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5536_881061988662076_4001713259931297348_n.jpg

虽然出国交换回来后

快速地完成了一份缴给教育部的心得报告

但毕竟那是有既定格式、又要上缴的报告

许多心里话、或是自己经过更长时间后沉淀的心得

反而很难在当中呈现

 

许多人常常问我说交换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说实在这真的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

毕竟长达一整年的时光

所得到的收获可能很多

但接著所产生的疑惑或遗憾

反而可能更多

直到现在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我每次都还是给出不同的回答

而我慢慢也发现

随著自身经验的成长与变化

对于当初所得的收获

也必然会有不同的体悟

 

当初在交换的过程里

其实是常常感到焦虑的

因为不确定自己这个必须付出许多时间金钱的选择

是否有带来真正相应的成果?

而这个成果又是为了给自己看?或是给别人看?

到底是为了有收获而有收获?

还是真的有从中得到无可取代的成长?

但老实说最后觉得

这样想下去恐怕也是钻牛角尖

每次重新检视当时的经历

或许都能发现从中的学习

如果真的是对自己有用的体悟

也不用管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给别人交代、或是真正的成长

或许都是有所相关

存在于同一件事情上的吧

 

20170410_112819.jpg

 

 

所以经过了半年的后交换时代后

写了这篇文章

分享一些我认为在交换中对我很重要的收获和心得

也许未来的自己重读

也会有不认同、想要修改或增加的部分

但我想对我来说

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检视中

一段经验才能真正产生出对自己的意义吧

 

关于在交换中的收获

我整理出了以下主要三个点:

1. 独立与问题解决

2. 国际观(?)

3. 认识自我

 

上面的这些点

并不是说出国一趟我就在这些方面变得超级厉害

而只是出国经验让我在其中有不同于以往的改变

而且说真的它们不一定要出国才能得到

因此这也不是一篇告诉大家出国就好棒棒的文章

而更是让我自己整理这一年很重要的成长

同时也让对这个议题有兴趣的各位读者

从中多少能知道一些出国交换可能的收获和cp值(?)

至于是否要踏上这条路

还是很看个人的选择

以后我也会再以别的文章更深入地说明我的看法

 

DSC_1188-COLLAGE.jpg

 

接下来就对每个点做些简短的分享

1. 独立与问题解决

独立与问题解决

大概是许多出国交换心得都会提到的内容

在实际面向上大概是得自己张罗生活大小事、应付课业活动...

在心理层面上大致是如何独处、面对自身的孤单不安焦虑等各种情绪...

当然里面很多细节值得好好分享

不过因为许多人也谈过相关经验

在这里我就只谈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部分:临机应变与独处自制

 

在临机应变的部分

对我来说自己比较大的转变是

面对令自己很崩溃的状况时

如何收拾好情绪、好好坐下来处理问题

例如和邻居不愉快、电锅坏掉、旅游时手机坏掉还被坑大钱......

毕竟比起在台湾

刚到新地方要安顿好自己

或是出去旅游的途中

都经常会碰到平时不会遇到的问题

身边也不太会有能一直帮自己的家人或朋友

这时有再多的担心害怕焦虑

都还是要自己好好冷静下来

寻找解决方法或可能的帮助

 

这个部分大多是在刚出去的时候

以及后来的长途旅游

比较有磨练到的部分

毕竟在交换的城市待久了

自然而然也就发展出自己的生活之道

慢慢地又创造出能让自己舒服生活的舒适圈XD

总结来说可能自己原先在台湾也算是过得太舒服(?)

(毕竟家里和大学甚至是同一个城市)

所以在这部分确实觉得自己的生活能力和抗压力

有著一定的进步

相对于过去多了一些沉著和老练~

(甚至更油条了一点XD)

 

7.jpg

 

独立与问题解决的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独处与自制力

在离开台湾前

我很习惯大学中四人宿舍的生活

一到国外拥有了自己独享的房间

反而格外地觉得安静

也才忽然发现

过去和室友一起读书玩乐打拚的日子

有人相伴其实给了我生活上很大的支持与动力

当生活上的时间完全掌控于自己手中

加上相对于台湾学分相当少的挪威

(虽然一堂课还是有一堆堆文本)

不知不觉生活就开始趋向散漫和慵懒~

 

