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103级毕业班后的第二个补休日,
我跑到高雄莒光国小来吴明亮老师的班上观课。
而这是一堂吴老师送给即将升上五年级孩子的一个礼物:「因数倍数概念初识」。

若不是那样爱著孩子,
又何必在课程早已结束的期末,还心心念念著孩子的学习,规划两节“先修”呢?
相同的信念,是否也是驱使我从台东跑到高雄来观课的原因呢?

一个人在漆黑的台九线上前进,脑中闪过好多念头~
趁著夜色安全抵达,期待隔天的观课。


[有趣的开始]

停好车握著讲义,慢慢走进校园,搜寻著四年八班~

几个孩子拿著扫具穿梭其中、偶有家长叮咛著孩子赶紧进入......

对于我这个看著学校平面图找教室的人,一个孩子从后头拍了拍我,

我想:「这也太巧了吧!有人知道我需要协助啊!」

开心的回头,是个三年级的孩子。

「你可以帮我将那条抹布拿下来吗?」
眼神诚恳语气有礼,手轻轻指著我跟前这个展示柜,我怎忍心拒绝呢?

「喔~好啊,不过我蛮矮的,恐怕也拿不到呢!可能还需要枝扫帚喔!」
只看他一转身进入厕所拿出拖把交给我,而我也丝毫不耽搁地将抹布挑下,缓缓交给他......

我们俩的姿态如此配搭,就像是早已在梦里演练过几百回一般熟稔......

分离时,我轻声问:「你知道四年级教室在哪吗?还有,抹布是怎么上去的?」
孩子笑著回我:「你往前走就是四年级。抹布就我自己乱丢爱玩啊!谢谢掰掰喔!」
看著他轻快的离去,除了回答了我所有疑问,还留下一只湿漉漉的拖把......

 

[四年八班]

有了指示,我很快地来到明亮老师的教室。
还在想怎么开始介绍自己是来观课的,老师已经眼间看到在走廊上鬼鬼祟祟的我,
用力向我招招手进入,哈!

来得早了,还未到第一节上课时间,此时却已有其他老师到了!
教室里井然有序,孩子纷纷入座,与明亮老师轻松的谈话著。

我想,

就是一种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所以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谈话这样的自然轻松......

回想去看辉诚老师与学生的对谈也是如此。

教室的气氛是自在的,师生间的互动是安心而轻松的,学习的进行也才会是流畅的吧!

坐定,环顾四周。

明亮老师的座位采ㄇ字形,而又以三人为一小组。

还记得我班级六上时也是如此,
当时我的想法是要增加孩子间在课堂中的对话与眼神接触,
而三人一组就是想让彼此能相互指导、分享讨论。

当下看到老师这样安排时,就猜想老师或许也是这样的考量设计吧?

而在接下来的课程活动与师生对话里,我想我看见了阿亮老师设计中的美好教室风景~
孩子就近讨论、相互协助、分享想法,而发表时又能增加互动、提高专注。

可惜的是,我最后还是忘了向阿亮老师求证......

 

[暖身]

「过完暑假你就几年级了?」

「五年级~」

「你是什么心情?很期待的举手?好4个。有点担心的举手?噢有17个。那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呢?有5个。」

这时,孩子马上说,人数不对。瞧~四年级的反应之快!

老师接著说「那是因为有人重复选噜。要升五年级,不管你是期待还是怕受伤害,该来的总是会来。不信?好,不怕死的出来?」

学生:「我.........

老师:「真的吗?不怕死的出来这里,我们马上处理。」

(进行了一个信任小游戏)孩子当然会怕,脚步移动有之、屈膝有之......

老师于是接著说

「有些事期待也好、担心也好,不管怎样它都会来,就像是你过完暑假你就一定要升上五年级了~五年级,最难的科目叫做......
老师话都还没说完,孩子纷纷回答:「数学!」「噢~那数学里面最可怕的单元......
孩子依然等不及老师说完就抢著回答:「因数!」
老师继续不疾不徐的说:「这个单元学好了啊~对未来许多单元,像是比例啊就有帮助,没学好可就会完蛋喔!」

 

只花五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从对升级的期待与担心,透过小活动转成学习的预备心态。

这心法可要好好记下!

 

[把自己整理好]

「先准备一支笔、橡皮擦、放在桌上,已经准备好的双手放在桌上,

接著眼睛注视鼻子,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腰杆打直头与脊椎一条线,放松。

然后,看看自己的桌上是否整齐?使否与旁边同学一样?」

当全班同学做完,立即进入状况,鲜少任意谈话的同学。

老师的手势与眼神,也立即给予孩子提醒、语气坚定而明确呢!

IMG_7507   

学习心态、氛围、工具,就在看似轻松的情境下完全了,也再次验证班级经营的重要。

 

[没有要或不要,只有去做]

老师开始导入主题。

「你真的要随时很清楚你要什么?这宇宙有一个法则,叫做吸引力,
还有一个叫做心想事成,透过这两个,我们的梦想都会实现。
所以人类才会登上月球。这两个法则很多人解释说不会知道不要是什么东西,只会知道驱使自己去。」

「要考一百分的举手,好,很多人都想」

「但是有考一百的继续举手,你看,为什么?两个!」

「因为粗心阿~还有不会写.....」同学纷纷表示意见

「恩,其实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老师一语点破

我想,

没说出口的是:「因数与倍数的学习,大家会觉得难,但老师要强调的关键可能也在于同学要不要吧!」

 

[上课钟响]

讲义一发下后,孩子已经自行开始阅读内容。

除了阅读之外,还有学生已经开始小声的与邻座同学讨论起来。

此时老师要大家一起右手指著字,开始念读一段写给孩子的话。

不整齐要重来的呦~

要融入感情的呦~

在真挚的文字下,老师也尽力的让过程轻松。这是一段给即将升五年级孩子的小叮咛。

四年八班的孩子反应真快,

立刻说:「老师,这是你送给我们的礼物,为什么是我们念啊?」

呵呵~我听到这里也不禁笑了起来!

