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一個特殊的時期,被人們戲稱“孔老二”。這是一個不太禮貌的稱呼。不過,爲什麼孔子被稱爲“孔老二”呢?孔子叫“孔老二”,那麼孔老大是誰呢?

  (孔子劇照)

  孔子,名丘,字仲尼。

  按古代“伯(孟)仲叔季”來排,“伯”指的是老大(不過得是嫡出的才稱爲“伯”,如果是庶出的便稱爲“孟”了);“仲”指老二;“叔”指老三;“季”指老四。

  那麼按這個順序排列,孔子就是家中的老二。

  那麼孔老大是誰呢?

  這就要說到孔子的父親叔梁紇。

  叔梁紇本是宋國慄邑(今河南商丘一帶)人,爲了躲避戰禍,他遷居到了魯國昌平陬邑(今山東曲阜一帶)。

  叔梁紇是宋國貴族,他是國君的後人。從小受到極好的教育,因此博學多才,又武藝高強。再加上他身長十尺,人品端正,很快就在魯國擔任了陬邑的大夫。

  叔梁紇也是出過風頭的人,他在魯國做官時,曾參加聯軍攻打逼陽國。

  由於逼陽國防範嚴密,連攻數日都無法攻破城池。

  適逢魯國孟氏的家臣押送糧草到城下,逼陽國的將領便打開城門,派兵出城襲擊糧草輜重,魯國軍隊趁機攻入城中。

  沒料到,魯國軍隊進去過半時,突然對方放下城門。

  原來,這是對方故意而爲,是想分批殲滅魯國軍隊。

  魯國將領明白後,急命軍隊撤退,但哪裏來得及。

  幸好攻到城下的叔梁紇,情急之下,竟以雙手托起了沉重的城門,爲魯國軍隊的逃生,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虎將叔梁紇)

  此戰後,叔梁紇成了英雄,得到了魯國朝野的稱讚。就連當時的大V孟獻子都誇他是“像老虎一樣有力氣的人”,因此他又被稱爲“魯國三虎將”之一。

  叔梁紇雖說風光,但他也有一塊心病,那就是久久沒有可以繼承官階的兒子。

  原來,叔梁紇的原配施氏給他一連生了9個女兒。眼看施氏年紀大了,不可能再給他生兒子,這在叔梁紇看來,是頂要命的一件事。畢竟沒有後人,是件被人恥笑的事。

  所以叔梁紇爲了生兒子,又納了一房妾。可喜可賀的是,這房小妾不久便給他生下一子,這讓叔梁紇大爲高興,於是給兒子取名孟皮。

  不久,孟皮的母親因病去世。

  失去母親照顧的孟皮,在長到幾歲的時候,有次爬樹,從樹上跌下來,摔瘸了腿,從此成了個瘸子。

  按周禮繼承製,身體有殘疾的兒子和女兒,都沒有繼承權。孟皮就這樣失去了繼承權,淪爲了平民的身份。而叔梁紇只能得再生個兒子,纔可以繼承他的官階。

  這個時候,叔梁紇已經是66歲的老爺爺了。可是他雄心勃勃,還是想再生個兒子來繼承他的官階。

  叔梁紇聽說顏氏家中有3個女兒,於是帶了厚禮登門求親。

  (顏徵在劇照)

  顏氏待叔梁紇走後,把3個女兒召集起來開會。

  顏氏認爲,叔梁紇雖然年紀大了點,爲人嚴厲了點,但他是國君後裔,又能文能武,在魯國擔任的官職還不小,所以能嫁給他,也算是不錯的歸宿。

  儘管顏氏說得好有道理,可是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還是嫌棄叔梁紇年紀太大。只有小女兒顏徵在很懂事地表示,願意聽從顏氏安排。

  就這樣,顏徵在成了叔梁紇的小妾。

  叔梁紇爲了能早日得到兒子,便帶着顏徵在去尼丘山求子,不久後果然如願生下一子。

  由於是去尼丘山求子所得,叔梁紇便給他取名爲孔丘,字仲尼。

  在孔子3歲時,了卻心願的叔梁紇溘然長逝。

  在下葬了叔梁紇以後,施氏便以“顏徵在是賤民身份,和叔梁紇的貴族身份不合禮法”爲由,迫不及待地把繼承了貴族頭銜的孔子、孟皮和顏徵在攆出了家門。

  無奈之下,顏徵在只得帶着孔子和孟皮,回到孃家曲阜闕里,過着極爲清貧的日子。

  儘管孟皮在歷史上默默無聞,但他始終都是孔家老大,所以孔子被稱爲“孔老二”並沒有錯。

  (參考史料:《孔子家語》《史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