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本书作者──刘若凡,这个在一九九五年教育动荡的年代下接受了体制外教育的懵懂女孩,透过自身经验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反思,精辟分析实验教育从八Ο年代到现代的变迁过程。从时代背景如何造就出一群反「体制内教育」的英雄们,到创立「体制外」学校、思考如何落实学生自治、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对教育的反思等,作者用生动的文笔,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叙事与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问、提醒我们何谓教育?全人中学想要带给我们甚么样的省思?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叙写教育理想因敌不过现实而逐渐崩坏的过程

我想,有志投入教育领域的我们,在心中都有一处教育乌托邦,那里也许有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适性课程、具有实质权力的学生自治会等,抑或是集所有理想于一身的──全人中学。然而,无论理想多么美好,那始终是一处桃花源;能供避世,人却无法永远与世隔绝。如同被作者形容为挛生兄弟的「体制外」与「体制内」教育,看似对立却终究会交于一点,那一点便是「社会」。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大家永远只说做自己,却没有人告诉我们,你要做的是哪种自己?当你说著做自己的时候,那个自己又是甚么?其实,大家只是想要一个能被社会认同的自己。你要勇于突出,但你的突出最终必须得到社会承认。

体制内升学主义的教育也好、体制外人文主义的教育也罢,最终都要在出社会的那一刻接受现实的考验。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体制外教育在当年的台湾社会是何等不堪一击。

这是很残酷的长期的升学主义影响著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尤其在那个刚解严不久的年代,比现在更甚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一窝蜂进补习班的「盛况」等,每位家长连带至每个学生,都挤破头想进一流大学的窄门。当大多数学生为了升学而夜夜囊萤照书,全人中学的学生却还大部分不愿意进教室上课;「人即目的」的教育理念固然完美,却显然不为社会所承认。

 

 

But,就是这个But这并不代表全人中学的教育理念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相反地,它的存在让我们了解到体制内教育的不足之处,就如同一面镜子,在我们走入迷途时提醒著我们何谓教育的核心价值?甚至在这个少子化的时代下,无可避免的混龄教学也要借实验教育的经验做为参考。但最重要的是,全人中学创立的成功给了理想主义的教育家们、对体制内教育感到失望的师生们一线生机。

它是那样确确实实地存在到现在。即便路途艰难,仍在这个动荡的教育蓝海中载浮载沉;它是那样确确实实地影响著体制内教育。从最初的政府判定全人中学为违法学校,到今天的实验三法三读通过,国内至今已有数百间实验学校以不同的办学方式在经营著,这全都要归功于全人中学,它赋予了教育另一种可能。

 

 

如果你想知道,当学生拥有完全的受教「自主权」,教育如何可能?请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当学生拥有创造与打破规范的权力时,自律如何可能?请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快乐、多元的学习与艰深的专业知识如何并存,请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见证,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存在,请翻开这本书......。

随著一间间实验学校的设立,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选择体制外学校就读(数据显示就读实验学校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千分之六)显示不一样的教育路正逐渐受到重视。套句作者说的,全人从一九九五年至今,已经走了二十年,剩下的部分,则留待下一个世代来定义。无论你是基于甚么原因翻开这本书,共勉之!愿台湾有朝一日可以将教育乌托邦转为现实,让学生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