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开示选自阿姜查开示集《道在茅坑中》

你们一定要行中道,

也就是一方面

与快乐和痛苦的各种心境保持接触,

同时又与它们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

不沾两边。

今天我要特别针对你们比丘和沙弥开示,请专心聆听。我们要谈的不外乎法与律,别的都不相干。

你们每一个都清楚知道,现在既然已经出家为比丘和沙弥,就必须好好照顾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都曾经在家,那是紊乱,没有严格遵守佛法的生活。现在,成为佛教的沙门,我们思想上就必须要有根本的改变,与俗人的想法不同。

我们的言行举止——包括吃饭喝水,举手投足等——必须符合出家人的身分。佛陀所谓的沙门,是指平静和自制的求道者。

过去在家时,我们不理解沙门所为何事,不明白平静与自制,我们有的是受贪染和烦恼摆布,放纵身心寻欢作乐。每当接触到惬意的六尘,我们就心情愉快,接触不适意的六尘,心情就变坏,我们就这样被六尘玩弄于指掌间。

佛陀说受六尘摆布的人没有看护自己,这种人还没有皈依处,没有真正可以安住的地方,心受感官欲乐操纵去追求欢乐,结果困在忧悲苦恼中,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或什么时候停下来反省。

在佛门,一旦出家为僧,就必须改变外相以符合沙门身分,我们剃光头,修剪指甲,披上袈裟。袈裟是圣者——佛陀与阿罗汉们——的象征。

佛陀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并且流传下来,我们承受佛恩,出家生活得到充分的护持。出于对佛与法的虔诚,信众们发心布施我们安身之处,供斋给我们,使我们不必自行张罗食物,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到医药、衣服等必需品。我们之所以有这些福报,皆受惠于佛陀种下的因缘。

按照社会习俗,佛教出家人受尊称为「尊者」。所以只要我们把头给剃了,披上袈裟现出家相,就称为尊者。然而光是外在显现僧相并不会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尊者,我们内在有什么是真正值得受尊敬的呢!我们只是假名尊者罢了。

这就好比用模型把洋灰或铜铸成佛像,人们把佛像称作佛,那当然不是真的佛,佛像只是金属、木材、石蜡、石子做成的罢了。世间就是如此。

我们的情况也类似,一旦剃度就称为比丘尊者,问题是仅仅如此我们还不足以受人尊敬啊!从真实法——也就心——的角度而言,这是名不副实。我们的心还未完全清净,还未圆满慈悲喜舍的功德,贪嗔痴依旧拦在修道的路上,不让值得尊重的功德增长。

我们的修行是去除贪嗔痴——几乎每个人都有的——烦恼。是这些烦恼把我们困在「有」和「生」的轮回中,使心无法止息下来,贪嗔痴阻止「沙门」——息心——生起,一日心没有止息,我们就一日不是沙门。我们无法止息下来是由于心还未摆脱贪嗔痴的纠缠,这是我们修行的原因——把贪嗔痴从心中消灭,惟有这些烦恼除去了,我们才有可能清净——成为真正的尊者。

把内心转化为尊者不止要修心,还要修身业和修语业,这三者相互增长。不过未修身语之前,你们一定要先修心。话说回来,如果仅仅是修心,忽略了身和语,同样的将不会成就,你们不能将三者截然分开。

要把心修得柔软、微妙和美好,过程就像我们制作木柱或者木板:首先把树砍下,去掉根和枝丫部分,接著把树干锯开来,切割成所要的形状再加工,最后才制成光滑又漂亮的木柱。

修心跟木工一样,先从粗的部分下手,要得到漂亮有用的木材,先去掉树干粗的部分:砍掉根部,去掉树皮,把缺陷部分刨掉,从粗到细一层一层加工。

佛法的修行跟这个没两样,你们要调伏心把它净化,不容易做到,这个要从外围——身和语——下手,从外往内修进去,不断深入到柔软、光明和美好的境界。这就好比桌子椅子还是什么家具,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漂亮,它们起初是粗糙的树干,满是枝叶,你得叮叮当当又刨又锯才能做成家私。这是制作漂亮家私的方法,也是使心清净圆满的方法!

