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白的一首著名的三仄尾唐诗,这首诗从格律知识上要注意两点,先看下这首诗及格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 】里平仄不限。

一、三仄尾

三仄尾就是出句(上联)的结尾三个字都是仄,平平仄仄仄,这是【平】平平仄仄的变体,在唐诗中非常多,和另一个变体平平仄平仄(鲤鱼翻波)都被视为正格,正格不需要救拗。

三仄尾另一名篇: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两岸阔是三仄尾。

关于拗体与救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头条文章《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二、关于可平可仄

上面的格式中【平】的意思是:应该平但是可以仄,【仄】的意思是应该仄但是可以平,不过如果是变体的话不能可平可仄了。比如【平】平平仄仄的两个变体第一个字都不能平仄不拘。

如三仄尾,平平仄仄仄,假如第一个字是仄,那么就是「犯孤平」了。如平平仄平仄,第一个字也不能是仄,否则也会被认为犯孤平(王士桢和启功的定义)。

犯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在唐朝初期格律不严谨时还能见到,中唐以后就少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60-唐诗三百首格律浅析下篇 律诗与绝句》。

留个问题

平平仄平仄,李白有首诗就写作了仄平仄平仄,还被收入了《唐诗三百首》的五律目录里:

《听蜀僧浚弹琴》作者: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峨是平仄两读,意义一样,非三平调。

这首诗里有三仄尾,有仄平仄平仄,有半拗体,您能找到吗?关于半拗可以看《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如果找到了,说明这篇文章您看懂了。

@老街味道


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千古为人传诵,此诗将敬亭山拟人化,从此敬亭山有情,而诗人旷世孤独,似乎只有山水慰藉了,其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格律的角度看,有人认为此诗是按五绝格律写的,从前两句的平仄结构看完全合律,但第三句的「两不厌」是三仄尾,不符合格律。对此,六甲番人的意见如下:

一、是否格律诗?

尽管《唐诗三百首》并未将此诗收录,而按照一般的格律诗要求,三仄尾确实是应该避免的,但六甲番人认为,《独坐敬亭山》还是应纳入格律诗五绝之列,而大家在将李白诗分类的时候,一般也是将此诗当绝句看待。

其实仔细分析,也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甚至可以当作律诗的最后四句,头两句不单符合平仄要求,也是对仗工整的。

二、三仄尾的问题:

此诗的争议在于「两不厌」三仄尾,对于格律要求较高的朋友们会认为这是格律诗的忌讳,属于出律。从发音朗诵的效果看,三仄尾确实会有拗口的感觉,诗歌是韵文,讲究抑扬顿挫,拗口当然应该避免,所以初学者建议应尽量避免三仄尾。

但李白的「相看两不厌」虽然属于三仄尾,读起来却不会拗口,这是为什么呢?且看基本平仄分析,「平平仄仄仄」,第三字「两」字虽属仄声,但却是仄声的上声,属于低升调,从平声的「看」到入声的「不」,中间以上声的「两」过渡,是不觉拗口的。

三、其它的案例:

三仄尾在唐诗常有出现,其中以上声字过渡的有很多名句,包括有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崔颢的「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许浑的「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此外也有以入声字过渡的,包括王湾的「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山」,王绩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孟浩然的「崔途迹未朽,千载揖清波」,皮日休的「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刘禹锡的「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赵嘏的「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韦应物的「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以上声和入声过渡三仄尾的音效不显拗口,或许因此唐人不忌,但后来由于汉语官话发音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入声取消,上声发音也有所变化,大家渐难辨析,是以三仄尾便渐不被接受,在清朝时更成了拗律。

但是格律是什么呢?格律无外乎是指导格律诗和词曲创作的格式和音律指引罢,初学者自当遵守格律要求,而绝顶高手却是可以无视格律的,比如李白,六甲番人相信他是不会对著格律来作诗的,但他的诗,我们读来又何曾觉得拗口没有韵味?真是矛盾啊。

当然,我们大家都不是李白,无法做到不守规矩就随意写出千古名诗,所以暂且学学杜甫罢,先严谨格律,而后再有所创新。

以上意见,希望大家一起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谢谢邀请,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独坐敬亭山唐 ·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是用古韵写的,其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按这首诗平仄格式来看,是格律诗无误,指的注意的是,三句用了「三仄尾」,唐人多不避讳。如果是「三平尾」,则是写诗大忌。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仄仄平平仄

孤云独去闲。平平仄仄平(韵)

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仄

只有敬亭山。仄仄仄平平(韵)

注意四个问题:

1,入声字:独,古仄。

2,平仄两可字:看。像这样的字还有「叹、望、忘、胜……」等等。现在《中华新韵》规定,根据其在句中意义的读音确定多音字平仄。也就是说,新韵不再认可平仄两读,只能是唯一的。

3,三仄尾:两不厌。关于三仄尾,在近体诗中不是原则性要求,但应力求避免。名人大家自有他们的底气,我们平头百姓还是尽量别用。

4,近体诗的格律完善于盛、中唐。初、盛唐诗人应该是尚处于对格律的探索研究阶段,未形成统一的格律。所以,套用或学习格律时,对于初、盛唐的诗应谨慎,多不宜作为格律范例。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虽然是李白佳作,按平水韵,广韵,唐官韵:相看两不厌,律为平平仄仄仄。有人就说:这不是三仄尾了吗?没错,就是三仄尾!古代有一个原谅原则,特殊情况下为了意境突出,出现如上类似情况,只要下一句平仄符合就可以!前一句称为拗句,后句如果符合平仄律,称之为拗救!这足见古人对待学术问题既有原则性,同时对待特殊情况又有宽容性!只是个人见解,随便儿说说。不到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想了解李白,必须研究李白的偶像孟浩然。至于有人说玄宗时期格律不成熟,只能说是道听途说的吧。看看跟李白同岁的王维,还有跟孟浩然同岁的王昌龄,他们的作品有几首不合格局。孟浩然作为李白的偶像,李白从小就读他的诗文,入世后又跟孟浩然多次交流切磋,受到他的影响是很正常的。孟浩然一直主张写诗不能受格律的束缚,目的是培养诗心。写诗做不到随心所欲,还写什么诗。格律用起来很容易,诗心培养起来就很难。所以有人说,李白的出现让格律诗的推广延迟了五十年。后人之所以再也没人超越李白,不能不说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禁锢,发挥不出随心所欲的境界来。格律诗本来就是追求美感的,如果在美感跟格律之间产生碰撞,就看写作者的追求了。。。。。


诗词的格律,真正的走向形成,是在唐朝的中晚期,成熟在宋代。最早的《声类》和《韵集》不是韵律,而是按 宫商角徵羽五音形成的等于乐谱。玄宗时的《唐韵》原卷已经佚失,现在的《唐韵》是后人根据少量残卷推作的,《广韵》成书是宋代。并且每个朝代都有政治中心的地方用语。所以用史后的规矩去考量史前是徒劳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