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碼字工匠老詹


聽說王清憲當了青島市委書記。

這在首都新聞界是一新聞。

因爲,他曾在人民日報當過記者,從1990年到1996年,一當就是6年!

而且,是在報社經濟部,一個曾由艾豐擔任部主任、曾經寫出那麼多精彩報道被同行頻頻叫好的人民日報經濟部!

當時,老詹在經濟日報當記者,開會、採訪,與清憲有過交往。

印象中,這是一個充滿活力,腦子好使,愛笑,微胖,有點隱隱約約的胳腮胡,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小夥子。

當時,清憲才30出頭,看上去像剛畢業的大學生。

有人告訴我,小夥子可不簡單呢,黑龍江日報當過幾年記者,社科院新聞所研究生畢業,資歷已不算淺了!

沒多久,再見面,聽見有人稱他“王總”!他已調《中國改革報》當了副總編輯!年紀輕輕,“官”至副局級,這在新聞界,爲數並不多。

再後來,又調《中國信息報》擔任總編輯。1963年出生的他,時年37歲,可算“年輕有爲”了!

當此時也,中央國家機關實行市場化分配住房,《經濟日報》與《中國信息報》同一小區。而清憲與我,又剛好住在7號樓。

都辦報紙,都是新聞人,大樓前,電梯裏,見面機會很多,常常相視一筆笑,發些感慨。具體工作,談得不多,畢竟大家都忙。而他,好象比我更忙!老是低着頭,行色匆匆。

又過兩三年,大約2004年吧,電梯裏碰到清憲,他告訴我,老詹,我調山西了!

山西?我有些詫異,幹什麼?《山西日報》老總?

不是,政府機關工作。

原來,清憲已經到山西省政府擔任了副祕書長兼政研室主任。

新聞界少了一員幹將,黨政界多了一位官員。

剛過不惑之年的清憲,開始走上人生另一條路。想來他已經“不惑”。

此後,仕途比較順暢,短短三四年間,擔任過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又任過擔任省政府祕書長、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

此後,在電梯和宿舍樓很難見到清憲身影,畢竟已是地方行政官員,京城只是偶爾回來而已。

再以後,聽說他下派基層,擔任晉城市長;後又調運城擔任市長。在當了五年市長後,由呂梁市委書記提拔擔任了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2016年,53歲的王清憲成爲副省級幹部。至此,他已經在山西整整工作12年。

第二年,王清憲調任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今年1月29日,他由省委常委、祕書長任上,調青島擔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

行文至此,有人難免嘀咕,喂喂老詹,你咋對王清憲的經歷瞭解得這麼清楚呢?

其實老詹是個大大咧咧的人,這些年只是大體知曉清憲行蹤,具體哪年哪月幹些什麼,哪弄得這麼清楚!

無非從網上查了查,覈對覈對時間而已。

到青島後,王清憲有些什麼主張,到底幹得怎樣呢?畢竟纔去兩個多月,到底幹得怎樣,下結論爲時過早。

不過,前些天,王清憲書記率領青島黨政考察團一干人等,專程到深圳考察學習4天,這曾成爲當地一大新聞!也應該算是清憲到青島後一次比較大的舉動吧?

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王清憲發表主旨演講。媒體很快披露演講全文,老詹細細讀了兩遍,禁不住要豎一大拇指,講得好!

好就好在,有內容,有感情,有實招,有措施。

如此既務實又動情的演講,說句實話,見得不多。

看得出來,演講稿是清憲親筆起草的,字裏行間,當年人民日報經濟部記者的文采飛揚,隱隱留存。

看得出來,清憲的心是熾熱的,他是那麼想幹成一番事業,不負上級知遇之恩,不負青島民衆期望。

看得出來,清憲內心隱隱還有些摩拳擦掌只爭朝夕的急切。因爲,畢竟,1963年7月出生的他,即將滿56歲。

衷心希望清憲能夠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在青島這片大有希望的熱土,幹出一番不凡業績。

讓我們攜手努力,一起搞活青島這座城!

——王清憲在青島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的演講

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拓荒創業的深圳人,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40年後的今天,又是一個春天,站在一個新高度、開始了二次創業的深圳人,喊出了“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衝刺”。40年前,誰能想象的到,40年後,那樣一個小漁村,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香港。這是深圳的奇蹟,這是中國的奇蹟,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蹟。

今年春節之前的1月29日,中央調任我爲青島市委書記。在赴任前,我向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同志辭行,家義書記對我說,“責任重啊!重於泰山。中央讓你去青島,核心的任務就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赴青島主持了上合組織青島峯會。之後,總書記視察了青島,視察了山東,對青島提出了“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山東在國家開放大局中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山東省委要求青島,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也就是說,青島要做山東這個高地中的高地。

