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維真的是情敵嗎?如果不是,兩人同一個時代,且都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緣何從未有過什麼交集?如果真是情敵,則兩人又為誰成敵?為了揭開這個千古之謎,我們可以先了解一番關於他們兩人各自的故事,或可從中窺見一些端倪。

公元701年,唐朝詩歌史上誕生了兩位里程碑式的偉大詩人——李白和王維。這兩個人除了出生年相同外,在人生經歷上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比如兩人都愛好寫詩且十數年後,都漸漸成了小有名氣的詩人,乃至最後都練成了譽滿神州的唐詩大咖;兩人有著共同的好友——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等;兩人都曾為了早日獲取功名結交過京城名流;兩人都曾在長安做過官……

按唐時的文人習慣,彼此如果相互傾慕,互為好友,通常會作詩相贈,以表情誼。如李白與王維的共同好友們,都曾與這二位互贈詩篇。比如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贈孟浩然》、《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李白送給王昌齡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天寶三年,賀知章告老還鄉時,作為忘年交李白也以詩贈別《送賀賓客歸越》,賀知章去世,李白又作了《對酒憶賀監二首》表達懷念……四十歲的孟浩然京城趕考不第後,準備回原籍襄陽時曾作《留別王維》,與王維告別;孟浩然病故,王維曾作《哭孟浩然》以示哀悼……

而李白和王維這樣兩個志趣相投、年齡一樣、經歷相似的人,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應該互相引為知音來談詩論文、切磋技藝、共同發展,可偏偏兩人在彼此所有詩作中並無半點交結跡象,不由讓人匪夷所思!其實要了解個中緣由,還得從兩人共同的紅顏知已——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說起。

先說說王維與玉真公主的關係。公元720年(開元八年),獨闖京城的王維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卻不幸落榜。不甘心的他為了早日求取功名,決定走捷徑找重量級人物舉薦。所以這一年,他常出入於「寧王」、「岐王」這樣的朝廷名流府邸。因為王維丰姿卓美,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以很快便獲得了王爺們的格外賞識,從而為自己爭取到了近距離接觸聖上的機會。後來岐王李範把王維介紹給了唐玄宗最寵愛的妹妹玉真公主。

為了贏得公主青睞,王維不惜把自己裝扮成身著綵衣的伶人,懷抱琵琶,在一場酒宴上為公主獻藝。彼時的王維,妙齡潔白玉樹臨風,他瀟灑的丰姿俊美的容顏果然使公主大為欣賞。開明的唐朝,公主本就大齡未嫁,自然對眼前的美男才子王維心有所動。有了玉真公主的照拂,王維第二年便進士及第。後來在公主的授意下,王維被封為「太樂丞」。其實,這只是一個八品小官,專事為宮廷培養歌樂伶人。公主之所以這樣安排,不得不說她出於私心,因為王維憑此官職便可以自由出入宮禁及皇家苑觀,這樣自己就可以隨心所欲召見王維為自己服務了。後來王維仕途雖幾經波折,與公主關係也是時親時疏,但他作為公主的情人的身份,卻不可抹滅地坐實了。

再來說說玉真公主和李白的故事。玉真十二三歲時曾慕仙學道,在道觀有過道姑靜修的經歷。而李白也是少時修道。開元二十三年,想獲功名又不屑科舉的李白經京城一個衛尉的引薦,認識了玉真公主。同為好道之人,兩人自然相談甚歡,李白還作了一首詩《玉真仙人詞》,詩作把公主比作清麗出塵的仙女,對玉真大加奉承。然而李白雖然才華橫溢,但他在當時遠沒有王維名氣大,此番主動示好卻並未成功,況且那時王維與公主正你情我濃,公主還沒有移情的心思。於是被晾在別館的李白心中的悵然與嫉恨自是可想而知。

但後來王維因為看了不該看的「伶人黃獅子舞」而被貶濟州四年,這便為李白接近玉真公主贏得了機會。再加上王維後來竟私自娶妻,更惹怒了公主,使她對王維徹底死了心。她便自然地想到白衣飄飄的李白。事實公主對風流倜儻、瀟灑飄逸的李白本就無甚免疫力,加上他卓絕的才華、灑脫的個性,玉真自然覺得他與王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加上他倆共同的好道信仰,他們能關係親近也並非偶然。

因為不一般的關係,玉真公主開始大力向皇兄玄宗舉薦李白,使他成為了翰林學士。但是,李白因狂傲不羈的個性,得罪了高力士與楊玉環,最終落了個被賜金放還的結果。說是賜金放還,其實是不識時務、愛惹是生非的李白已不受朝廷待見,只得「哪涼快就在哪呆著」去,所以他又不得不離開長安重新過起了四處遊歷的生活。

