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詩歌最為繁榮的時代,魯迅先生說:「我以為好詩,在唐朝已經做完。」《全唐詩》共收錄了唐朝2000多位詩人近5萬首詩歌。在這2000多位詩人中,最耀眼的明星詩人恐怕也就是這幾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維。先說李白,字太白,人稱「詩仙」。他的詩歌風格是屬於浪漫主義的,藉助奇特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他的詩歌意境開闊、清新飄逸。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蜀道難》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實我更欽佩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的精神。再說杜甫,字子美,人稱「詩聖」,他比李白小10歲,經歷過「安史之亂」。他的風格是現實主義,語句凝練、沉鬱頓挫。代表作是組詩:《三吏》和《三別》,人稱「詩史」,即他的詩歌真實再現了那段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後由盛轉衰的歷史 ,尤其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是名垂千古。白居易,字樂天。他的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相傳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後,都要念給隔壁老太太聽聽,如果老太太聽不懂,他就要反覆修改,直到老人家聽懂為止。不過我覺得這樣一來,詩歌格調就有可能大打折扣,有淪為口水詩、打油詩的危險,好在他的代表作《長恨歌》還是雅俗共賞的。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於事而作」是很有道理的,由此可知他的詩歌風格當是現實主義。王維是佛系詩人,人稱「詩佛」,屬於山水田園派詩人,詩歌充滿詩情畫意,後人稱頌他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相比較而言,我喜歡杜甫的詩歌多一些,我覺得杜詩更讓人耐讀。


李杜王白是唐詩的四位大神,分別被人稱作詩仙、詩聖、詩佛、詩王,實際上 就是中國文人常說的,「儒、釋、道」三家的代表。四人我都喜歡,當然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側重,具體來說,少年時喜歡李白,青年時喜歡白居易,中年喜歡杜甫,晚年喜歡王維。

少年愛李白,因為他是「詩仙」,生性豪放不羈、自命不凡,自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愛背把破寶劍,做著行俠仗義的武俠夢,牛皮吹的烏泱烏泱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他還喜歡尋訪問道、尋找靈丹妙藥,但最愛的還是喝酒,「兩人對酌山花飛,一杯一杯復一杯」,還有個當高官的老頭為他「金龜換酒」,給他起個綽號叫「謫仙人」,少年至此,夫復何求。

青年愛白居易,人稱「詩王」,既然是「王」就會有三妻四妾、後宮粉黛,這纔是年輕人所嚮往的生活,「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如果有美人對你「回眸一笑百媚生」,哪個青年不幸福得心都要融化了。老白做官時也很瀟灑(即便貶謫時也是如此),比如在《琵琶行》中就寫了聽歌伎唱曲、和同僚喝花酒的場面,「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份癡情動人心絃,我們的樂天心中有著怎樣的纏綿和旖旎呢?據說老白後來養了很多小妾或者藝伎,「我歌唱徘徊,我舞影零亂」,詩酒年華、羨煞人也!人不「樂天」枉少年啊。

中年愛杜甫,因為他是「詩聖」,為蒼生立命的儒家聖人,生於大唐盛極而衰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釀成了他那種沉鬱蒼涼的風格,和悲天憫人的精神情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讀老杜的詩難得輕鬆,總能感受那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情緒,因為他深受孔孟思想影響,有著儒家人物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施仁政」的強烈的家國情懷。人到中年,大都在官場、事業上奮鬥,多讀杜詩有一種執政為民,有一種責任擔當的情懷,能做個好官。

晚年愛王維,其字摩詰,看這名字就知是「佛系」詩人,人稱「詩佛」,他的詩充滿禪機、禪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詩人中「釋」的代表。人到晚年,散淡隨性、流連山水、漫步林泉,三兩好友閑談飲酒、烹茶對弈、田園賦詩、鬥雞走狗,多麼愜意。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大概是每一個步入晚景的人都追求嚮往的生活,簡直是神仙中人。

少年仿太白,輕狂惹人愛。青年慕樂天,風流傳百代。中年敬子美,家國掛胸懷。晚年羨摩詰,閑雲鶴飛來。


我最喜歡李白的詩,他的詩磅礴大氣,奔放豪邁。他的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掛在青雲端。

比喻恰當,誇張到了好處,將讀者的心境也帶到了最高境界。

李白的另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把早上日照大霧比喻成香爐生出的煙霧了,非常貼切美感。

李白形容瀑布從高處降下得有三千尺,讓人懷疑是天上銀河從天而降。誇張的把瀑布的高度形容了出來,所以我還是最喜歡李白的詩。

三千尺


在我讀過的詩歌中,最讓我喜歡的詩人有三位:李白、蘇軾、陶淵明,而李白理所當然最令人景仰。在說出李詩的好處之前,先說說李白這人不討喜的一面。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既能拒見天子又能讓高宦脫靴,可以說,李白的張狂舉世皆知,而這恰好也是李白當不了大官的主因。這個人空有一腔匡扶天下之心,又俾睨朝野,最終一生蹉跎,只徒留個「李翰林」之虛名,真是為其嗟嘆時運不濟好呢,還是說他沒有執政的才能好呢?

