,東漢時除)

成帝劉驁(統宗,東漢時除)

哀帝劉欣

平帝劉衎(元宗,東漢時除)

孺子嬰(實際並未稱帝)

東漢:

光武帝劉秀(世祖)

明帝劉莊(顯宗)

章帝劉炟(肅宗)

和帝劉肇(穆宗,獻帝時除)

殤帝劉隆

安帝劉祜(恭宗,獻帝時除)

順帝劉保(敬宗,獻帝時除)

沖帝劉炳

質帝劉纘

桓帝劉志(威宗,獻帝時除)

靈帝劉宏

獻帝劉協

曹魏:

武帝曹操(追尊為帝,上廟號太祖)

文帝曹丕(世祖)

明帝曹叡(烈祖)

齊王曹芳(廢帝)

高貴鄉公曹髦(廢帝)

元帝曹奐

蜀漢:

昭烈帝劉備(或雲其廟號為烈祖,存疑)

後主劉禪

孫吳:

武烈皇帝孫堅(追尊為帝,上廟號為始祖)

大帝孫權(太祖)

會稽王孫亮(廢帝)

景帝孫休

歸命侯孫皓

西晉:

宣帝司馬懿(追尊為帝,上廟號為高祖)

景帝司馬師(追尊為帝,上廟號為世宗)

文帝司馬昭(追尊為帝,上廟號為太祖)

武帝司馬炎(世祖)

惠帝司馬衷

懷帝司馬熾

愍帝司馬鄴

東晉:

元帝司馬睿(中宗)

明帝司馬紹(肅宗)

成帝司馬衍(顯宗)

康帝司馬嶽

穆帝司馬聃(孝宗)

哀帝司馬丕

海西公司馬奕(廢帝)

簡文帝司馬昱(太宗)

孝武帝司馬曜(烈宗)

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

南朝-劉宋:

武帝劉裕(高祖)

少帝劉義符(廢帝)

文帝劉義隆(太祖)

孝武帝劉駿(世祖)

前廢帝劉子業

後廢帝劉子勛

明帝劉彧(太宗)

順帝劉準

南朝-南齊:

高帝蕭道成(太祖)

武帝蕭賾(世祖)

文帝蕭長懋(追尊為帝,上廟號為世宗)

鬱林王蕭昭業(廢帝)

海陵王蕭昭文(廢帝)

明帝蕭鸞(高宗)

東昏侯蕭寶卷(廢帝)

和帝蕭寶融

南朝-南梁:

文帝蕭順之(追尊為帝,上廟號為太祖)

武帝蕭衍(高祖)

簡文帝蕭綱(太宗)

元帝蕭繹(世祖)

敬帝蕭方智

南朝-西梁:

昭明皇帝蕭統(追尊為帝,上廟號為高宗)

宣帝蕭詧(中宗)

明帝蕭巋(世宗)

靖帝蕭琮

北朝-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初尊為烈祖,後尊為太祖)

明元帝拓跋嗣(太宗)

太武帝拓跋燾(世祖)

南安王拓跋餘(廢帝)

景穆帝拓跋晃(追尊為帝,上廟號為恭宗)

文成帝拓跋濬(高宗)

獻文帝拓跋弘(顯祖)

孝文帝元宏(高祖)

宣武帝元恪(世宗)

孝明帝元詡(肅宗)

文穆帝元勰(追尊為帝,上廟號為肅祖)

孝莊帝元子攸(敬宗)

節愍帝元恭

孝武帝元修

北朝-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

北朝-西魏:

文帝元寶炬

恭帝拓跋廓

北朝-北齊:

神武帝高歡(追尊為帝,初上廟號為太祖,後改為高祖)

文襄帝高澄(追尊為帝,上廟號為世宗)

文宣帝高洋(初上廟號為顯祖,後改為威宗,後又改回顯祖)

濟南王高殷(廢帝)

孝昭帝高演(肅宗)

武成帝高湛(世祖)

後主高緯

幼主高恆

北朝-北周:

文帝宇文泰(追尊為帝,上廟號為太祖)

孝愍帝宇文覺(為宇文護廢殺,周武帝時復帝謚)

明帝宇文毓(世宗)

武帝宇文邕(高祖)

宣帝宇文贇(高宗)

靜帝宇文闡

隋:

武元皇帝楊忠(追尊為帝,上廟號為太祖)

文帝楊堅(高祖)

煬帝楊廣(世祖)

恭帝楊侑


並不完全是。唐朝以前,並不是所有皇帝又有廟號。唐朝開始,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


不是,廟號是後代皇帝對先代皇帝的一種尊崇方式。

很明顯,如果後代皇帝認為先帝不配擁有廟號或者這個皇帝本身就是亡國之君,那就沒廟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