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教育改革逐年推动,恢复联考的呼声也愈来愈大,感觉上,教育部门并没有要回应这些人的诉求,只是自顾自的朝著自己想像的敌人往前冲,就像挑战风车的唐吉轲德,仿佛教育部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倘若教育部门活在自己的世界,那国内各个大学难道没有知觉?难道没有发现目前的招生管道缺乏效率,难道不觉得联考反而让他们招生更容易?

先不谈考生与家长的立场,我们从大专院校的角度理解,多元入学的制度对大学的影响为何?

毋庸置疑,相较于多元入学,联考对大学招生而言是更简单的事情,无论是行政作业的层次、面试审查的层次或行销推广的层次,将入学制度简化能够大幅减少大学端的招生成本,单从这个层面而言,大学应该要支持联考制度。

但,联考制度虽然省麻烦,却也使得大学失去招生的主动性,联考分数公开后,大学的排名被迫量化,考生依照分数选择大学,从而大学就只有被选择的机会,所以招生是被动的,就算大学愿意投入招生成本、发展个别特色,以招募到更好的学生,也会因为联考分数的僵固性使得大学难以翻身。

更重要的是,因为少子化的威胁,大学若在联考制度下,排名后段的大学会授限于刚性的入学分数排序,成为注定被淘汰的学校,此时,大学面对生死存亡,一点也不会在意招生成本的高低,只要能够避免被单一量化的排名绑架,大学当然愿意拥抱多元入学制度。

当然,我们还是会听到大学老师们抱怨学生素质愈来愈差,但大学生素质不佳不是高中教育的问题,也不是入学制度的问题,是因为少子化使得入学制度缺乏筛选效果,当人人都可以念大学,大学生当然会有素质下降的现象,就这一点来说,联考制度也无法解决,当然也与多元入学制度无关。

最后,顶尖大学呢?顶尖大学没有招不到学生的生存危机,理论上来说,应该会支持联考制度才对!

其实,认真想想,联考排名就像是用唯一标准评比所有的大学,除了在这个标准中的第1名,其他所有的参与者,都希望能更增加对自己有利的评比条件,譬如学校要公布全校学生的成绩排名,数学好的同学会希望数学的分数可以加权,他们可以提出很多让数学加权的理由,或者体育好的同学则希望体育也能纳入,而在社团表现杰出的同学会抱怨社团表现为何不能评分,热心供益的同学则强调志工服的重要,最后,学校无法摆平不同学生的诉求,干脆不在公布全校学生排名,于是连原本第1名的学生也无法宣称自己是全校第1名,因为再也没有第1名。

顶尖大学,大概只有台大是真心希望恢复联考制度的,因为只有他是联考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但一间学校如何与全部的大学为敌?于是,多元入学就发展成现在的情况,在大环境不改变得情况下,大学是没有理由支持联考制度的。

那些呼喊著回归联考的人们,大部份是考生家长,若没有理解大学的立场与困境,若没有理解目前的制度是教育部门与大学的共犯结构,应该永远只是狗吠火车,因为大学入学考试从来就只是大学招生的工具,大学招生的目的是找到愿意缴学费的学生,而不是为了公平地评价学生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