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乌镇,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到处都透著浓浓的水乡民俗韵味。乌镇的菜系隶属江浙菜,饮食讲究精细而不贪多,要求尽可能的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会根据季节而调配饮食。走在乌镇的大街小巷,那些精巧而又土乡土色的江南传统美味小吃让人满口生津。

一座白墙青瓦、精巧雅致的明清古建筑,案桌上摆放几道乌镇特色菜肴,窗外小桥流水人家。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沉醉其中。

船头粽乌镇的粽子外形看起来比嘉兴粽子瘦一些,而且头翘尾平,就像一艘小船,因此得名。船头粽又寓意彩头粽。大块肥瘦均匀的五花肉用黄酒、酱油、白糖腌制后包进粽子里,油香四溢。

乌镇粽子最经典的就是东坡肉的,此外,还有南乳肉的、火腿老鸭肉的等等,平时去也吃得到。

定胜糕定胜糕是浙江的特色点心,始于宋代,据说是老百姓为了鼓舞出征的将士们而特制的一种糕点,取义「出征必胜」。另外,乌镇自古以读书为荣,古代读书人进京赶考,亲朋好友都要做定胜糕送行。外层是细腻的香米和糯米粉,里面包裹著豆沙、少量白糖和桂花,定胜糕的颜色绯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也象征著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姑嫂饼这种饼的来源很有趣,是古代一个姓方的人家小姑子不满意家中做糕点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于是在嫂子的配料中做了手脚,加了一把盐,本想看哥嫂的笑话,结果反倒成了一道广受欢迎的椒盐点心,并以姑嫂饼命名并传播开来。

姑嫂饼在江南很流行,外形比棋子略大一点儿,咸中带甜,油润麻香,入口是酥松糯的口感,咸甜适中。有芝麻、香葱、花生、菊花等各种口味。在乌镇西栅大街的锦记糕点铺、林家铺子、泰丰斋都可以吃到。

熏豆茶乌镇管喝茶叫吃茶。熏豆茶随处可见,原料就是秋季新上市的晚黄豆,在淡盐水中煮到半熟,捞出来在炭火上熏干到表皮起皱有香气,然后加入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喝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少量食盐。这种茶香气馥郁,很有营养。

猫耳朵用白面粉制成精巧的「猫耳朵」形状的面瓣,再配上鸡丁、火腿片、干贝、香菇、笋片等煮熟即可。装碗后,五颜六色,汤鲜味美,很是可口。

油墩儿这种萝卜丝饼在江浙非常流行,各地的叫法不一样,上海叫萝卜油墩子,宁波人叫油饷,杭州人叫油墩儿。有甜咸两种口味,甜的会加豆沙,而咸的通常包肉或者河虾,江浙街头巷尾除了油炸臭豆腐,就属油墩子最常见了。这道点心也很容易做,只需要白萝卜和胡萝卜切丝、河虾、香菜、盐、胡椒粉和葱油,和面糊混在一起倒入模具内,然后在滚油中炸制两面金黄即可。

青团这是江南地区的清明点心,通常是用来祭祖的必备食品。青团是用草头汁和糯米粉混合后制作的团子,里面包裹著红豆沙、糖和猪油的馅料。蒸好的青团油绿如玉、清甜甘香、软糯可口,甜而不腻,还带著艾叶的香气。

臭豆腐乌镇的臭豆腐一定要吃,这里的臭豆腐别具风味,用上好的豆干泡制20多个小时,有油炸的,还有清蒸的。而且当地的臭豆腐料很足,每块都很瓷实,很容易就吃饱了。

春卷江浙人的餐桌上也经常会出现春卷,寓意好口味也好,乌镇当地的陈小伟春卷很有名,每天慕名来吃的人络绎不绝,外层是金黄酥脆的饼皮,里面裹著多汁的肉馅,混合著葱的清香,吃起来不干也不腻。

祖传香饼乌镇西栅的祖传香饼店经常排著大队,每天现做现卖的大烧饼又好吃又便宜,馅料多为梅干菜肉馅,就著豆浆吃两个香饼,一顿美味的早餐就解决了。

梅花糕梅花糕是江南非常知名的一种糕点,外形像梅花,面浆倒入梅花模具里,然后放入豆沙、鲜肉、玫瑰、小圆子、青红果、松仁、果酱等做馅心,再注入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在模具上烤熟就可以吃了。

梅花糕颜色鲜艳,吃起来有点儿像发糕,松软可口,甜而不腻,一定要趁热吃。

袜底酥这道点心相传是南宋民间效仿宫廷茶点制作而成的,外酥里软,甜中带咸,是乌镇历史悠久的小吃。

粽香乌米饭乌镇人相信在立夏这天吃乌米饭就会平安如意,所以会将糯米泡在乌树叶中上锅煮几个小时,出锅的糯米乌黑油亮,散发著树叶的清香。

鲜肉米糕鲜香的肉馅和米糕松软的气质很搭呢!