在我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中,按經濟總量,深圳第一,青島第二。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了2.4萬億的GDP,面積只是青島的1/6,但產出整整是青島的兩倍。當然,這也正是青島未來發展的巨大空間。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高地。總書記要求山東打造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青島要做這個新高地的橋頭堡,只有把深圳作爲標杆。因此我們提出,要“學深圳、趕深圳”。40年來,深圳創造了很多的經驗,引領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創新。從哪裏學起呢?我對青島的幹部羣衆說,“學深圳、趕深圳”,首先要“學深圳人、趕深圳人”;“學深圳人、趕深圳人”,首先要“學深圳的企業家、趕深圳的企業家”。

習近平總書記讓山東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要求山東站在全國的大局中來謀劃山東的開放發展。我們深刻領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總書記讓我們打造的這樣一個新高地,具有怎樣的內涵和外延?要在新時代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國家戰略中,發揮什麼樣的功用?我們認爲,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格局中,打造山東這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建設青島這個新高地的橋頭堡,就是要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略支點。這個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對內要與京津冀、沿黃流域、東北三省形成發展互動。對外要面向東北亞、聯通日韓,成爲面向世界開放、整合全球資源要素的新高地。落實好這個國家戰略,青島責任重大。

青島有很多優勢。她擁有80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線,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風姿綽約;她擁有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一大批“國字號”海洋科研機構,聚集了全國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海洋科技優勢巨大;她擁有中國北方最大、世界第七大的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4億噸,國際集裝箱航線總數居北方港口之首,周邊還有像煙臺港、日照港這樣貨物吞吐量過4億噸的港口羣;她擁有海爾、海信、中車等一批世界級的製造業企業,實體經濟門類齊全、體系完整、根基深厚;她擁有25所大學、190多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信息、人才、技術在這裏匯聚湧流;她擁有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城市海納百川,市民開放時尚。

我到青島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總書記要求我們“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我們如何發揮青島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用開放的國際視野整合全球優質資源,立體、綜合、全方位地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我們發起了15個攻勢,這15個攻勢,就是15個山頭,就是15場戰役。拿下這15個山頭,打贏這15場戰役,就是要實現總書記給我們確定的“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戰略目標。這裏,我給大家重點介紹3個攻勢。

一個是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

青島以港而立、因港而興。青島港常年不淤不凍,是中國長江以北最好的港口,是沿黃流域最大的出海口,而且早在民國時期規劃的經濟版圖中,青島就是東北三省的出海口。但青島港現在只是一個運輸港,沒有成爲貿易港,只能掙點車馬費。我們經營城市、經營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經濟內涵,把運輸港變成貿易港,吸引更多的貿易公司在青島註冊落地,經營全世界的貨物。青島還有新建的4F級膠東國際機場,今年將建成轉場。隨着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這裏將成爲東北亞航空樞紐。我們將立足這些優勢,加快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航運、貿易、金融是緊密相關、互動聯繫的,運輸港只有成爲貿易港,港口的效應纔可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帶動一個城市的發展。成爲貿易港以後,圍繞貿易的金融、律師、財務、審計、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就會聚集起來、就會活躍起來。這其中最核心的是金融,世界所有金融中心都是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倫敦、紐約、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等世界知名城市,都是集航運、貿易、金融功能於一體的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

第二個是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

我認爲,深圳發展的根本經驗,千條萬條,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認識市場、尊重市場、利用市場,始終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動搖、不停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今天,全國甚至全球的創新力量,都在向深圳聚集,關鍵就是深圳用市場的力量推動了資本與人才的互動。如何解決資本與人才的互動,是所有創新型城市都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青島有15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大批國家級科研平臺和數千家高新技術企業。當前,國際經濟貿易格局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創業風險投資在全球加速流動,意味着世界創新引領中心會在全球多元化重新佈局,世界高端人纔會在全球重新分佈。青島要抓住這次機會,制定最優惠的政策,面向全世界吸引創業風險投資。今年5月,我們將召開國際創業風險投資大會。藉此機會,也向深圳的創業風投企業發出誠摯的邀請。我認爲,一個城市,經濟體量再大,製造業規模再大,沒有科技引領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我們集聚了創業風險投資,高端人才就會跟着來,有了人才和資本的互動,加之宜居的環境、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轉化能力以及衆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臺,青島科技創新引領的能力自然就會提升起來。

第三個是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

青島是一座具有時尚基因的城市,青島人願意接受新事物,氣質、理念、生活方式都是如此。上世紀初以來,在青島誕生了多箇中國第一,開辦了中國人經營的第一家電影院,上映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帆船俱樂部,建設了亞洲第一個海洋館,等等。時尚城的核心是多元文化的集聚、交匯、融合,成爲創新思想的策源地,時尚城的特徵是能夠吸引衆多年輕人來體驗、生活、創業,時尚城的依託包括文化、旅遊、體育、會展等新的產業模式。我們將通過一系列運作,加快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康養、休閒度假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一批與時尚相關的產業和基礎設施。在青島,要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來自世界五大洲的各民族、各膚色年輕人,能在那裏看到世界最流行的音樂、最流行的藝術、最流行的時裝、最流行的色彩,各種各樣的世界餐飲,各種各樣的學術報告、學術交流、國際會議,以及文藝、體育、文化的新樣式等等。我要特別向大家推介的是,青島是全球設施最先進、配套最齊全的“電影之都”,擁有40個世界頂級攝影棚。今年春節期間,《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火爆得很,成爲春節票房的冠亞軍,這兩部電影都是在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基地拍攝的。在中國的影視歌壇,活躍着300多位從青島走出的活力勁爆的青春偶像。

