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一群孩子在小区里玩,一个晚来的孩子想要加入,又一直不敢问,于是找在旁边聊天的奶奶帮忙。

奶奶说:“想要一起玩就跟他们说,大胆一点,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孩子还是不敢,于是奶奶出马了,“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马上就做好了,不需要人帮忙!”

没成想会被拒绝的奶奶,突然有些尴尬,扔下了一句“我们也不稀罕”,就带着孩子回家去了。可孩子还不时回头,有点不舍。

孩子被别人拒绝一起玩,应该如何应对?

年龄较小的孩子,特别是6岁以内,拒绝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通常都不是什么不得了的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忽略孩子的感受,因为被拒绝的孩子,内心一定是痛苦、沮丧的,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交能力。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整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之前看到一位家长的留言,说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她的孩子也想玩,于是家长就鼓励孩子去“申请”加入,但被拒绝了。

被拒绝很正常,但是后面那个小朋友说了一句有点难听的话,这让家长有些火大,本想回嘴但忍住了,赶紧带着孩子去别的地方玩。

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被拒绝还被说难听的话,换谁心里都会难受。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学龄前的孩子拒绝别人的时候并不是在针对谁,他们拒绝的理由往往很简单,可能就是不喜欢你衣服的颜色。

所以,不要被孩子的童言童语引起的情绪给带偏了,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保持心态的平和,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

此外,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倾听他的感受。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被拒绝的时候,都会感到难受,甚至会因此害怕与人交往。

这个时候不要随意说些:“没什么大不了,再找别人玩就是了。”诸如此类的话,而是要抱抱他,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问问孩子:“那个小朋友拒绝你,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心里很难过呢?”或者跟他讲一些自己被拒绝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这只是一个人际交往中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是针对他的恶意。

孩子之间的风波,往往都是非常简单的,所以第一步需要我们正视接纳孩子的悲伤情绪,淡化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

小区里有一个专门给孩子玩耍的沙堆,邻居带着孩子,拿上“挖掘机”去玩的时候,被先到的一个小哥哥“霸占”了。孩子想要加入,小哥哥连连说“你走开,不跟你一起玩。”孩子一下子难过的钻到了邻居的怀里。

帮孩子平复情绪之后,邻居便问:“你想加入玩沙子的时候,那个小哥哥在干什么?”

孩子:“他也在玩沙子。”

邻居:“那如果你玩沙子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别人想跟你一起玩,你愿意吗?”

孩子:“不愿意。”

邻居:“那我们可以试着拿你的玩具车去帮小哥哥挖沙,这样会快一些呢。”

孩子接受了邻居的建议,尝试着分享自己的玩具,最终和那个拒绝他的小哥哥玩到了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得到小哥哥的信任的关键,就是理解了小哥哥的感受,认可了对方不愿意一起玩的心情。在被对方拒绝之后,孩子不抢不闹,而是真诚表达了自己对沙子的喜爱,甚至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车。

最终,小哥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被认可,心态上得到了满足,再加上玩具车的加入让游戏更加好玩了,也就欣然接受了别人的加入。

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这是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解决一个问题不止一个办法,如果第一个办法不行,那么可以换一个思路。

闺蜜自从第二个“小冤家”出生之后,家里就一直没消停。前两天去她家,一进门只看见那两个“小冤家”在客厅里玩迷你赛车,我刚坐下,小宝就想跟大宝换着玩,但被“无情”拒绝了,于是在那里闷闷不乐。不过这一次,闺蜜的做法让我特别佩服。

(1)找出问题的关键

小宝想换车子,但大宝没玩够,不想换。

(2)寻找多个解决办法

她先是建议小宝用别的玩具交换,转移大宝的注意力,但是大宝就是想玩车子,其他的玩具对他并没有吸引力;

随后,闺蜜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孩子们来一场比赛,看谁的车子比较快(满足孩子对车子的需求);

一个来回之后,建议两个孩子换着车子在比赛一次(开始另一个解决办法);

让两个小家伙再比一次,孩子们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比赛上,换车的事情也就可以商量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出决定,要让孩子主动去沟通,教会他多角度的寻找解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学会识别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直到最后解决问题。

功夫妈咪说:

孩子被拒绝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被拒绝,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经常看到一些小孩本身就是一个小霸王,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抢别人玩具。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只要他已过去,他们就会跑开,不跟他玩。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经常被拒绝,在替孩子委屈之前,还需要先反思一下,孩子平时的言行举止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人又是否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他的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不自知,而一味考虑外界的不公,这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