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王維、賈島三人,在詩歌創作方面,都是很有典故的,而且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風格,而把白居易稱為詩魔、王維詩佛、賈島詩奴,又是怎麼來的呢?

【01】白居易的詩魔稱號

白居易,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有作品《白氏長慶集》傳世,字樂於,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劉禹錫等都有交集。把他稱為詩魔,是因為他一生很喜歡寫詩,到了著魔的地步,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詩歌,而且他還有首詩裏寫道: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於是後人便稱他為「詩魔」了。除了詩魔這個稱號,他還被稱為「詩王」。

【02】王維的詩佛稱號

王維是我國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詩人,有「天下文宗」的地位,因為他從年輕時候就信佛,而且是一名虔誠的佛教信徒,故而在詩歌裏也有所體現,尤其是到了老年,寫的詩歌更是趨於佛教中的唯心哲理,而對現實幾乎沒有積極的反映,走向了消極的一面。而且他的詩歌裏也有一句: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消。很明顯的佛教傾向。所以後人就把他稱之為「詩佛」了。

【03】賈島的詩奴稱號

賈島出生貧寒家庭,少時曾出家為僧,寫詩也是很辛苦,而且非常的講究,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推敲」二字,就是因他而出名。他在寫一句詩時「僧推月下門」,不知道用推還是用敲好,入神後居然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韓愈最後建議他用「敲」字。他寫詩用心良苦,幾盡推敲,希望更好,彷彿已經成為詩的奴隸,只為詩而活,所以後人稱之為「詩奴」。著名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詩句,便是他的。

我是青鸞驚鴻,70後蜀女,喜歡讀書寫文字和心理學。感謝相遇在頭條,感恩喜歡我的文字。


魔,這個字單獨理解,是神話傳說中邪惡的象徵,加一個字成詩魔,又是什麼意思呢?當然不是詩中的魔鬼,更說的是一種走火入魔的學習態度,白居易敏而好學,喫苦精神古今罕見,讀書都能把口都讀的出了瘡,手都磨出了肉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可見白居易的這種走火入魔似的學習精神也是稱為詩魔的一個原因。

人們都知道白居易的詩歌朗朗上口,婦孺皆知,素材來於簡單的生活,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反映人間疾苦,如癡如迷的努力通過仕途等濟世,死後唐宣宗李忱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還是將他列入仙班,白居易晚年信佛,或許已經有所感悟,早早的走出魔界,若能成佛,魔有如何,「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知我者謂我為仙,不知者曰我魔」 。

王維有詩佛之說,更多的是因為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都帶有佛中之語,仕途低落之後,唸佛喫齋,畫中的神韻,詩中的畫意,充滿禪學,此人一生求佛,以求山水之居,陶淵之意。後人成為詩佛或許與這些有關係。 詩奴這個詞有點不太雅,賈島對於詩歌很雕琢,細心研究每一個詞語,苛求自己以求完美,故而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喜歡寫傷苦,悲疾之詩歌,當然這與賈島一生窮困潦倒有很大的關係,賈島少年出家,遊走四方,後還俗考試,多次不進,暮年死於工作崗位上,詩奴用在賈島身上更多給予的應該就是循規守舊和不成功。

今天我們沒從這幾位詩人的成就,詩的風格,藝術性等方面闡述文化歷史上的名人,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名字的大概含義,古人對於自然現象,以當時的人類文明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和分析,只能通過神話等寄託自己心靈渴望的歸宿,所以大多信佛,道等,今天我們要對古人理性的去認識看待,其實叫什麼並不重要,也就是個別稱,重要的是這些人的文學價值和對我們的影響,通過詩詞學習古代文化的韻律等文學表現形式,通過作品瞭解當時社會現狀。纔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關注我!原創,絕對原創,文章、悟空問答全部原創,順便點贊,更多小說、散文、詩歌、書法、文化領域內的原創期待您的鑒賞!)


一、「詩魔」的稱呼源自白居易的《醉吟二首》

「空王百法學未得,奼女丹砂燒即飛。事事無成身老也,醉鄉不去欲何歸。兩鬢千莖新似雪,十分一醆欲如泥。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他稱自己寫詩是因為「詩魔」,後人也就藉此稱呼他了。另外,因為白居易對寫詩很癡迷,有時候甚至能夠念詩唸到口中生瘡,手上出繭,在他年輕的時候就早生白髮,似乎有走火入魔的境界。所以,尊稱他「詩魔」也是名副其實。

二、「詩佛」的稱呼源自清代王士禎的《唐賢三昧集》。 

《唐賢三昧集》是唐詩選集。選輯了盛唐王維、儲光羲、孟浩然、劉眘虛、常建等42人詩448首。

王維晚年一心向佛,亦官亦隱。在妻子病歿後,他依然癡心不改,再未續娶,全身心地研究佛法,他的詩也充滿了佛意,空靈的意境成為他詩歌的主旋律。這也是王士禎把他稱為「詩佛」的原因。

二、「詩奴」的稱呼源自宋代的蘇軾《贈詩僧道通》。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後舍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殊闢穀,常啖蜜。語帶煙霞從古少,李太白雲,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氣含蔬筍到公無。謂無酸餡氣也。香林乍喜聞薝蔔,古井惟愁斷轆轤。為報韓公莫輕許,從今島可是詩奴。「

蘇軾將賈島稱為」詩奴「,有兩個原因:第一,賈島能自如地駕馭文字作詩,但是常常被詩的格律所束縛,如詩之奴隸。第二,他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猶如「奴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