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的书一来是不爱护,二来是总想著有机会再细读,也就不太好好看了。

这就是人的本性,对于已经到手的东西不是那么太珍惜。

有多少人曾经在自己的【爱好】一栏里填的是【阅读】,但这些年来没好好读超过十本书?

清代的时候,浙江范家有藏书楼名曰【天一阁】,乾隆帝修《四库全书》还要从天一阁搜集资料,还要参照天一阁的藏书方式。但是我们都知道,乾隆时天一阁的主人范懋柱,如果不是修《四库全书》做目录,他连历史留名的机会怕是都没有。他家藏书那么多,但别人说起当世读书最多的人,却一般先想起纪晓岚,纪晓岚的藏书能比天一阁还多吗?

范家世代藏书,从明代的范钦到范懋柱已传了八代,中间那几代人,全部籍籍无名。为什么?家有藏书数万卷,主人全都懒得看。

已经到手的书,懂得珍惜的人不多,会去仔细研读的人更少。

但是借来的书不同。因为知道要还回去,自己不能保有它,所以要细细看了记在脑子里,才不枉了一【借】。

现在买实体书的或许不多,但是下载电子书的人肯定有的是。有多少人下载电子书只是扫一眼,有的是看前边几页,甚至有人仅仅看了看封面就下载到自己的书库里,或是做了个标记,然后就那么放著,很久也想不起来读一读,更不要提【仔细】二字。

虽然在下载或是在标记时心里想得不错,有机会要好好读书。但是有了机会的时候,他根本想不起来看书,而是去吃喝玩乐、追剧、打游戏。

同样的道理,还有人屯了很多游戏却没玩,下了很多剧却没看,买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却没使用过,买来的健身器材在接尘土,许多衣服包包也没穿过没拿过。

千古以来,世事万变,惟独人心不变。所以现代的人们大可不必因此惭愧,因为古代的老祖宗们也是同样的德性。

对于已经得到的就不再那么珍惜,人的本性罢了。


买书太贵,买不起!借来看看,到底写的啥,这么贵!好奇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