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和熵的概念非常相似,西方相当于水之低处,熵值上升,相对于时间之箭。老子西出函谷关是客观事实,是自然规律,而【为什么】要西去是我们把自己的因果律强加给老子身上的个人价值观和个人情感,老子他自己也不见的说的清楚他为什么要西去。但是,如果西去仅仅是自然规律的安排,那将让人的生命失去意义,所以老子西去也必然要有意义、目的,这才是所有人要问西去意的原因。所谓的【化胡为佛】,胡,西游记解释为古月,为老阴,为不能化育即死亡,为佛即是重生,对应于太阳西沉是为了重生,古代人是实实在在的认为太阳每天夜晚死去,第二天重生,而死去至重生不是必然,是因为人的愿望,是需要付出勇气和艰辛的。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老子身上的谜团太多。

老子和孔子不同,孔子是个「身家清白」的人,孔子叫什么,生在哪一年,死在哪一年,他父亲是谁母亲是谁,儿子是谁,史书记载清清楚楚,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但是老子不一样,老子到底是谁,他到底生活在哪个年代的,他叫什么,道德经一书是不是他写的,甚至道家的创始人到底是不是他,全然是谜团。一般认为老子是老聃,礼记记载孔子问丧葬事于老聃,但是根据胡适考证史书上记载老聃的身份,显然是个「儒」是周室的司徒。史记中司马迁又怀疑老子是周的太史儋,但是太史儋晚孔子100多年。甚至道德经成书时间也是个谜,现在只能确定最少在战国中期之前。老子的老家现在也不能确定,一说是安徽亳州的涡阳人,一说是河南鹿邑人。总之,扯皮的很。至于道教的说法,纯粹是宗教层面的瞎扯淡,不用管。

老子西去说,最早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了一下,大众的观点是函谷关,然后被尹喜扣下来写了道德经。都是传说。在司马迁连老子到底是谁都没弄明白的前提下,我认为也就是记录了一个传说。而且根据考证,尹喜,字公文,是秦国大夫,他曾经做散关令,根本不是函谷关。

都是传说,不要较真。


西方的昆仑瑶池是西王母所在地,而周民族是从西东迁而来,故国怀忘,老子西去是依古老的典集记载而去,他西去的终点是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上古昆仑所在地,也是西王母的居住地点。


因老子在尹喜要求下,写出了《道德经》,而阐述「世界八个客观大道规律与天地之始的「始动阴阳辩证法法理」,虽是道法支配,且当时与至今还都不能全面解读,但他毕竟「泄露了玄中又玄的天机」,时机未到而泄露天机,自是罪过!故受天道法理支配而不知西去何方,又不知所终,也是」违反天条而得到的结果」。因其阐述的「阴阳辩证法与阴阳五行」法理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最高主宰支配者,道法无边,故常被神化为「太上老君」、佛学创始者等,而他确是比释迦摩尼与苏格拉底和孔子都要早。其阐述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正是中国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的古典根基,值得大力研究发掘,以古为今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