眼看著老情人要離開京城長安,玉真就以公主身份向玄宗賭氣,當皇聖終是覆水難收時,任性的她果真到了安徽宣城敬亭山,半是修道半是等候浪子李白歸來。玉真這一等就是七年,可終究未等回李白,最後 在敬亭山抑鬱而終。後來李白獲知消息速速趕來時,玉真已香消玉殞。悲鬱的李白曾寫詩一首「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此詩除了表達李白對三百年前的宣城太守謝朓的仰慕外,主要原因也是表達對玉真公主的懷念與愧疚。

綜合以上兩段故事,或許李白和王維還真就是情敵的關係無疑了——照會野史,博君一笑。


大唐有名的公主都是綻放在歷史彼岸裏的花,有的似罌粟,美麗妖嬈,如高陽公主,有的似玫瑰,艷麗帶刺,如太平公主,還有的卻是曼陀羅花,遠遠盛開,令人嘆息著可望不可即,有緣無份,如玉真公主,一朵開放在盛唐的女人花,她的一生最傳奇的一筆就是讓李白和王維兩位詩人對她念念不忘,雖然他們誰都未能採下這朵美人花,卻為了她爭風喫醋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他們三人之間的糾葛剪不斷理還亂,是大唐情史裏濃墨重彩的又一筆……

那一年是公元701年,王維與李白,大唐史上兩個名字熠熠生輝的傳奇人物一同降生,彼時他們的還不知道,數年以後命運給他們安排了怎樣戲劇性的感情,而那時候的玉真公主也還沒入道。時光匆匆十一載,公元712年,玉真公主入道,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在唐朝,女道士這一身份還有大家心照不宣的另外一層含義——高級妓女,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有魚玄機。在當時,有許多女子願意出家為道士,這樣一來她們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擺脫了生活的約束,二來她們可以廣交賓客,若是有看上了的青年才俊,還能共度良宵,情愛緣盡時,好聚好散,風流瀟灑。玉真公主也不例外,而且由於其身份尊貴,還享受到了更高級的待遇,不僅擁有多處道觀,山莊等,還能時不時遊歷四方,在大好山河裡瀟灑度日,這樣的玉真公主吸引了無數男子,而得她垂青並無幾人,不過寥寥數人,而這其中就有李白和王維。

李白初見玉真公主時,就為她寫下了一首《玉真仙人詞》——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峯。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這是一首李白為討玉真公主開心而做的一首詩,奈何玉真公主卻只是一眼帶過,並沒有過多表示,繼而冷落了下去,而李白在此後寫下一首《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後悵然離去。

玉真公主為什麼會冷落李白,李白當時未必不懂原因,只是他沒有明說,而千年後我們卻從蛛絲馬跡裏找到了原因,而這時就不得不提到王維了,因為他正是玉真公主冷落李白的原因。原來,早在李白與玉真公主有交集之前,玉真公主就遇見了王維,並且對王維這位在大唐所有詩人裏最多才多藝的才子傾心不已,在她的幫助下,王維從名落孫山到第二年順利進士及第。不過,玉真公主雖然對王維青眼有加,可王維卻在得到幫助之後不願和公主再有交集,並在這段時間內還娶妻了,所有對公主也就漸漸遠離,這一舉動當然也就觸怒了玉真公主,於是王維也被玉真公主尋了個藉口,用「伶人舞黃獅子」一案貶到了窮鄉僻壤之地,長達四年。王維與玉真公主的前事大抵就是這些了,可誰曾想數十年後,當年的王維卻和玉真公主又有了後續,而此時正是李白與玉真公主初遇之時,新歡難敵舊愛,自然就冷落了李白。

李白和王維一生未有交集,按理來說這兩位詩才斐然的人應該能成為好友,可翻遍史書,兩人卻從未有過交集,更有意思的是,他們還擁有一個共同好友,那就是孟浩然,在這個前提之下,再結合兩人與玉真公主的交往來看,不難得出兩人為何如此,原因就在於他們都曾與玉真公主有過情緣,彼此之間相見尷尬。

在王維和李白之間周旋過的玉真公主,更中意的是王維,可比起王維對她,李白對玉真公主更是中意,兩人雖有緣無分,可李白終其一生對玉真公主也是念念不忘的,玉真公主遊歷過的山山水水,李白也大都去過,甚至到了後來,當玉真公主在敬亭山修鍊時,他也眼巴巴的到了敬亭山下的當塗縣定居,還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而李白究竟意在山還是在山裡的人,不言而喻。

