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5日,橫山書院古典詩詞高級研修班第十課在北京開課,由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教授,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南開大學南開講席教授陳洪教授,與中華吟誦學會理事、天津市文學學會理事、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教授三位老師共同爲大家帶來兩日精彩課程,師生一堂共詩意盎然,美不勝收。

  24日上午,康震教授主講《詩詞的魅力》。康教授首先概述秦累牘、漢造紙、唐寫本、宋刻本的發展演變,簡要講述唐詩流失嚴重、宋詩因雕版印刷發達而大量保存流傳、清蒐集編纂全唐詩等歷史概況,在相關背景知識的鋪墊下,娓娓道來詩詞之美。

  康震教授強調唐詩不同於楚辭漢賦,而是成爲了全民族的共同背誦、共同記憶、共同流傳,並沉澱爲日常話語體系,融入了一個民族的語言系統。他認爲,一個時代有着自身的特質,如王維《終南別業》所展示的詩人所處的絕對自由精神狀態,大明宮恢弘磅礴所蘊含的非凡想象力,杜審言、王泠然桀驁不馴文字所折射的社會形態……都共同印證着打破常規和舊制之後,唐朝所達到的歷史高度。在與唐迥異的政治、經濟、科技等種種歷史環境中,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誕生,以其《定風波》爲例,康震老師闡述其學識、修養及各領域成就,並總結說,對自身感受的美化和詩化,藝術家有着不可替代之處,他們通過敏銳觸感和精闢表達,完成了超越時代的分享,也成就了詩詞的永恆魅力。

  24日下午,張靜教授主講《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中華詩教的當下承傳》。首先,張靜教授給大家講解了本次課程題目“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的出處——張惠言《水調歌頭》五首之一,闡明這句意蘊深厚的詞句亦可對修學之人在求學問道路途中有所啓發。其後通過陳寶琛先生“心理東西本自同,文明新舊能相益”、朱自清先生“上下古今一冶,東西學藝攸同”兩句至理格言,張老師進一步闡發了學問之要義。

  正如張靜老師所言“從熟悉的作品中發掘出陌生的知識點”,朱自清先生名篇《背影》在其全新講解下,散發出更爲濃鬱的父子深情:如一個“不相見”,便從《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莊暴見孟子》等古典名篇的對照中,顯現出意味之悠長。之後,在多篇古今名篇名句中,張靜老師將“詩教”的精華及千載傳承生動道來,鮮明豐富,獲得大家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最後,張老師強調“詩教”與當今時代的價值取向、審美風範也是息息相關,對個體人格、品德的塑造亦如春風化雨,意義深遠,這也是“詩教”承傳的重要意義所在。

  25日,陳洪教授帶來《詩詞題材分類指津》與《小詩深意》兩場主題講座。他從最有名的懷古詩——蘇軾的《赤壁懷古》講起,挖掘生動畫面背後豐沛的文化意味,從寫景、典故、結構、人物形象、美學特徵等方面給大家詳細解析了這首千古名篇超越時空的魅力所在,其後又以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類比,在兩首經典之作基本要素的同異之間,闡明歷史與創作當下、歷史人物與作者情懷之間的互相關照。其後,陳洪教授還分別舉例,講解“虛寫”典範與“實寫”的典範,前者重在體悟詩味之微妙、以境界勝,後者史理並行、重在寫出氣勢。

  陳洪教授還講解了“詠史詩”,作爲與懷古詩的互相對照,其間李白、李商隱等作品、典故不勝列舉;之後,在講述“閒適詩”時,陳教授則舉例白居易“窗前有竹玩,門處有酒酤”,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孟浩然“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等……皆是平淡而自然的典範,並總結了它們傳達出的生活狀態、態度、趣味及其含蘊的文化美感,強調這類詩的要點爲:放鬆、自然,平淡中有情趣。最後,陳洪教授還講解了《西遊記》中佛與道的糾纏,風趣地闡釋了諸多耳熟能詳的故事、意象等背後的文化淵源。

  詩意無南北,詩心同古今,詩詞之花一路盛開千載。正如詩詞之“言有盡意無窮”,相信古典詩詞高級研修班的課程也如此,其美其善亦是無遠弗屆。

  擷英咀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