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荷花以补景胜;萧龙士画荷花以荷花胜;另外,四川还有一个画荷花的名家孙竹篱,他的荷花的以笔法胜。怎么比?没办法比,中国画本出一家。只说喜欢,各自喜欢。艺术的欣赏就在于喜欢,当作者画出作品的时候,那是第一次的创作,也是第一次的欣赏;第二次的欣赏,是欣赏者的眼里的创作,第一次跟第二次的欣赏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叫高山流水。

艺术必须要有高山流水,没有高山,就不会有流水;没有流水,也不会有高山。

你说一个弹琴的人,没人欣赏他,他弹的什么劲啊!一个人能欣赏,但是没人弹琴给他听,他到哪去欣赏啊!

齐白石与萧龙士到底哪个水平高?谁在你心里面?谁就谁水平高。


感觉这个问题好难,凡夫俗子怎敢妄谈大师优劣。

齐白石讲画荷不如萧龙士,反而让我觉得齐白石是真正大师风范,用贬自己来赞对方,说明大师没有大师架子,比起现在一些人,读了点地摊文学,就以大师自居,真是云泥之别。

话又说回来,能让齐白石大师「鞠躬而敬才」的,定然不是泛泛之辈,萧龙士以兰荷著名,自然是我等仰望以敬。

而齐白石并不是专攻荷花,所以,萧龙士在画荷方面,肯定是有长于齐白石的地方。

犹如让李小龙和阿里比高下,那么可以用腿攻吗?不能的话阿里强,可以的话李小龙强。

如果让我这非专业人士评论的话,我还是喜欢齐白石,感觉齐白石在色彩方面搭配的好。


上个世纪初以来,中国绘画史上记载著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以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和恭谦厚德的高尚品德,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他就是百岁老人、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一代宗师萧龙士先生。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讲席嘉宾王佛生为观众讲述了萧龙士的艺术生涯以及绘画艺术特征,并详细介绍了江淮大写意画风的形成与发展。

笔墨至上与形神兼备

萧龙士是一位多产画家,而且涉猎相当广泛,以大写意花鸟为上,更以兰、荷过人,同时,兼攻山水人物,并对书法、绘画理论和诗文都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他早早显露出绘画的天赋,又淡泊一生、毫不张扬,默默耕耘在他的笔墨世界。「他孜孜追求、精益求精,把人生书写得如此平淡又如此精彩,如此简单又如此深邃。」王佛生说。

萧龙士先生多才多艺,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早年,他临摹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伯牙学琴图》,几乎乱真。所画的《牧童图》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卧著的水牛和坐蹲的牧童,一远一近,闭目神游。

「萧老作画用墨尤为厚重,他说『无论字和画,都要厚重,只有厚重的功力才有厚重的笔墨。字画没有分量就没有看头』,又言『画荷叶当以泼墨、破墨、积墨三法为之』,方可『力透纸背』『香远益清』。」王佛生说,萧老《碧天垂影》荷花小品,可谓是笔墨至上、形神兼备,枯湿浓淡、苍韵鲜活,笔简意赅、趣味无穷。兰花《有根何处不发芽》点线交融、穿插有致、浓淡相宜。

萧龙士先生禀赋聪慧、勤奋有加,先生曾说「形是外在的,神是内含的,形和神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一件绘画作品,形是神的基础,有其形,才能传其神;神是形的主宰,有其神,形才获得了生命。故有形有神,形神兼备,才称得上一件好的艺术品」。萧老常说要在笔墨上下功夫,笔墨二字一生也研究不尽,提出用笔用墨「十不」:「重而不浊,淡而不薄,简而不略,草而不率,轻而不浮,艳而不俗,媚而不妖,黑而不恶,粗而不霸,细而不弱」。

大写意的传承与发展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灿烂,从地理区域上看,安徽处于长江中下游,北有中原、东有吴越、西南有荆楚,所以在绘画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多样性特征。这些特征明显地表现为以长江以南古徽州为中心的新安画派的形成与发展,淮河以北淮北平原为中心的江淮大写意特征,以及在淮河长江之间以芜湖为发源地的新徽派版画现象。新安画派、江淮大写意、新徽派版画已经成为安徽绘画体系的主流形式。

「画派的形成,有其区域性,但更重要的应该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有著深厚的历史渊


萧龙士,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画界两大名家,画荷又各有秋,也难分伯仲。但齐白石先生曾说过,画荷不及萧龙士先生。要让我评:判两位大师级人物,萧龙士先生是入骨七分,传神传妙。是真正读懂荷的神韵。而白石先生的荷略逊一些,但也是大师之作。因为每一位大师,都有自己喜爱而拿手的好作,不能以一概全。好比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作家未必能写出诗人的作品,而诗人也未必能写出洋洋大观的长篇巨著,每个人都不是全面手,而在某面有独到的发现和成就。


我觉得画家的话没有可比性。


个人感觉并无可比性,何为好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能说懂行就有权威评定好坏,大多数人还是也在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