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葬於敬亭山,同年,李白也與世長辭,自此以後,玉真公主和他和王維的一切紛紛擾擾,都被時間帶走,成為了時光深處的祕密……


不是。

持有這種說法的人,都拿玉真公主說事。

這玉真公主乃是唐玄宗的同母妹妹,長相如何不知道,但這公主是個慧眼識才子的人,特別是長得帥的才子。

王維就是玉真公主投資的。後來李白跟玉真公主相愛,玉真公主敬亭山修道,李白就寫出來想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都是胡說八道。

玉真公主和李白人生的交集只有兩處:李白兩入長安。

第一次李白在安陸當了十年倒插門女婿,後來過不下去了,就到長安,他就住在玉真公主的別墅裏,這幾天一直下大雨,李白很鬱悶,就給一個姓張的人寫詩,兩個人一起喝喝酒喫喫飯,這個詩就是《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這個姓張的人是誰呢?能在公主的別墅裏請人喫飯。

有考古學家在墓誌銘裏發現了玉真公主的丈夫就姓張,所以這個跟李白喫飯的人很可能就是玉真公主的丈夫。

實際上李白這一次很可能根本就沒有見到玉真公主。因為他這一次一無所獲,灰溜溜走了。

說明一下這個時候的李白大概31歲,玉真公主年長他九歲,這個時候玉真公主四十歲。

你以為我們的詩人會跟一個四十歲的有丈夫的女人談戀愛嗎?

李白再一次見到玉真公主是十年以後了。

這時候他的朋友元丹丘因為道術和玉真公主攀上了關係,元丹丘就到了長安,估計向玉真公主舉薦了李白,玉真公主向自己哥哥玄宗皇帝舉薦了李白,所以李白就在哪裡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來到了長安。這個時候李白和玉真公主應該見過面,但是也就喝喝酒,談談道術。

戀愛根本不能談。

這個時候李白四十歲,玉真公主已經五十歲的人了。

你要硬說他們倆有啥黃昏戀,我也沒辦法。

但是王維是什麼時候遇見玉真公主的呢?是二十歲左右。

就算李白和玉真公主有過一段感情,這也算不得情敵了。

王維這個時候已經官到監察御史,在終南山蓋別墅了。

年少和玉真公主那點感情,早忘了。

這算哪門子情敵。

再說了,我也不認為王維和玉真公主那叫感情,王維不過是為了謀求出身出賣自己色相而已。

這又叫哪門子情敵?

錦翼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王維弱冠之年就進士擢第,從來就是少年英才。說他要靠玉真公主上位什麼的只是今人附會。沒有真憑實據,只憑野史來壞古人清望真的很噁心。

其一,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王維李白二人的詩文,在安史之亂後,一個十不存一,一個十失其九,很可能兩人有交集但是今人無從查證。

其二,從兩個人的生平來看,王維少年即赴長安,後貶謫濟州為官,而李白四處遊歷,地域上不可能交集。

此後僅在開元二十三年時,王維赴洛陽為官,而李白經過洛陽,兩人社會地位有異,見面的可能不大。

再後來即是天寶元年至天寶三年,李白奉詔入京,長居長安為待詔翰林,而王維亦在長安,為左補闕。

一般認為如果兩人有明顯交集應當在這個時期,這是合理的。個人認為這兩個人可能在各種朝會宴飲上見過甚至有唱和。但是,彼時的王維對官場失望、被李黨打壓,天寶三年已經經營輞川別業,應該會對李白這樣的當時紅人敬而遠之,心不在此。

其三,兩人的性格…實在天差地別,即便有交集,很難成為摯友,最多是彼此肯定欣賞才華。

其四,關於宗教信仰和家族,倒覺得影響不大,以二人的修養,不會為了信仰問題相互貶低敵視,而王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覺得可以點個贊吧


真是匪夷所思,歷史上沒有此類記載,這種猜測不靠譜。即使兩人關係差些,也沒有必要往這上面扯啊,就真是情敵,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的。李白性格張揚,任俠好道術,是貂裘換酒的主兒,王維好靜崇佛,愛畫畫,兩人都才華蓋世,都有自己的粉絲羣,互相沒什麼來往也正常。謝邀


真是情敵!

李白喝醉酒時告訴我的,還哭得眼淚汪汪的,害我都不知怎麼安慰他了。畢竟,我也是他倆情敵!你叫我說啥好!

這倆迂腐文人,整天吟詩討好公主,有個屁用,哪有我直接上手來得快!

雖說我溜了,但好歹佔了點便宜啊!那兩位,哼哼…


李白和王維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據資料記載,李白與王維屬同齡人且同時期展露才華!


此類問題,無可奉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