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89214_10210166361888809_791064252429275331_o.jpg

 

人浮于爱


许久没动笔,感觉对文字似乎没那么敏锐。
前阵子翻出以前写的文,那个敏感的年少,任何事物都可成文,一点点小事就可以感动的年少,现在是很久远的事了。
变得没那么容易感动,究竟是好还是坏?
于是试图打打字,让自己更深的感知文字,文章,看看能不能回到那个情感柔软的自己。

==========================
什么书,是你会放在背包里的?
我习惯在许多地方都有放书,床边,书桌上,背包里,摄影包里,以前甚至在车上也会放一本。

一种不管什么目的都有书可看的态度。

有些书的种类,不适合放在背包上,不适合旅行,有些书不适合睡前看,有些书则适合放在书桌旁。


哪一种书,是你会放在背包里,一个下午茶时间,一趟旅行,可能就会看完的呢?
虽然未看书单还很长,买很久还没看的书也很多,但侯文咏这本久违的长篇,就是我这阵子放在背包里的书。
不厚,轻便,主题不会太沉重,可以无阻碍的看完。
然而,看完,我充满感慨。
================================


不是什么悬疑紧张的作品,高潮起伏也还好,然而侯文咏的风格本就如此,不管是白色巨塔或危险心灵到灵魂拥抱,与其说是在写一部「精彩」的故事,倒不如说是在「探讨」某种主题。
医疗的,教育的,名气的,还有在这些主题上包含的,更多其他的。


人浮于爱,主题是爱情,而且是各种,不是很正常的爱情。
我猜测侯文咏故意用这样的关系来构筑整部作品,如果太正常的爱情关系,对于等了这么久的作品来说,好像太浅太普通了些。

关于爱,我想是怎么写都写不完的主题。
你是否从书中找到自己曾经,或现在,类似的爱情状态呢?
或是你都经历过?

门当户不对、地下情人、甚至第三者,如果你都没经过,或许比较难跟书中的人物状态甚至行为有所共鸣,但其实这是好事。
就不会像我一样,看完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书中每个角色,对于爱情的许多行为态度都很真实,甚至在被爱的同时爱著另一个人,为了爱另一个人所以假装爱眼前这个人,事实上书中人物的情感都太复杂脆弱了,为了爱都有点疯狂。
但这样的角色设定,却也呈现出不同的爱情价值,物质产生的爱,为钱产生的爱,欲望产生的爱。

我蛮喜欢这样的设定,我一直很认同爱不该有什么形式来定义,爱是无法给予绝对值的一种关系,所以就算有点违背普世定义的爱情关系,但也不致让人无法接受。

不致让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爱情,存在著。
===================================
看完书让我想到我蛮喜欢的一部舞台剧,绿光的「Colser情迷」,四人四角关系。
一部关于外遇,关于寂寞,关于得到爱,失去爱的剧。
http://posture925.pixnet.net/blog/post/54005278


我很喜欢书中最后关于爱情的那段,爱的课题一直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很有道理的话啊,我们的出发点应该都是付出,只是往往因为一直没得到,最后反而失去初衷,开始计较得到与否,来决定爱情存不存在。
其实有点悲哀,是不是该让自己这么不计较的给予,我也不确定,但我想我们刚试著懂爱的那个年纪,的确都是从给予开始,甚至只懂给予的。
或许那才是最纯粹的。


书中的多角关系,男性角色都显得可悲懦弱许多,就算两位男性的社会地位都高于女性角色,但心理层面或对爱的付出来说,两位女主角都是更相信爱情,更付出在彼此间的爱情关系的。
于是女性变成关系里的「付出」角色,男性则是「得到」的角色。


小琪为了顾厚泽,借他钱,甚至为了想帮他所以想谋杀借自己腹生子的对象詹董,虽然从一开始小琪引诱顾的部分可以说是她自找的,从一开始就不是正常的关系,但顾也没拒绝。
心彤为了能配得上毅夫,委曲自己不能曝光,或假装自己的学历,花许多心思置装,虽然从一开始两人的交集也是心彤引诱毅夫的,不算正常的认识交往。


这很有趣,几个主要角色的关系的「开始」都有点匪夷所思且是女性主动,然而关系成立后,真的忠实自己选择的爱情的还是女性,对爱情努力的程度也远高于男性。


这作品中的男性似乎都太渣男了一些,也不能说他们不爱,但更自私一些。
可能是同时都爱,无法忠实,或者嘴巴说著爱,也努力改变,但那些改变比较像是一种弥补,毅夫无法真的反抗自己的母亲,所以自己跟心彤在外面同居,过著不见光的爱情的生活,一种逃避,问题没解决,但他或许觉得他已经为爱有所付出及改变;顾厚泽明明不想为小琪的爱付出到那种程度,但因为小琪的积极,似乎也没什么不可,然而做为一个心理医生,他却管不住自己的心。

心彤跟小琪都接受了这样的关系,毕竟,那也是一种爱情的付出的表现。

另一对非主要角色的魏大为跟范月姣,也接受了这种单方面付出的关系,就算对方付出的对象不是自己。

说不定,这一对配角的爱情,才是最纯粹的,魏大为也是里面男性角色最不渣男最不自私的。

但如果用他当主角,或许也是最无趣的。


很难评论,最后。
爱情本来就没对错,但这作品里的爱情,但又不是那么单纯。
最后的结果,每个角色的结局或许有些必然,有些适得其所,有些新关系。

但对我而言,更多的是感慨。

你们知道吗?这可能不只是故事,这样复杂甚至奇特的爱情,其实是存在的。

为了爱,我们究竟可以荒谬到什么地步?
但如果没那么荒谬过,我们又是否真的懂爱了?
反过来说,又有谁说,一定要经过那样的荒谬,才接近我们想要的爱?


人浮于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