排骨面面条在南方经常作为早餐,乌镇人也喜欢吃面来迎接新的一天。当地的面条种类很多,排骨面很受欢迎,好的排骨面馆经常当天中午之前就卖光了,要吃只能等第二天早上了。

将腌渍好的排骨裹面浆现炸,然后连肉带调味汁一起浇在刚下好的面上,味道很鲜美。

小锅面乌镇还有一种「一锅一面」,可以说是私人订制的面条,在西栅的「乌镇小锅面」很受欢迎。面条是劲道的鸡蛋面,浇头有汪刺(江南的一种河鱼)、黄鳝、扎肉(粽叶包裹的烧五花肉)等等,口感浓郁。吃的时候,既可以拌著吃,也可以面和浇头分开吃。


江南水乡乌镇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方风味小吃,既有乌镇特有的定胜糕、乌米糕、羊肉面,也有江南水乡一带流行的臭豆腐。乌镇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是红烧羊肉,酥酥的,甜中带辣。乌镇白水鱼也是当地特色菜。有名的小吃有臭豆腐干、定胜糕、青团子等。

乌镇菜系,隶属中国四大菜系中的江浙菜,讲究清、鲜、脆、嫩,注重原汁原味。民间流传的众多古菜肴流传至今。乌镇人制作菜肴,根据时令就地取材,按照季节而调配饮食。隆冬时节土灶木柴大锅烹制的湖羊肉,民间传统技艺烧制的酱鸡,农历新年的传统长街宴,鲜嫩美味的水乡特色河鲜,皆是让五湖四海的食客为之欢欣鼓舞的乌镇当地传统特色菜。

红烧羊肉,红烧羊肉是乌镇的特色小吃之一,是游人必尝菜肴之一。乌镇红烧羊肉吃起来酥酥的,肥而不腻,但存有羊膻味。除了羊肉,还要备配料与调料:甘蔗头、红枣、茴香、桂皮、黄酒、生抽等。肉块颜色深红,汁水滋润,胡葱与萝卜都煮烂一些,吸足了肉汁,有时甚至比羊肉还要好吃。

定胜糕,定胜糕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古时乌镇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定胜糕的颜色绯红,就象征著战争的凯旋。后来,因为乌镇自古以读书为荣,古时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便都要做几笼香甜柔软的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良好祝愿。 定胜糕的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腻。在乌镇东栅东市河两旁的传统作坊区就有糕点作坊。

白水鱼,白水鱼是野生鱼类,它生长在无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属稀有淡水珍品。乌镇临近水域过去盛产此鱼,但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一般白水鱼捕捞出水即死,但保存得法,其味不变。如若遇到活的白水鱼,则不要错失机会,可让店家活杀清蒸,尽品其鲜嫩原味。当然把白水鱼红烧、剁椒烹饪,也是难得佳肴,更有店家将白水鱼轻盐暴腌后再蒸,也是别有风味。提醒:此鱼虽鲜嫩美味,但鱼刺较多,食之应小心。

姑嫂饼,姑嫂饼是浙江桐乡乌镇的汉族传统名吃,「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这是赞美桐乡特产姑嫂饼的一首民谣。据《乌青镇志》记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它所用的配料跟酥糖相仿,有面粉、白糖、芝麻、猪油等,但其味比酥糖可口,且有「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的特点。

荷叶粉蒸肉,在东栅景区沿岸一家人气很旺的粽子铺买到的招牌荷叶粉蒸肉,荷叶包裹水煮,淡淡的清香深入内部。拆开来那股浓郁的肉香混合糯米香扑面而来,豆皮包裹防止散架,内部的糯米口感很粉,两大块肥瘦相间的肉包裹在里面,紧实细嫩,一个个头不小足够两人一起分享哦~

乌镇酱鸭,乌镇酱鸭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鸭作原料。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鸭体内的水分已基本蒸发,所以特别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馊,腊月不冻」之说。外观酱红油亮,入口脆嫩鲜美,后味无尽。

臭豆干,全国都有,但乌镇的臭豆干却别具风味。它是用上好的豆干泡制二十多个小时而成,而且绝不用化学制剂,只用传统老卤泡制,所以没有异味,香得纯正。传统老卤得来非易,有的店家的老卤已用了数年,每年都添加菜梗、笋根,为防止变质,还不时用烧得通红的铁钳放入卤中杀菌。将臭豆干在菜油中油炸,串在竹签上,抹上豆瓣辣酱,便是让人难以释口的美味。

熏豆茶,熏豆茶又称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辅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故乌镇人有「吃茶」一说。薰豆茶香气馥郁,是富有滋补功能的待客上品。


乌镇姑嫂饼是桐乡乌镇的传统名点。据《乌青镇志》记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气而成,故名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

2,熏豆茶

熏豆茶又称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辅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故乌镇人有「吃茶」一说。

3,乌镇定胜糕

乌镇定胜糕据说是古时乌镇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颜色绯红,象征著战争的凯旋。后来,因为乌镇自古以读书为荣,古时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便都要做几笼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良好祝愿。

定胜糕的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镇景区附近的当地小餐馆,生意还是很不错的,8个人给了我们楼上的包房,菜都是当地挺有特色的菜,河虾,土鸡,河蟹煲,口味都挺不错的,烧的很入味,每份菜的量也不小,很喜欢吃这种大灶头的菜,锅气很重,菜很香


茭白肉丝和土灶红烧羊肉


乌镇三大名菜之红烧羊肉、白水鱼、酱鸡酱鸭


鸟糯米饭,条头羔,团子,其实鸟填桐乡,所吃的杭州都有!定心羔是坞填的产品!


定胜糕,萝卜丝,春卷,姑嫂饼,青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