这部分我是在交换的中间点(寒假)的时候才开始警觉到的状况

或许是已经脱离了初来乍到的新鲜与忙乱

开始慢慢形成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就发觉自己其实很缺少了一种努力的动力

本身又比较宅(?)不爱一直与人交际

就变成在多重的压力下

开始习惯性地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但却也无法集中精神好好完成课业或相关的其他目标

导致自己觉得那段时间没什么产出

罪恶感又带来更多的恶性循环~

 

但后来我发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也就是在一个自己慢慢沉沦(?)的情况下

如何拉自己一把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

以及在一种忽然外务很少

必须重回自身去寻求目标的过程里

如何慢慢地凝聚出自己想要的目标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

甚至直到回台湾至今我也还在努力著

 

相比在两地生活的氛围

台湾相对地让我感到充实却忙乱

而挪威则是适合让自己慢下来

好好思索和检视自己的初心

我想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只是当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而若自己能清楚当下的所需

其实也就无关乎身在哪里

而是能更自在地调整现有的节奏吧

对我而言这仍是一个尚待好好学习的事情

所以现在还是分享地很是笼统XD

 

总而言之这里想呈现的重点

其实是在这整段过程中

我慢慢地培养更坚实的独处与自制能力

更细致地体察自己的生活与思考

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行动

(具体来说后半学期,借由重新调整自己的交换目标、活动参与、读书习惯,

在各种面相上让自己的生活更符合自己的期待。)

我想也是在独立生活与问题解决上

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一个成长

 

14390976_1171227386249867_1188449343424929742_n.jpg

 

2. 国际观(?)

我会在国际观的后面打个问号

是因为到底国际观是什么

其实每个人的理解都很不同

了解国际时势就是有国际观?

有很多外国朋友就是有国际观?

那有很多日本或中国朋友算不算有国际观XD?

对我自己而言

其实一直以来也都不甚清楚

直到从国外回来后

面对一种"你应该要有国际观"的压力

才开始更认真面对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当初出去前其实就单纯地以为

出去了自然也就会知道

人家吹捧的那些国际观之类的是好在那

不过出去后发现

这些东西的答案其实每个人找到的都不同

当然也会有人很努力地希望你相信他的那一套

但真要有所谓"国际观"

恐怕还是必须仰赖自我的整理与觉察

 

那么对我而国际观到底是什么?

我自己是否有在交换经验中获得?

其实我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只能在此试著整理出一套见解

对我而言国际观(或我目前能理解到的国际观)大致有两个面向:

同理心与价值碰撞

 

20170525_152722.jpg

 

这里所说的同理心是什么呢?

我想是一种更试著站在对方的文化、想法或处境来考虑事情的举动

有些时候需要更多对对方的了解

或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

才能在需要的时候

适时地更为对方著想

 

举一个例子来说

最近和朋友参加了一个活动

需要和在台的外国学生一起组队参加

原先预期活动会以英文进行

没想到多数的课程等都还是以中文为主

只有少数的行政流程要点会再用英文说一次

结果其中几位中文不好的参加者就十分辛苦

长达八小时的活动过程

完全是一知半解

 

我和组内的其他朋友

刚好过去都有遇过出国参加活动或聚会时

当地人讲当地的语言

自己难以融入的挫折经验

虽然多数的场合也不太能期待当地人使用英文

但在这个标榜邀请外籍生一起参与的活动

却不使用英文让所有人都能参与

我们相信对于参与的外籍生是相当不公平的

且过去的经验也更让自己能将心比心

于是当轮到我们这组发言时

我们都会以中英双语进行

希望让他们不要感到自己像是可有可无的人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例子

也不特别是讲文化差异

但其实我想出国所获得的同理心是面向很广的

也就是当自己获得更多不同的体验后

反过来对于许多不同处境的人

都能有更多的同理

 

20170408_210745.jpg

 

国际观的另一个面向则是价值碰撞

也是我认为出国交换很重要的特点之一

因为学生身份等生活压力较小的条件

其实交换生远比学位生等有更多的机会尝试各种可能

从事的许多活动和经验也多和文化交流相关

特别是对于原先的想法、价值信念较为单纯的人

(细节可见我之后写的关于怎样的人适合去交换的文章)

很可能会在出国后遇到相当程度的价值观碰撞

 

在这里所说的价值观碰撞

不只是单纯地对于世界有更多认识、知识资讯上的增进而已

而更是这些新知对于自己产生了什么意义?