所以正确的止息之道——佛陀教导使心平静,熄灭烦恼之道——即是戒定慧。这是修行之道,使你们清净、证悟和体现沙门功德之道,也是彻底熄灭贪嗔痴之道!不管从内在或外在来看,修行之道不外乎如此。

使心成长的修行包括念诵、禅修、佛法开示等法门,这些修行法都强迫你们违反烦恼的本性。我们习惯了敷衍了事、懒散、好逸恶劳,不愿面对痛苦和困难,所以你们一定要处处跟心的习性对著干。心就是不要修行,不要下工夫,因此,你们得甘受艰苦,发愤用功,修忍辱真正地拚命。

过去你们的身体是用来寻乐作乐的工具,养成了各种坏习惯,难以发心修行,你们也没有守护口业,所以现在要开始管好自己的嘴巴就很难。但是就像那块木头,不管多棘手或困难,为了得到桌子椅子,你们就得解决这些问题——面对困难不是重点,那只是必经的过程——要有漂亮的家具,你们必须从粗糙的木头下手。

佛陀说这是适合我们每一个的修行之道,佛弟子们都是在完成了这修行才圆满证果的,在此之前他们跟我们这些还未证悟的凡夫一样:有手和脚,眼睛耳朵,还有贪欲和嗔心,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佛陀与弟子们的身心和你们的一样,都是由五蕴构成。你们有身体、苦受乐受,能记忆、认知,有意志以及意识——还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同时你们也可以分辨善恶,说到底,你们每一个的身心,跟在佛陀座下修行证悟的僧众没什么两样。

佛陀时代来出家修行的有些是匪徒流氓,有些出身良好,大多数则来自于农夫商人之家,未修行之前,他们都是普通人、未证悟的众生,也都曾困在感官欲乐中,跟我们大同小异,是佛陀鼓励他们出家修行,证得道果。

佛陀与弟子们开始时都是如此,他们通过修行转迷成悟,从丑陋变成漂亮,把无用的变成有大利益的,这修行之道一代一代相传至今。

今天,就如同佛弟子们那样,你们都受到激励前来修行戒定慧,既然佛弟子们能修行,能锻炼自己,你们必须明白,你们也同样能做到!

戒定慧是我们给予修行不同面向的名称。修行戒定慧意味著修行自己,正确的修行发生在你之中,正确的戒在这里,正确的定也在这里。怎么说呢?这是由于戒的修行包含身体的各个部分,佛陀教我们看管身体的每一动作,而你的身体就在这里!你的身体,你的手脚都在这里,这里是你修戒之处,你的行为是否符合戒与法,就胥视你如何修行身业。语业的修行是觉知你说的话:避免妄语。妄语包括两舌、恶语以及无谓的轻佻话;身恶业则包括了杀害生命,偷盗和邪淫。

要举出书中罗列的错误行为很容易,重要的是清楚意识到我们都可能犯上这些过错,此时此地你们的身口与你们同在。

你们要遵守道德,也就是说小心避免杀生、偷盗和邪淫等恶行。佛陀教我们从最粗的层次注意自己的行为,在家时你们可能没有恪守微细的戒,经常违犯。比如,过去你们可能用斧头杀害动物或用手打死昆虫,你们也许没怎么在意自己的言语:妄语包括说谎,夸大事实;恶口是鲁莽或侮辱其他人——「你这个混账!」、「笨蛋!」等都是;轻佻的言语是没有意义的闲谈,愚痴地天南地北谈些没有内容的话。我们都曾放纵其间,毫无节制!简单说,持戒是看管自己,守护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那么是谁在看管呢?谁对你们的行为负责?你们杀害动物时,谁知道?是你们的手知道,还是某个人知道?你们偷别人的财物,谁觉知道这个行为?是手知道吗?这是你们应该修觉知之处。

你们邪淫之前,觉知在哪里?是你们的身体知道吗?你们撒谎、诅咒或说无聊话之前,是谁在知道?是嘴巴觉知它说什么吗,还是话里面有个觉知者?思维这个:不论是谁觉知,那个觉知的必须负责你们的戒行。

