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廖肇祥、林雅惠╱综合报导】

「山上学校再怎么有特色,但真的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嫁到南投仁爱乡亲爱部落的卓素媛,原有意将孩子留在部落念亲爱国小,但最后仍决定将孩子送下山念埔里镇溪南国小。「孩子未来还是得面临竞争啊!」卓素媛说,市区的教学资源比较丰沛,如果能早一点与平地的孩子竞争,有个比较好的起跑点,孩子的未来或许就会不一样。

真的不想输在起跑点

位于亲爱部落的亲爱国小,近年来发展提琴音乐,成绩有目共睹,师生还曾至音乐之都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多位学生也因为音乐专长顺利升学,学校还兴建仿古的原住民谷仓与原民文化传承教室,并请来耆老教导族语及传统习俗,宣扬赛德克、泰雅族文化,是相当有特色的山中小学。

卓素媛说,她知道亲

爱国小很有特色,孩子们也念得很快乐,山上并无课辅班、才艺班,下课后若无家长陪伴,不容易找到地方精进课业或学习才艺,而且孩子进了高中、大学后,终究得与平地的孩子竞争,台湾社会依旧很看重学历与学习成就,她与先生多次讨论后,决定让孩子下山到埔里读小学,希望能让孩子在起跑点上保有一点优势,「寒暑假返家时,仍可以学习部落传统文化,其实并不冲突!」

位处高雄市偏乡的杉林区月美国小,全校仅67名学生,今年毕业的学生吴秉纮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毕业还拿市长奖,单亲扶养秉纮等2个孩子的妈妈,考量孩子的前途发展,1年多前就将户籍迁至凤山区,想让孩子就读教学资源充足的五甲国中,未来多点竞争力。

特色教学不敌升学力

但秉纮向妈妈透露,他很担心自己无法适应都市的生活步调,也不想离家乡太远,想跟最要好、成绩也很优秀的同学子伦一起念旗山国中,吴妈妈最后尊重孩子意愿,将户籍改迁至旗山区,让他一步步适应都市生活,也希望他好好念书,高中时能选择更市区的学校,培植竞争力。

暑假期间,旗山国中已针对新生安排入学先修课程,秉纮发现自己的国文程度落后旗山区的同学,还有许多单字不会写,但他很有信心地说,一定会加紧脚步赶上进度,要让成绩能像在月美国小时一样优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