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

OKR發明於英特爾,發揚於谷歌,13年進入中國。這樣的背景,這麼長的相識週期,相信不用小編再做任何背景補充,大家也能嘮上幾塊錢的了。

我們先掃一眼當下不同情況下,大家對OKR的態度:

  • 管理者初見,「誒,又一種目標管理的辦法, fashion,得學!」
  • 員工初見,「不關心,公司讓做就做。」
  • 學了OKR的,「那麼多大公司都在用,肯定好,我也要用,得跟上時代的步伐。」
  • 沒學OKR的,「不就是目標與關鍵成果麼,哪個目標不要成果。」
  • 沒用OKR做管理的,「大同小異,就那麼回事」
  • 用了OKR做目標管理的,「谷歌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們不行?」

今天的主題是「為什麼我們不行?」

前半句「谷歌怎麼做到的」,小編覺得沒有談的必要,因為即使是同行業同規模同地區,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不同,企業的組織架構不同,OKR實行的方式也會有很大不同,何況是跨國這種幾乎沒有交流討論機會的。

為什麼我們不行?其實在企業的目標管理中不管運用的是各種框架,其執行和推進方式都是一樣的,即:都是從上往下分解,自下往上推進。唯一不同的是,目標與指標/成果彼此間的關聯性,所以當OKR沒有用好的時候,我們得先從源頭(「梗」來了)抓起:

  • 你真的搞清楚KR和O之間的關係了麼?
  • 你真的搞清楚KRs之間的關係了麼?
  • 你設置KRs是合理麼?

1. KR和O關係 一句話簡述:所有KR(關鍵成果)都達成才能說明O(目標)達成了

我用兩個適用場景及示例,幫助大家加深理解下:

個人理解OKR目標管理法,在這兩種場景下是非常適用的:

1、目標本身不可衡量,需要通過其他維度指標達成,來體現目標達成的情況下

2、目標本身可衡量,但是還需要依賴其他指標,相輔相成,才能達成目標的情況下

示例一:

一季度OKR

O:打造一支銷售精英隊伍

KR1:銷售額達到500wKR2:銷售業績不合格淘汰率≤20%KR3:銷售額大於50w的訂單額至少有3筆

示例二:

還是一季度OKR

O:完成500w銷售額

KR1:1月份完成20人銷售團隊的組建KR2:日均獲客達到300客KR3:新簽完成300w銷售額KR4:續簽完成200w銷售額

2. KRs之間的關係 一個法則:MECE法則

MECE法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即圍繞一個重大的議題(在OKR目標管理中指的就是目標O),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成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錯誤示例:

O:打造一支銷售精英隊伍

KR1:(20人銷售團隊)銷售額達到500w

KR2:人均銷售額達到25wKR3:銷售額大於50w的訂單額至少有3筆

錯誤:KR1和KR2,沒有相互獨立。這裡可以回頭檢驗一下前面的兩個示例,看一下是否符合MECE法則。

3. KRs指標設定的合理性

參考以往關鍵成果設置,如果執行層面沒有做大的計劃變動,指標上浮一定要控制在10%,記住首次應用只是在變革嘗試一種新的目標管理方式,主要是檢驗實施的適用性,而不是為了立即就立竿見影效果,管理上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反之如果指標定的過高,無法達成,只會影響推行士氣。

首次應用OKR注意事項:

1.注意別一次實施全體變革,更不要立馬把已有目標管理形式淘汰,要給自己或組織一個適應的週期

2.注意別一味追求OKR特徵的全面應用,這裡指:一定要把OKR的所有特徵比如會議討論、關鍵成果信心指數、投票式選定目標等(尤其是讀了《OKR工作法》一書的管理者們,《OKR工作法》中強調的是先掌握OKR概念,再展開推行,然後完善實施過程,我們的重點還是在掌握OKR概念)

兩種OKR應用場景建議:

1.已在運用其他框架做目標管理,需要變革方式的:

先採用之前的方式確定目標,再根據重要性設置出KRs,最後別忘了用mece法則來檢驗KRs是否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2.還沒有做過目標管理,初次嘗試:

先小範圍嘗試,注意這裡不是指企業所有管理層級,小編髮現很多企業的小規模嘗試,就是要求所有管理層級,人越多失敗的概率就越大,稍有個別人實施的不好,看起來佔比就很大,容易被拋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先讓1~3個管理者(最好別超過三個),讓他們現在自己或者部門下運用嘗試,在選擇管理者方面最重要的建議是:一定要找自身就有很強目標意識的管理者。

OKR實戰應用

說的有點多,其實重點還是導致「為什麼我們不行」的源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在下方評論處回復討論,我們一起學習~

任何一個改變不論大小,總是萬事開頭難,成功取決於你在掌握方法後是否採用刻意練習的方式,要求和培養自己~

學習更多目標OKR管理,點擊

瞭解更多《目標OKR》?

docs.tita.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