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張

說起2017年最具話題的恐怖片,《逃出絕命鎮》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影片以僅僅250萬美元的成本,席捲了2.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隨後又在頒獎季中將各大獎項提名拿到手軟。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張

《逃出絕命鎮》的成功,也讓導演喬丹·皮爾聲名鵲起。僅靠一部處女作,就從以前那個毫不起眼的喜劇演員,搖身一變成為好萊塢最搶手的電影製作人。

於是,他的第二部新片自然也成為了全球影迷的矚目之作。

《我們》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3張

《我們》在今年3月8日西南偏南電影節上全球首映,媒體評分解禁後,爛番茄新鮮度100%,34個媒體評分全鮮。

之後影片於3月22日在北美全面上映,到目前為止,爛番茄新鮮度依然高達94%,只比《復仇者聯盟4》低了1個百分點。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4張

但在去年的時候,人們對於《逃出絕命鎮》的爭議還是挺大的,遭受同樣待遇的還有《黑豹》。

大家普遍認為美國影評人對於這類帶有“黑人”“種族主義”標簽的電影格外留情,即便作品本身質量並不突出,也會出於對政治正確的顧忌給出高分。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5張

說實話,看到《逃出絕命鎮》瘋狂收割各大獎項提名時,我也有同樣的看法。影片很出彩,但還不至於被如此捧高。

不過這並不妨礙對喬丹·皮爾新作的關注與期待。

謝天謝地,這一次,我真的心服口服。

預告片慎點,嚇哭我不管

《我們》講述一個黑人家庭的故事,夫妻二人帶著兒女來到加州聖克魯斯度假,但妻子似乎並不怎麼高興,因為她小時候在這裏經歷過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度假期間,一家人來到了海灘,從這裏開始,一些詭異的事情開始發生。直到晚上回家之後,四個長得和他們一模一樣的紅衣人出現在門外,恐怖與殺戮即將上演。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6張

《逃出絕命鎮》的成功,直接讓《我們》的卡司陣容上升一個等級。

女主角露皮塔·尼永奧,憑借《為奴十二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中國觀眾可能更熟悉她的另一個銀幕角色,黑豹陛下的女朋友娜吉雅。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7張

在這部影片中,露皮塔一人分飾兩角,出演紅衣分身的戲份時全程演技爆表。這一角色的肢體動作和發聲方式可以算是片中最令人感到詭異和恐怖的地方之一。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8張

男主角溫斯頓·杜克同樣是《黑豹》卡司。

在《黑豹》中拯救陛下於水火的人猿姆巴庫,在這裏撬走了陛下的心上人,與露皮塔·尼永奧搭戲,出演丈夫一角。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9張

所以《我們》是為了讓《黑豹》下崗卡司再就業?

除了漫威下崗卡司再就業,影片中還有來自DC《海王》中黑蝠鱝葉海亞·阿卜杜勒-邁丁,他在裡面出演了一個配角,女主的父親。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0張

影片中還有一位重量級演員,艾美獎、金球獎雙料最佳女主伊麗莎白·莫斯,出演黑人一家的朋友。

比起在《使女的故事》中的苦大仇深,觀眾這次可以看到她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表演風格。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1張

視後可不是白當的

喬丹·皮爾絕對沒有辜負這羣卡司們的演技,從《逃出絕命鎮》這部處女作到如今的第二部作品《我們》,喬丹·皮爾的執導能力又有了明顯的提升。

先不談故事本身,單只是視聽語言就已經非常亮眼。

現在回想《逃出絕命鎮》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大部分人一定會想到以下兩個。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2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3張

而《我們》中,類似於這樣的鏡頭數量更多。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4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5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6張

這片兒啥都好,就是有點黑

當然不只是特寫鏡頭,還有幾個遠景鏡頭也很出彩。

影片的配樂更是深得我心。

但凡是恐怖片觀影經驗稍微豐富點的觀眾,見得最多的是無疑是Jump scare式的音效。

靠一驚一乍來嚇人很管用,但用得多了就爛了,除非能像《寂靜之地》一樣發揮到極致,或者是另外一種更有技術含量的比如《遺傳厄運》。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7張

《遺傳厄運》小女孩的彈舌音我能記一輩子

《我們》的音效中規中矩,但配樂堪稱影片一絕。

影片開頭,從兔子眼睛特寫拉至全景的那個鏡頭開始,配樂一起,就給人一種感覺,這片兒穩了。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8張

