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算单身人士,现时已有十几万个家庭轮候公屋。

面对公屋用地紧绌,社会近年一直有声音要求当局透过重建一些楼龄较高、密度较低的屋邨,以增加供应,据知房署对此仍然有所保留,担心会因而「拉长」轮候公屋的时间,随时超过10年。不过,当局愿意未来多作可行性研究,了解能否在现有一些屋邨内物色空间或使用率低的设施,增建一些公屋大厦,认为对轮候公屋人士有正面帮助,并能以新的眼光规划现有屋邨。

现时已有十几万个家庭轮候公屋,平均轮候时间长达5.4年。资料图片

消息人士表示,即使不计算单身人士,现时已有十几万个家庭轮候公屋,平均轮候时间长达5.4年,倘若大规模重建现有屋邨,难免进一步拖长轮候公屋的时间。他指出,倘若一个家庭现时已轮候公屋5.4年,刚好等到可以「上楼」,但若然出现大规模重建的情况,部分单位需要拆卸,新落成单位就需要编配予重建户,正在轮候的家庭需要等候另一批新单位落成;由于现时建屋时间长达7年,实际轮候时间可能因此增至12.4年。

当局有意将使用率低设施研改建公屋。资料图片

消息人士又指出,重建屋邨的旧单位和新单位比例,一般只是1.2至1.3,即重建100个单位,仅能增建20至30个单位,社会有需要就此作出取舍,「因此不可以说,重建数量多了,但大家没有痛苦。」

不过,当局愿意未来多作可行性研究,了解能否在现有一些屋邨内物色空间或使用率低的设施,增建一些公屋大厦。消息人士指,跟重建屋邨不同,于原有屋邨内进行加建可以做到「只加不减」的效果,对轮候公屋人士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近年以此方式增建楼宇,已累积增加3万个单位,「倘若经研究后证实可行,又得到当区居民同意,这是最好增建单位的办法,同时可令房署以新的眼光去规划原有屋邨,环境也有机会因此得到改善。」

彩虹邨内只有1至2个种有树木的空间可供重建,但相信不会被居民所接受。资料图片

但消息承认,并非所有屋邨适合加建,因此未来需要「逐个睇」。以彩虹邨为例:「由于现有楼宇互相紧扣在一起,邨内只有1至2个种有树木的空间可供重建,但相信不会被居民所接受。」对于近年有意见指,可将在屋邨内加建的大厦拨作「绿置居」,但消息人士指,由于「绿置居」是出售用途,地契跟原有屋邨不同,加上需要在「绿置居」楼宇旁边预留一些公共空间,故难以在现有屋邨内增建该类房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