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答:

信息爆炸,,,

對我而言,現在接觸到的信息確實比過去多不少。但還算不上有多驚奇,因為我過去接觸的信息也不算少。

所以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那是需要培養的。如果你關注什麼事,你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有關的問題。有的人會對相關信息非常敏感,憑直覺就可以抓到重要信息。沒有這個能力的人就只能靠理性的思考,學會快速排除無用信息,而不排除有用信息。從信息的大海中找到極少的,但是很有用的信息。這會耽誤很多時間,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許時間長了,可以培養出一定的感覺,來判斷信息的有效性。

我基本靠感覺,而且會抓住很多信息背後反應出來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深層次的問題。

很多人都說不著急,我可以慢慢分辨。其實那樣的人一輩子也沒能分辨清楚,結果仍然是一腦門子漿糊。因為人的一生,有多少問題需要思考?哪裡會給你留出那麼多的時間。


謝邀。

這絕對是一篇科學高效又實用的回答!

先上結論,改變的第一步是轉變認知,然後再結合行動。

題主問的是怎麼做,那就直接上解決方法就好了啊!

很多人說信息爆炸的環境下不被轉移注意力很難,廢話!不難的話也就不會衍生這個問題了。

我敢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也曾深受其困擾,但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至少我現在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很少被無用信息轉移注意力。

一、認知層面——如何才能不被無用信息轉移注意力?

1.嚴以律己,才能給你自由。

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很多人說做到自律真的太難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一不小心又打開了一個APP或一個網頁,一刷就是兩小時……

但信息爆炸時代只有做到自律,嚴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斷被無效信息污染,如果很難做到自律甚至還有很強的拖延症怎麼辦,這是我寫的一篇關於解決拖延症的文章。

吳鏞:我花了四年時間,終於找到了解決拖延症的辦法。?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目標導向

要想不被冗雜的信息轉移注意力,你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並按照這個目標嚴格執行,最好還能給這個目標設置一個Deadline,因為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我相信,當你面臨一項很緊迫急需完成的任務時,你會馬上變得自律和專註。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進行目標和時間管理,你可以參照這個圖將信息和事情分類,關鍵時候只做緊急必要的事情。

3.打造屬於你自己的信息鄙視鏈。

你必須要知道哪些信息是你需要的,那些信息是你不需要的。信息爆炸時代你永遠有看不完的信息,永遠有學不完的知識,但信息和知識的攝入在於精,而不在於多。

這裡你需要樹立喬布斯和蘋果公司推崇的「Less is more」簡化哲學理念:

手機里不想看的APP通知可以在「設置」里關掉,APP也不是越多越好,幾個必要常用的就OK;

不是每個人的朋友圈你都需要看,該屏蔽的就屏蔽;

知乎和微博的熱榜並不是都要看, 只需要挑符合你學習目的和對提升認知有幫助的;

設置知識攝入類型的先後排名,比如:專業知識&>時政新聞&>熱榜話題&>娛樂信息&>八卦信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行業需要自行調整)

二、行動層面——如何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1.只找最權威/最有代表性的知識來源。

不全面列舉:你想找知識類話題就在知乎,想學習職業知識就去在行,想找影評/書評就去豆瓣,想看娛樂八卦就去微博……

而不是在知乎看娛樂八卦,在微博看讀書心得,在抖音看學習材料,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又怎麼能找到自己需要的?

想放鬆一下就好好刷會兒視頻,想學習就認真專註地系統學習,不要用無數的傻瓜操作來掩蓋自己的心虛,對自己要真誠一點兒!

2.打造屬於你自己的Google/百度

自己收集過、加工過的信息和知識,比直接複製粘貼別人的強。你需要用到一個「雲筆記」,按照十進位或自己喜歡的分類方式,整理你收集的信息。

給大家看一下我的印象筆記,為方便展示,打開了兩個筆記本組(不要太糾結我的筆記內容)

這是我的印象筆記方法,將所見所學整理與歸納。每次需要用到信息和知識的時候,在搜索框中搜索關鍵詞就能馬上找到。

這樣才能所學即所得,所見即所得,然後更好地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持續輸出。

知識不能改變命運,除非轉換為行動;行動也不能改變命運,除非轉換為結果。

如果你很焦慮,又想尋求解決辦法,可以看我寫的這篇文章。

吳鏞:你不是焦慮者,你是控制狂!?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通過認知層面和行動層面的改變,知識信息爆炸也絲毫不影響你的專註力,你也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做高效且不斷精進的自己。

加油!


謝邀!

了解自己內心需求,保持覺知、專註當下。


說個小技巧,把廣告過濾設置到極端嚴格,你會發現你查找信息分心的概率少了很多

另外谷歌搜索可以開啟精確匹配,快速找到結果


我分享幾個實用技巧。

1、不要在腦子一團漿糊的時候,去搜索信息。否則,你會迷失在茫茫信息大海中,最後發現偏到找不著北了。

2、清晰地描述要解決的問題。清晰的標準就是:你能口頭說出來,或者寫下來。---這個很重要

問題越清晰,定位信息就越容易,越快速。

3、不要在檢索信息過程中,企圖在千頭萬緒中,去梳理出一條主線。那會很痛苦。

帶著問題檢索,你會搜索出很多零零散散的內容。但這些內容太零散了,很難成為一個主線。

可以憑自己的感覺,先把一些內容複製下來,找個地方存下來,比如放word,慢慢地,word的東西越多,你會發現能從中抽取出一條主線出來了。

4、還有一點,如果你的工作里,寫作是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個很重要的建議是:不要糾纏細枝末節,先寫,先寫,先寫!!

這裡分享個我訓練ppt經歷:

我上年因為升職,一下子需要寫好多PPT材料。一開始我很痛苦,因為我既要瀏覽大量的內容,又要想辦法整合這些內容,抽出一條主線,對,還有考慮如何把這些內容表現出來,還有語言表達是不是準確了……

我要同時考慮太多東西了,所以一開始我做得好慢,一個早上只做一張ppt。後來實在不行了,太多ppt了,倒逼我不能多線程去思考去耗費時間,先把所有內容弄上去,然後再慢慢修改語言,然後再慢慢排版。後面反而越來越暢快。

關於第4點,可能大家覺得不重要,但是,我是刻意訓練過的。

也就是說,我不會在寫的過程中,過度地糾結一些細枝末節。我反而會儘快寫出內容,讓思緒充分活躍起來,就能充分調動儲備了。寫得越是磕磕碰碰,痛苦就越甚。好不容易寫完了,連看都不願意看了。下次可能連寫都不想寫了。


另外,推薦一本書,特別符合這個問題,有興趣可以看看:王竹立老師的《碎片與重構:互聯網思維重塑大教育》。王老師也有博客,堅持更新著。不買書,看博客也行。

作者根據信息超載,提出的辦法。抽取一些章節標題給大家看看:

「博客,你的『銀行賬戶」、「學會零存整取」、「積件式寫作」、「個性化改寫」、「創造性重構」、「寫作即思考」、「寫不出來怎麼辦」、「寫作不分文理」、「還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於零存整取」、「一句話定義網路學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