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汽車界最火的就是那篇《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的報道,報道稱水氫發動機在該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着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1張

這篇報道讓市委書記點贊的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青年汽車)深陷輿論中,網友和媒體質疑青年汽車上演的是多年前的“水變油”騙局。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2張

此前,青年汽車集團吹噓,他們有一種鋁合金催化劑,放入水中就能制氫。汽車喝水能跑上千公里?哪裡來的憨憨,真是敢吹。

水是能產生氫氣沒錯,但是水變成氫氣需要一個化學過程,一般都是電解水,或者活潑金屬與酸反應。而且化學過程有一個基本規律,就是質量守恆。電解水制氫效率並不高,想供轎車續航1000公里,只怕是要拖着一片湖跟着走纔行。

還有催化劑,什麼叫催化劑,就是質量不發任何損耗但能改變化學反應發生速率的介質。形象點說,就是生火的時候,你扇風助長火勢,但風不會一起燃燒。同理,催化劑最多隻能加快氫氣生成的時間,並不能直接產生氫氣。

說真的,這個騙局是想氣死所有化學老師嗎?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3張

據瞭解,發明水氫發動機的公司叫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是龐青年。

據青年汽車官網介紹,青年車載水解制氫技術實現了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水和反應物在催化劑作用下產生氫氣和水解產物。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無水質要求,自來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用戶無氫氣成本,減少了氫氣的存儲與運輸,水解產物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

而龐青年這個人,曾在2013年被警方以涉嫌詐騙刑事立案,深究下去,黑料更是不少。就是這樣一個人告訴大家,汽車加水就能跑,你信嗎?

網友們紛紛覺得智商被人侮辱,化學白學了,開啟了羣嘲模式。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4張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5張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6張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7張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8張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9張

甚至有網友調侃道,還搞什麼核動力航母,下雨天全程自動化呀!核潛艇也該歇歇了,海底無限續航呀,所有中東產油國感受到無比的絕望,歐佩克或宣佈原地解散。日本豐田也嚇尿了,營造的幾十年的氫能源汽車護城河,一夜化為烏有。甚至,我感覺特朗普馬上就要制裁這個水氫發電機了,因為這技術太先進了。

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前,經典電視劇《我愛我家》中,就曾對所謂“水變油”進行過這樣的諷刺,演員葛優所扮演的紀春生提出了類似的暢想:“你們知道水是由什麼組成的嗎?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而氫和氧是可以燃燒的……即便是海水我也能點……”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10張

氫能源汽車到底是什麼?

在把電動汽車當成主流十年後,電池技術的瓶頸卡住了電動汽車續航的脖子,就目前國內400公里左右的續航里程,真的很難讓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

自從今年兩會,“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之後,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也提到將加快佈局加氫設備。氫能源汽車一下水漲船高,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但大家說的氫能源汽車不是直接加水就能跑,而是加氫,把氫加進燃料電池裡,因為燃料電池具備極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在同等體積的電池裡儲存更多能量,以此提高續航里程。

並不是直接加水就可以,哪怕你非要用電解水制氫,那你車上還得要增加車載制氫裝置、氫氣處理裝備等,另外,還得要兩個超大的水罐,至少得有天然氣罐那麼大,那問題來了,這還是轎車嗎?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11張

而且,目前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最大問題,就是製造電池本身的成本太貴,並不是制氫的問題。將氫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需要鉑金催化劑,買過鉑金戒指的人都知道,鉑金價格很昂貴。

在大多數現代系統中,碳粉被噴塗上鉑金顆粒,但實際上,只有鉑金原子的外層起作用,所以很多貴金屬被浪費了。

其實,氫氣國內是充足的,現有工業制氫量已達2500萬噸/年,光這些就能養活約1億輛燃料電池乘用車,另外,還有可以電解水制氫,還有化工行業產生的大量無法循環利用的副產氫,氫本身並不貴。

目前,全球的主要研究方向,都在降低燃料電池的成本上。畢竟,氫氣還是一種易燃易爆品,直接用在汽車上弄氫氣安全隱患太大,一個不好一次車禍就會炸掉一條街,轉換成電能,可能是目前大家能想到的最安全的方式。

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12張汽車加水就能跑?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騙局了 新聞 第13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