配樂師Michael Abels早前的作品並不多,除了上一部和喬丹·皮爾合作的《逃出絕命鎮》以外,也只有一部《底特律》紙上有名。

這次《我們》之後,我覺得他能火。

附一首預告片中一家四口在車上聽的插曲。

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其他的影視原聲配樂,個人更喜歡《Anthem》和《Pas De Deux》兩首(目前只看到蝦米上面有)。

劇情方面,《我們》依然延續了《逃出絕命鎮》的幽默感,有時候會讓你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看一部喜劇片還是一部恐怖片。

接下來,我們主要說一說影片內容所要表達的東西。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力挺本片的主要原因。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19張

(以下內容含輕微劇透,但不涉及重大轉折)

區別於《逃出絕命鎮》的種族問題,喬丹·皮爾這一次直接將矛頭指向了整個美國的社會階級。

片名“US”,被翻譯成了“我們”,但同時它還是United States的縮寫,整部影片正是映射當下的美國。

當妻子問自己的紅衣分身“你們是誰”的時候,紅衣女主回答了一句“我們是美國人。”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0張

這句臺詞在當時的情境下顯得有一絲滑稽,而當看完整部影片後,你就能明白,這句話可以說是全片的點題之筆。

影片開頭的字幕裏提到,美國大陸地下有着千英里的隧道,有些是廢棄的地鐵系統,未使用的維修通道,廢棄的礦井,還有一些的用途無人知曉。

這段介紹為之後發生的故事做了鋪墊。

成千上萬的紅衣克隆人正是在這片無人知曉的隧道里誕生,他們不知被何人製造出來,利用“羈絆系統”與地面上的人類進行靈魂連接。隨着羈絆系統的崩潰,克隆人開始精神失控。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1張

這羣克隆人正是代表着美國的底層階級。

片中有兩段展現地上和地下人類生活的蒙太奇,猶如兩級分化的貧富差距一般,兩個世界宛如天堂和地獄。上面的人買遊艇、買新車,用着手機和智能管家,喝着伏特加在海灘上曬太陽,下面的人日復一日喫兔子,不見太陽。

用紅衣女主的一句臺詞來總結,“我們也是人,但我們生而不同。”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2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3張

導演在接受時光網專訪時,曾對這一說法進行了肯定。

喬丹·皮爾解釋了自己的創作意圖:“我想用兩個世界來塑造出美國二元性的形象,從其中有特權的一方傳達出這些信息,顛覆美國永遠是好人的神話。”

“作為美國人,我和我們享有的特權是建立在暴行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那些為我們所有人遭受苦難的人的基礎上。”

影片中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歷史背景,就是1986年的“全美國之手”(Hands Across America)活動。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4張

女主小時候穿的T恤上印的就是這個活動

500多萬美國人手挽手,組成了一條長4125英里的人鏈,從紐約市一直延伸到長灘。

這是一個大型慈善活動和籌款活動,希望為無家可歸和飢餓問題籌集資金,並引起人們的關注。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5張

當年的活動照片

活動自民間發起,而時任總統的羅納德·里根卻是頭號表示不支持的人。

他說:“我不認為美國會有人因為缺乏養活自己的能力而挨餓。”換句話說,如果有人餓了,那是他們自己的錯。

80年代的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衰退時期,里根政府開始執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一邊給富人減稅,一邊大力削減社會福利。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6張

《舊約·耶利米書》第11章的第11節,“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災禍臨到他們,是他們不能逃脫的;他們必向我哀求,我卻不聽”。

想必喬丹·皮爾所說“我們享受的特權是建立在那些遭受苦難的人的基礎上”,正是如此。

關於那場慈善活動,結果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7張

活動發起時,策劃人提出的建議是,除了拉手,有能力的人最好還可以捐出10美元。但拉手的人很多,捐款的人寥寥無幾。

即便有明星、企業帶頭的大額捐款,最終整個活動完成後,刨去支出,也只帶來了1500萬到1600萬美元的慈善收益。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8張

影片最後一個長鏡頭,成千上萬的紅衣人手拉手連起山川田野,在諷刺那場慈善運動的同時,也諷刺了整個美國不給底層階級留活路的社會系統。

逃脫不掉,哀求無用,審判隨之來臨。

- END -

往期精選回顧:

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29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30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31張我吹爆『逃出絕命鎮』導演的恐怖新片 新聞 第32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