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产生了什么改变?

从这些价值观的改变又如何带来不同的行动?

当然这样一种具有冲击性的改变是可遇不可求的

又或是必须来自细微的体察

在交换的过程中也不需要给自己压力

去强求这样的一种文化冲击

只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

多少都能接触到与自己相当不同的想法

它的影响力也不一定是即时地给你带来很大的改变

也可能是缓慢地影响你的价值观

或仅是先在你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20170408_115239.jpg

 

具体来说交换的这段时光

我其实不常感到超级挫折或很强烈的文化冲击

但确实在聊到如经济独立、生涯选择等方面的话题时

可以看到许多和自己原先生命经验相当不同的选择

例如对于我部份依靠家里的支撑出来交换和旅游而感到惊讶的外国朋友

让我对于经济独立这件事有了更迫切的决心

或是碰到毅然决然转换跑道、甚或以打工换宿旅行为业的朋友

都让我看到台湾社会较难见到的价值选择

我其实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价值信念容易被改变的人

(心胸比较狭窄XD)

所以这些经验很难瞬间给我剧变似的影响力

但确实也让我在思索一些问题时

更能够考虑到不同观点

试图拥抱不同的价值碰撞

并给自己更多可能

 

上面谈到我对国际观的两个定位

同理心与价值碰撞

事实上都在谈同一件事

也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经验资料库

用以更加了解他人、也带给自己更多元的想法

让未来的自己在遇到相关的情况时

能以更有智慧的方式来面对处理

 

而"国际观"其实只是丰富它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一个人可以透过很多不同的经验

来扩充自己的资料库

当然如果你需要扩充的是异文化方面的经验

交换可能就是一个很适合你的方式

 

因此总结来说

"国际观"不应该是一个结果

而只是一种状态

更重要的是背后对于自己的意义与影响

到此大概也能理解我前面为何加上了一个问号

也希望有说明清楚它对我而言的意义

 

2.jpg

 

3. 认识自我

 

写到这里连我自己也累了XD

加上这个部分前面也多少有提及

所以后面就尽量简短~

 

其实认识自己这个环节

有点像是前述的集大成和结语

不论是独立生活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或是国际观中所增长的经验

回头来还是在回应自我

促使自己改变与成长

而交换学生在其中所扮演的脚色

便是多元与独特的经验来源

因此若要以一句话定位交换的收获

大概便是"丰富自我内涵"

 

不过在此特别以"认识自己"当标题

也是想谈谈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便是真诚地面对自我

出国交换往往会被贴上了一种"你很强"的印象或标签

它会给自己自信以及相应的压力

然而若不能诚恳地探询自己真实的成长

往往伴随著压力的自信

是不够坚固也无法让自己安心的

我反而觉得在回顾经验的过程中

虽然有其困难之处

但若能够接受自己的过错和不足

更能长出真实的自信与勇气

以及自己能带著走的成长

 

在台湾忙碌明快的生活节奏里

往往没那么多时间与心力和自己对话

在交换的这段时间里

确实比以往更加仔细地思索生活的许多经验

同时也排除许多外务或人际关系给自己的影响

反而更能好好地对于自我进行反思

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20170409_192500.jpg

 

最后也补充交换的一个小收获

也就是因为环境的改变

自己往往会开始一些

不一定是出国才能得到

但因为出国才开始学习或实践的能力

例如煮饭或写作(部落格)

虽然不一定是什么深层的转变

但我想也是给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多的可能

 

我觉得人们常常从许多人的分享经验中

看到出国、或其他的经历如何地带给这些人成长

或是如何地带领这些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但我希望在文章的最后特别说

交换不会是你成长的捷径、或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不会因为交换回来就突然变成很厉害的人

当然从中很可能有些收获

但所认识或发现到的问题也可能更多

其实就和任何其他的学习或经历一样

只有从中真诚地面对自己

才能找到那最重要的东西

 

1.jpg

如果有兴趣,欢迎看看其他和交换学生相关的文章:

Kiwi Day 54. 谈交换学习的意义 

(我的一位在纽西兰交换的朋友所写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在谈交换的意义,可以去看看不同的心得观点哦^^)

交换学生How?如何成为清大交换学生

交换学生When?交换半年还是一年?半年交换生活心得小记

交换生国际学生活动汇整─挪威奥斯陆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