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早操改武术还需要时间。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提出武术要「六进」,即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大力推广武术。想法很好,但具体的执行制度和方法并完善。

武术从新中国成立始,就是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但这仅是选修课,是可以上也可以不上的内容,既然这样的随意性,就有很多学校采取不上的原则,毕竟体育课本身就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1949年到现看看武术的发展,武术人口的基数就可以判断不理想。

目前统计全中国的不到20%的学校有开展武术课,有些是历史传统统学校。新开发的学校估计很少,整个全国对体育的重视还没有形成全局观。

总体来说国家经济发展好了,人民对于健康的认知度会越来越高,中考的体育分数已经从10分提高到了40分,是可喜欢的进步。


其实不需要全都改成武术,这样并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课间操跟武术的目的和要求是不同的,课间操的本意是让学生们每天有一个舒展身体的机会,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动作的标准并不会要求太高,只要能达到伸展和放松的目的就可以了。而武术则不然,武术的主要目的并非只是强身健体,古代武术包括近代武术的目的主要还是自卫和击敌,就算是现代武术其目的更多也是为了表演,武术对动作的要求非常高,举手投足都要讲究分寸,没有系统的训练很难达到那种效果。

如果一个普通的学校在课间操的时候让学生们练武术,那后果只能是两个,一个就是为了让武术动作达到标准而占用更多的课业时间来训练学生。二一个就是学校只是以课间操的标准来让学生做武术动作,使得很多学生的动作不标准,久而久之让他们形成了很多坏习惯,如果这些学生有朝一日真的想学习武术的时候却因为之前的基础不好而要重新改正,使得事倍功半反而会耽误这些学生的前途。

所以这种事是不能普及的,并且奉劝那些已经开展武术课间操的学校要么就停掉,要么就力求完美,千万不要耽误了孩子。


现在的广播体操都做不好,武术就会做了?


做操这种事刚开始还好,过一段时间没有几个会认真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