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是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詩人,《鳥鳴澗》就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為王維青年時期所作。王維20歲就中了進士,又因通曉音樂,便被授予掌管皇家音樂的官職——太樂丞。本以為可順風順水開啟為官之路,卻不曾想因坐看伶人舞黃獅一事被貶,從此經歷近15年的吳越漫遊。直到張九齡任宰相後,在張九齡的引薦下,王維才返京任右拾遺。

中國的舞獅由來已久,但舞什麼顏色的獅子可有講究,這黃獅舞是不可以隨便舞給任何人看的。在古代社會,等級劃分得很嚴格,只有皇家可用黃色。平民大臣穿黃色的衣服,甚至衣冠上帶黃色的花紋,就是有僭越不敬之心。舞獅也是一樣,黃獅只能舞給皇帝看,而王維私自舞了黃獅,因此就獲罪被貶為濟州同倉參軍。

王維被貶後,創作了很多有關山水的詩歌,如《山居秋暝》、《鳥鳴澗》等等。這些詩歌表現山水之幽靜秀麗,表現出詩人之寂寞閑靜,也表現出國家之安盛太平。

這些山水詩歌意境恬淡,表現出王維內心的情趣和禪意。「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一句評價在王維這一時期的詩歌中得以體現。《鳥鳴澗》就是其中之一,全詩從「靜」字著筆,以動襯靜,足見詩人的禪心和禪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