因此,你们得提起那个觉知看守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用那个知道的、那个觉知来守护你们的修行。你们利用心的作用,那个能决定你们的行动、引导你们做好做坏的那个作用来持戒。你们要做的是把罪犯抓来,将它改造成警长或市长,反过来控制任性的心,用它来服务,要它负责你们所有的言行举止。

把这件事好好思考一下:佛陀教我们看守自己的行为,是谁在看守呢?身体什么也不知道,它只会站起来行走;手也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在它们接触或抓著什么之前,一定要有谁下指令。它们之所以会提起放下东西,一定有谁告诉它们怎么做。手自己一无所知,一定要有谁下指令;嘴巴也同样,不管说的是事实还是谎言、粗话还是挑拨是非,总得有谁在告诉它怎么说。

修行是在这「觉知者」中培养念住。这个「觉知者」是心的意志,之前鼓动我们去杀、偷盗、耽溺于邪淫行、任性而为,「觉知者」也指使我们说话,包括说谎、诽谤、讲愚蠢和轻浮的话,它存在心中。专注你们的念住——忆持不忘——在这个「觉知者」上,让这个「知道」看守你们的修行。

佛陀对修行立下的基本戒行是:杀生是恶,犯戒;偷盗犯戒;邪淫犯戒;妄语犯戒,粗言和轻佻的语言皆犯戒。你们必须牢牢记住这些,这是佛陀立下的道德准则,要大家小心自己内在之前负责犯戒的那个,也就是负责下令杀害其他生命、偷盗、邪淫、说谎或不恰当的话,同时放纵为所欲为——唱歌跳舞,参加派对狂欢,四处胡搞——的那个。

那个下令放纵于这些行为的,跟你们提起来观照心的是同一个。用念住或觉知把心收摄在当下,使心安住,用心观照它自己,好好地修。

如果心真的能看好自己,守护言语和行为就不是大问题,因为它们皆为心所监督。持戒——也就是看管你们的行为和言语——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每一时每一刻,举手投足,行住坐卧都保持觉知。在作出任何行为,说任何话之前,先提起念住——之后才行动或开口。先提起念住才行动或说话,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有念住,忆念不失;不管要说什么,心一定要先忆念,这样修到纯熟为止,修到可以紧随心中的任何动静;修到不必作意,行动前,说话前,自动保持念住。这是在心中培养念住的方法,以「觉知者」观照自己,因为你们的一切行为都源自于此。

你们所有的行为,都发自于此,所以心必须看管自己。除了心自己,没有谁可以看管它,这就是不能叫别人代替自己修行的原因。佛陀说守戒不太难就是这个缘故,因为守戒就只是看守自己的心。假设念住圆满地培养起来,每当你们说或做什么害人害己的事,你们当下知道,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持戒就是这样持!这是最基本的身业与语业的修行。

看守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事进退有度,那么举手投足就表现得优雅有气质,谈吐得体,同时也能在自制中坦然自在。大家可以把这个跟住的地方或禅堂比较,定时清理的话,里外将整齐美观,不会脏乱,这是有人照顾的结果。你们的言谈举动也一样,好好观照就自然娴雅,秽亵、不道德的言行无从浮现。

所谓「初善、中善、后亦善」,或者「开始时和谐、中间和谐、后阶段也和谐」是什么意思?——「善」从始至终贯穿戒、定、慧的修行。修行开始阶段是善,如果开始是善,中间必然亦善。假使修习念住和自制,能修到自在地自然而然如此——时时警觉——心将会稳定和坚决地持戒自制,持续专注修行,并因此而集中。能做到安稳于出家生活和律制,念住和自制修得不动摇,可以视为定——三摩地。修行中自制连续没有中断,一直看管言行举止,负责所有外在的行为,这个修行面向就是戒。