中國經濟走到今天,任何一個區域的高質量發展,都必須走開放發展的大道。開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配置資源。通俗一點說,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合作者。深圳是中國創新引領的高地,深圳的企業充滿了創新的活力。因此青島的發展,必須與深圳攜手。與深圳攜手,首先是與深圳的企業家攜手。目前,已經有很多深圳企業到青島投資發展。我到青島任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接待了正威、華爲、富士康、恆大、華大基因等多家深圳企業巨頭。他們對青島未來的定位和發展充滿信心,對投資青島充滿信心,一批高科技大項目已經或即將落地青島。我由衷地懇望更多的深圳企業家立足深圳,關照青島。

如何與深圳的企業家創新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合作模式?如何與深圳的企業家攜手共謀發展?我和文銀主席有一個共識,由深圳的企業家一起,共同建設“深圳企業家青島高新產業園”,充分發揮深圳企業整合世界技術和人才資源的優勢,由深圳的企業給青島設計產業鏈條,帶動產業集羣化發展。在管理方式上,採取“管委會+公司”的模式,園區內的事務,由公司來運營,管委會負責對園區服務。我們還在探索建立一種機制,就是對重點發展的產業行業,分別成立行業協會,邀請他們參加市委市政府有關經濟工作會議,給他們專門設置發文“戶頭”,讓他們及時看到有關政策文件,由此實現企業家的聲音能夠直達市委市政府決策層,真正弘揚企業家精神,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深圳企業家青島高新產業園”,完全可以成立這樣的協會。青島有1900多家信息領域企業,但是小而散、碎片化。我們正邀請華爲來整合這些信息產業資源,看看有哪些企業、哪些產品、哪些技術能夠納入他們的採購鏈,按照華爲的標準設計、生產,華爲也向這些企業開放平臺和資源。我們還邀請華爲站在全球高度,爲青島設計信息產業產業鏈。這是一種合作模式,我們還可以創新更多的模式。

去年以來,山東全省上下在努力改善投資環境,青島的投資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毋庸置疑的是,與深圳比起來,青島的投資環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請大家到青島去投資,大家對投資環境肯定高度關注。青島如何加快改善投資環境?在這裏,我不想給大家作太多泛泛的承諾,我只想告訴大家我們現在在做什麼。青島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門、各區市用一個月時間,與深圳全面對標,學習這裏的營商環境、制度創新、政務服務,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哪一方面做不到,哪一個部門做不到,有關部門、區市的主要領導就要在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上作出解釋。大家可以關注一下青島日報和青島廣播電視臺,他們專門成立了輿論監督部、開設了輿論監督欄目,每天都播發曝光報道,直衝營商環境、爲民服務的問題去。哪個部門、哪個地方出了問題,主要負責人就要在電視上向全市人民承認錯誤、作出承諾,立刻整改、舉一反三。

青島是我在地方工作的第四個城市。我先後在四個市做過市長或書記,對企業和企業家有真切的體悟和深切的理解。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人民日報經濟部當記者,深入調查採訪過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也曾經對深圳、上海、海南上市公司轉換經營機製作過調查研究,我撰寫的上萬字的上市公司轉換經營機制調查報告《股份制,我們要堅定地試下去!》,發表在1993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的頭版,在當時引發經濟界較高的關注,對堅定地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起到過一定的輿論推動作用。我任山西運城市長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指導推動海鑫鋼鐵集團破產重組,使一個瀕臨破產、產能500萬噸的鋼鐵企業重生再造,發展成爲年銷售收入200億、利稅超過30億的新生企業。我說這些,是想告訴大家,我讀得懂企業,讀得懂企業家。

經過40年發展,我國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做到“六個穩”。其中就有穩投資。有的人說當前投資不旺,因爲不確定因素太多,大家都在持幣觀望,其實這只是說對了一半。對於那些傳統產業、產品,靠規模擴張去發展的企業來說,確實存在這個問題。而對於那些靠創新引領發展的企業來說,他們認爲今天正是佈局未來、投資未來的好時機。我到青島50多天,接待了正威、華爲、富士康、恆大、華大基因、漢能、融創中國、新希望等一批中國第一排的企業家。他們都看好青島,都把自己的引領未來的技術和產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在青島佈局。因此我認爲,世界的大變局,是中國的大機遇,是中國創新型企業的大機會。深圳在二次創業,深圳的企業在謀求更大的發展,在積聚着更大的發展動能。習近平總書記讓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青島要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要成爲山東對外開放橋頭堡。因此,我要說,今天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就是在國家戰略中實現企業發展,這纔是真正的家國情懷!

各位企業家朋友,讓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攜手努力,一起搞活青島這座城,發揮她在國家開放大局中的獨特作用。

請各位老鐵點右下角【好看】

上上讀書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