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建仁寺之沙.JPG

 

枯山水:大德寺之无水似有水.JPG

枯山水:高台寺之石.JPG

枯山水:龙安寺之视点.JPG

枯山水:东福寺之圆窗.JPG

美之壶:枯山水

    枯山水,我最爱的日本艺术,没有之一!枯山水源于室町时代,因禅宗教法而发展起来。京都1202年创建,最古老的禅寺建仁寺,在名为「方丈」的正殿前便点缀枯山水庭园。简言之,枯山水便是不用一滴水,仅用石与沙来表现自然之美的日本独有庭园。枯山水欣赏重点如下:

    沙:

    建仁寺枯山水于白沙中绘出沙纹,象征水流甚至云海,映照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使无水胜似有水。笔直延伸的线条,表示江河大海的平静水面,蜿蜒之处,则代表著大小不一的波涛,「水中」浮现的石寓意岛屿或山石。而观赏水流的要点便是先寻找到最高大之主石,那便是水流之源,来判断流向。水流汇聚成漩涡,漩涡于禅学中象征大宇宙、绝对的真理、悟境,借由水流来阐述道理,正是枯山水的妙趣。

    日本茶圣千利休也为之倾倒的大德寺 大仙院之枯山水则环绕正殿,在正殿后方安放主石,主石象征仙人所居的蓬莱山,旁有三瀑布为水源,缓缓流向京都,水中有船型石块代表小舟,另条水流则于岩石间产生激流,过桥后水流放缓,一片静谧,最后汇聚成广袤大海,再以沙丘寓意岛屿,即理想境地。以沙石表现出川流不息之感,更符合千利休极致简约的风格。

    石:

    高台寺 圆德院为丰臣秀吉正室宁宁的养老之地,其枯山水则将石块布于庭院称为点石,透过石块感知大地的力量。枯山水利用不加工的自然石块,再深埋土中,创造出拔地而起的刚劲之感。圆德院以三尊石,三石形成一巨型三角石山,既富细节,更创造出纵深的美感。

    视点:

    如京都龙安寺之枯山水,枯山水若离开庭园,从建筑物内观赏,虽少了开阔之感,却能透过建筑物的门户创造类似画框的观感,来延伸感知或体悟自然、宇宙,从而借由房间装饰框创造出不同的小宇宙,庭园景致更可因房间不同而变化各异,一幅山水画油然而生。此外,圆窗于禅宗代表悟性,意味和谐世界,以窗户观赏枯山水更为推荐。当然若是小型枯山水也可善用「借景」,完善日本艺术之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