对啊~我这里会投八班同学一票噢:)

   

[讨论发表协助]

学生各小组讨论完之后,上台发表。

期间,转换过好多个形态以适合不同程度的同学需求。

有讨论后,自由上台发表,共同复习。

有讨论后,由老师指定同学公开回答,再由老师引导做讨论。

有讨论后,指派同学各别回复给老师验证小组答案完整度,再做肯定或修正。

另外,也会给予同学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相互协助。

老师会问:「这个概念还不是太清楚的请起立。有没有人愿意来指导这些同学?

经过指导过后,你会了就坐下来噢。」

孩子与邻座辅导员聊过后,惊呼:「啊~我懂了!」

 IMG_7506  

学生大都是跃跃欲试。

在做寻找因数时,大家利用乘法列式的方法展示是否整除结果,也就是说运用乘法来做分解。
引导到最后,孩子说:「我们只要用前三个列式就可以找到了全部的因数了,因为其他的都重复了。」 

小组内,孩子两个在猜100以内,所有3的倍数时,一起念出数字的表情真美!

眼神好有自信啊。

老师问:第九组你们怎么找到的?

孩子说:我一个一个数出来检查,他帮我算总共有几个。

孩子说:我就用 99 / 3 来算有33(老师说:100 / 3 也可以噢)

孩子说:3 x30=30  30x3=90 …...

老师说:对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也都可以找出因数,但我们也找到最好的方法了。

 

呼~别忘了,他们是四年级,第一次接触因数。

透过自学思考、讨论引导、发表分享,孩子已经学会因数的概念了。

 

公因数与公倍数的介绍阶段,
老师用亲子关系来说明,我想在孩子初接触新概念的阶段,这样的类比一定让孩子印象深刻,也容易理解。

 

 

[统整与调整]

老师统整上一节所讨论的概念,共同回答老师的问题。

12为例子。全班共同练习了运用乘法列式分解,找出所有12的因数。

IMG_7512  

接著,老师接连举491625为例子。

再做几次共同练习,同时将找出的结果全部保留在黑板上。(预藏讨论的伏笔)

然后,老师便开始询问1491625、(   

接下来(    )中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

孩子纷纷各自讨论起来,

孩子很厉害的用数与数之间的(数列)来说明。

他说:俩俩数字差依序为13579......所以,(    )内该填36

此时我便想:这应该不是老师所预想的讨论方向,不过孩子能看出这规则也真是棒!

老师立即给予大大的肯定,并同时再做引导,将讨论方向导回单一数字的状况。

孩子接下来说:「一样的数乘以一样的数。」

老师继续引导:「就像你们脚下的地板一样啊!」

孩子此时也惊:「阿~是正方形、正方形数。」

于是老师继续举例延伸11 x 11 12 x 12……以及此类数有奇数个因数的状况。

IMG_7515 

这部分原定是第七个问题。

我猜想:
应该是老师经过上一节的课堂状况后,观看孩子的概念理解程度,认为可以提前讨论这个部分,
同时与上一节的因数分解做统整,于是做了这样的调整。
这样的想法,也在课后的讨论获得老师的证实。

 

 

[游戏中学习]

这阶段开始,孩子都相当兴奋。带扑克牌的人很开心的站起来:)

很快的三到四人自由分组。纷纷各据一地开始比赛。

孩子已经先知道规则、也试玩过。所以很迅速的开始了「因数扑克」。

进行的是简易版:丢出牌面上因数的牌,谁先丢完就获胜。

我也和老师及观课伙伴,打了一场「因数扑克」,

果然我的小伎俩一下就被老师看穿,就剩两张脱手时,被阿亮老师啊~><

 

游戏结束后,

老师立即说:我们刚刚玩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说:好玩(对啊,就是要好玩,孩子才会投入!)

孩子说:有1234.........一直到13

老师问:你喜欢拿到哪一张?为什么?(立即票选,哈!)

孩子说:大家都要a?因为1每一个都可以打,是大魔王。是秒王必杀技。是王牌!

老师说:就是每一个数的因数,对吧!那为什么13也这么多人要?

孩子说:因为别人只能出两种牌。113,所以也很好。

老师说:那我们来找找,有哪些牌是这种类型的。

孩子说:23571113,只有两个因数的牌。

老师说:那你们刚刚投票最喜欢113不就是没理性、乱选的噢。

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

 

这真是一堂欢乐又有效的课。

钟响时,我还吓了一跳:咦~怎么下课了!

 

[学长的风范]

第一节、第二节下课

老师都热情地与我们做许多课堂细节的讨论。一直延续到第三节老师的休息时间。

除了数学的教学外,也分享了许多班级经营的理念。

深深觉得,我应该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样充满活力与热情。

离开莒光前,看见一面墙:整片向日葵的浮雕点缀一串音符。

我想,

我应该也可以像太阳花朵一样正向,与孩子共同谱下一曲美好吧!

IMG_7522  










后记:
回到台东随手拍一张宽阔!愿我的想法开阔心思宽广~
IMG_75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