不過,雖說青蓮居士仕途偃蹇,這詩賦才華足可與日月同輝,尤其這狂野的性格更是讓他的詩歌多了幾分別人怎麼寫也寫不出的神氣,而字裡行間又還添入幾分清麗韻味,當真豪也是他、爽也是他,清新脫俗是他,放湯不羈也是他。

好了,言歸正傳,李白詩歌的好處,喜歡詩詞的朋友自然清楚,在下才拙,也說不出個新意來,就不再過多論述,挑自己喜歡的說了。

李白的詩歌,最吸引我的不在與它的豪放,而在於它的清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就是最好的評價。比如《關山月》:明天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寥寥數語,不僅有豪邁,更有一種置身邊塞,孤身望月的清寂,思鄉與豪情並生。再有那首著名的《廬山謠》: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是需要何等才情與胸襟才能不事雕琢又能將天地之景寫得這般恢宏瑰偉?反正在我心中除了這位大神,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少年喜歡李白,現在更喜歡王維的詩。重點說一下王維。

王維的寫景寓意的手法在這幾位中是最強的,他能把人與自然完美的結合起來。其他幾位達不到他的水平。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王維的《山居秋暝》

幽靜的山剛剛下過雨,天氣像晚來的秋天。

一縷縷明亮的月光從松樹枝葉縫隙過。

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們在竹林吵吵鬧鬧,順流而下的漁船撥動了兩旁的蓮葉。

即使春末山中的花兒凋謝了,也仍然樂意留在山中。也是山水詩的代表作。這邊文章即使你身居喧鬧的城市中,讀後也一下子把你帶到空氣清新的山中。

再來看看《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裏不時地鳴叫。如果你在深夜還睡不著,是多麼想在這種環境裏獨坐。

只能說詩佛王維,我的偶像。


小時候喜歡李白,因為李白的歌放蕩不羈,瀟瀟灑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天生我材必有用。

現在更喜歡王維

這首詩寫的是相思之情,使我非常的喜愛,通過紅豆來寄託自己的相思之情。

王維的詩被稱為「詩中有畫,句句皆禪」,所以有「詩佛」之稱,而我現在有時候也會修佛,所以很喜歡他的詩。

這首詩是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的,寫的是遊子思鄉之情,我們現在何嘗不是那,遠赴千里去打工,卻發現負債纍纍,每年回去身邊的小夥伴再也聚不齊了。


中華文化璀璨,唐詩鑄造了詩的顛峯。在詩星閃爍之中,總覺得李白這顆星最亮,還有杜甫。當然王維,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啇隱,劉禹錫等等,都是讓人感功的大詩人。李白文武全才,相貌堂堂,顏值很高,有青雲之志,「出則平交王侯,一舉便得卿相"仗劍去國,雲遊四方,性情豪放,讓人敬仰。所以賀知章拿金龜換酒,陪李白暢飲。杜甫對李白佩服的五體投地,呼:白也詩無敵。李白精通外語,草擬嚇蠻書,皇帝賜學士。與二任妻劉氏鬧崩,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的情緒成詩也驚人,有,抽刀斷水水更流,以酒澆愁愁更愁。今日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等等。他是詩仙,詩界第一人。我們喜歡,最喜歡,還有杜甫。不多說了,朋友再談。謝謝?


你說的這幾位都是大唐有名的才子,個人對於他們的文學成就都很是敬佩,但要說到真正的喜歡,那還是杜甫。

先說說李白。李白外號詩仙,說是大唐文學史第一人也不為過,但其狂放不羈,放浪形骸,無論是做人還是寫詩都仙氣十足,與吾等凡人始終隔了一道天塹。

再說白居易。詩魔的稱號如雷貫耳,平生寫的詩流傳甚廣,上至王孫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吟誦一二,但其一生感情史彷彿,與元稹二人被後人詬病為大唐兩大渣男。鄙人有感情潔癖,因此不太喜歡這個人。

至於王維,詩佛一名也甚是響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其的評價,文學成就上不必多說。但在安史之亂時,王維被俘虜,被迫受了偽職,於文人的氣節上矮了別人一節。雖然仰慕其詩詞,但終究算不上是真正的喜歡。

最後說一下杜甫。詩聖的稱號不輸詩仙,與李白合稱李杜。其一生壯志難酬卻又憂國憂民,雖然一生貧困,但卻不忘家國天下。既有文人的傲骨,又有家國天下的情懷,實乃我輩之楷模。


李白天縱奇才,天馬行空,詩文如有神助,不假思索,一氣呵成,後人除了蘇東坡,似無人可望其項背!

杜甫工整嚴謹,悲天憫人,千錘百鍊,語不驚人死不休!

白居易化繁複為淺顯,平易近人,將陽春白雪般的高雅完美變身下里巴人!雅俗共賞!

王維意境高遠,讀之心境平和淡雅,如飲甜酒,不覺迷醉!


唐朝是一個羣星璀璨的時代,是我國詩詞文化的一個高峯,這個時代裏湧現的著名詩人比歷史上所以時代加起來還要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他們應該所各有千秋,分別代表了不同流派。如果說最喜歡誰?應該也是各有所愛。我本人更喜歡李白多一些,喜歡他的激昂狂放,喜歡他的瀟灑自如,也喜歡他的憂傷失意,他的詩把人的情感都描述的遍了。記得看電影《貓妖傳》時,楊貴妃一句: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讓我感覺一股熱潮湧上心頭。這個人真的了不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