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現在補貼退出力度這麼大,是因爲新能源汽車發展達到了一定規模,技術更新也到了一定程度,很多企業不需要過多的補貼就有競爭力和生命力,此時需要大幅度降低補貼,爲這些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本報記者 王麗娟

  近日,財政部等四部門公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促進產業優勝劣汰,防止市場大起大落。補貼退坡已經加快向坡底衝刺,沒有了政府補貼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否將會像這早春的天氣,昨天還是豔陽高照,今天就溫度驟降,寒風陣陣?

  補貼退坡幅度達到50%

  今年的補貼政策出臺得比前兩年都晚一些,市場早已對此議論紛紛。退坡是預料之中的事,因此,焦點都集中在補貼下降的幅度。隨着《通知》的出臺塵埃落地,國家補貼標準降50%,地方補貼取消。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按照2020年以後補貼退出的制度安排,爲了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平穩過渡,新政策採取分段釋放調整壓力的做法,即2019年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現在補貼退出力度這麼大,是因爲新能源汽車發展達到了一定規模,技術更新也到了一定程度,很多企業不需要過多的補貼就有競爭力和生命力,此時需要大幅度降低補貼,爲這些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事實上,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一些企業獲得了老百姓的認可,銷量還不錯,已經不需要太大的補貼。因此,大幅度降低補貼力度比較合適。”他認爲。

  從《通知》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的福利政策在逐步收緊,不僅降低了補貼,還提高了申請補貼的門檻,提出“適當提高技術指標門檻,保持技術指標上限”“基本不變,穩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要求,適度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要求,提高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門檻要求”。

  這樣做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爲了“扶優扶強”,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的優質產品,同時鼓勵企業注重安全性、一致性。

  此外,《通知》還提出完善清算制度,提高資金效益,要求從2019年開始,對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後即預撥一部分資金,滿足里程要求後可按程序申請清算。政策發佈後銷售上牌的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從註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並在清算時扣回預撥資金。

  補貼退坡促進優勝劣汰

  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補貼政策的強力扶持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銷量躍居全球首位,就算在去年中國汽車總銷售低迷的情況下,電動汽車銷量仍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但是從2016年以來,我國根據技術進步、成本變化以及國內外產業發展等情況,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實行動態調整制度。程世東認爲,政府的補貼對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產業政策的推動,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補貼。但是,政策的支持不能一直持續下去,當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這種補貼要慢慢退出,後靠技術創新的競爭力獲得老百姓的認可。”

  事實上,長期執行補貼政策導致一些企業形成“補貼依賴症”,產業競爭力不強,甚至出現一些專門騙補貼的企業,擾亂了市場秩序,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程世東認爲,其實在每個行業發展之初都有一些亂象,這些都難以避免。因爲補貼不可能從一開始就那麼精準,直接就補貼到更注重技術研發、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企業,所以說在統一政策補貼的情況下,一定會有魚龍混雜、純粹地去賺政府補貼的企業。

  “有些企業進入這個行業時就不是特別明智。因爲有遠見的企業在發展初期,就應該能意識到政府的補貼不可能長期持續,在發展過程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上,能夠在同類的產品裏具有競爭力。”他認爲,如果企業競爭力較強,在同樣的補貼條件下,會生存得更好。如果原來的策略就是想依靠政府補貼,當補貼結束時,這個企業也結束了。補貼退坡也在清理市場,促進優勝劣汰。

  補貼退坡對產銷量影響不大

  考慮到政策調整可能對新能源汽車企業造成的影響,《通知》設置了三個月的補貼過渡期,時間爲2019年3月26日-6月25日。過渡期期間,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2018年補貼政策對應標準的0.1倍補貼,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過渡期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另行公佈。

  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於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是160萬輛。補貼下降50%是否會使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出現明顯下滑?

  中汽協祕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變化與補貼政策相關度很高,2019年補貼退坡肯定也會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產生一定影響,但這也都在銷量預測的考慮之中。今年的補貼新政出臺後,市場短期也會出現一些波動,但之後依然會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上。所以,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完成160萬輛的銷量目標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事實上,對於補貼退坡,近幾年發展較好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早已轉變發展策略,做好了應對措施。據相關媒體報告,《通知》面世後並沒有引起新能源汽車市場較大的波動,電動汽車的銷售也還沒有太大變化,一些知名企業仍在不斷推出新款。不過,畢竟現在是過渡期,三個月之後這個行業將會經受怎樣的考驗,一切都還難以預料。可以肯定的是,陣痛難免,利在長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