念住和自制修得不动摇的修行面向称作定,此时心牢牢地专注于戒和自制的修行,「牢牢地专注于戒的修行」意思是平稳、没有间断地保持念住和自制,这是定作为戒增上缘的特性。

然而,定还有更内在、更深刻的一面:在修其他法之前,一定要先修戒和定!这点非常重要,你们一开始就得培养戒和定。

一旦心沉浸于戒与定,修成稳固的戒与定,面对六尘时,就能观察和思维善恶——自问「这个对吗?」「那个有没有错?」心接触到各种的色声香味触法时,「觉知者」会生起,觉知喜欢不喜欢、快乐痛苦以及各种六尘,你能清楚知道,了解不同的东西。

有念住的话,就能看到进入心的各种所缘,以及心对它们反应,「觉知者」自动把它们当作思维的对象。当心已经稳固地建立起警觉和念住,一与六尘接触,就可以注意到所有通过身语意表现出来的反应。

修行中的这个面向——在觉知六尘时,心分辨抉择善恶是非——就是慧。这是慧——般若——的初阶,它将随著修行的深入日趋成熟。

这些修行的不同面向全都从心中生起,佛陀把这些特性称为戒、定、慧。修道的入门阶段就是这样修。

继续修下去,一种新的错觉和执著会在心中生起,你开始执著好的与善的,害怕心中的任何缺点或过失——担心会破坏你的定力。

与此同时,你开始热衷修行,精进用功呵护它,只要心接触到六尘,你会害怕、紧张!你也觉知到别人的缺点,即使是最微细的过失也逃不过你的注意,这是因为你关注自己的修行。

这是修行戒定慧的一个境地——外在的境地——你已经依据佛法的宗旨建立起知见,这实在是修行的根本,在心中建立起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尽量继续这样修下去,你甚至会修到不管到哪里,遇见谁,都起分别心,挑每一个人的错处。你会对周围的一切不断作出喜恶的反应,每一样事物都变得不确定,都让你不停思维应该如何正确地修行。

这时你整个废寝忘食地沉迷在修行中,不必为此担心——在这个阶段,修行过度总比不足好。尽量地修,下定决心看管自己的身语意,这些无论修行多少都不为过。这是修行戒的另一个境界,其实,戒定慧全部都在这里了!

如果要用波罗蜜来描述这个阶段戒的修行,这是布施波罗蜜或戒波罗蜜,这是这个层次的修行。修行到这个阶段,你可以进入更深细的「近布施波罗蜜」与「近戒波罗蜜」,这些都修同样的德行,只是心处于更微细境界,你只须专注努力从粗转到细。(*注:上座部佛教据修行程度把波罗蜜分成三个境地:最初的是一般波罗蜜(pāramī),比较深细的称作近波罗蜜(upapāramī),最高的境地是实相波罗蜜(paramattha pāramī))

一旦你在修行中证得这个境界,内心会养成强烈的羞耻感,恐惧于犯错,无论何时何地——在公众场合或私底下——都害怕犯错,你变得真正畏惧任何过失。

在修行的每个面向,你的心都保持这品德,保持自制,注意身语意以及不断分别对错,这些成为你修行的所缘。专心这样修,坚决不变地以这为修行之道,意味著心变成了——传统教法中所谓的修行——戒定慧。

当修行持续成长,这些不同的特质和品格会在心中一起圆满。然而,这个程度的戒定慧还不足以培养禅支——修行还是太粗浅。

无论如何,此时心已经相当细腻了——这是粗中之细!对于一个从来不曾观照心,也不曾在禅修与念住下过多少功夫的凡夫而言,这个境界已经很微妙了。这就像是个穷人——拥有一二百铢就已经很多了,虽然对百万富翁而言根本微不足道,情况就是如此,你潦倒穷困时,几百铢就算是很多了。同样的,即使这只是修行的初阶,只能够舍弃粗重的烦恼,对一个从未修行,不曾消除烦恼的凡夫来说,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这个层次,能尽心竭力地修行让人有种满足感,这是你能自证自知的,要修行者自心去体会。

如果做到这点,就意味著你已经在道上,即在修行戒定慧了。这些必须一起修,缺少任何一项,修行就无法正确上路。你的戒行越严谨,心就越定,心越定,智慧就越凸显??每一德行都充实其他德行。最后,由于戒定慧是如此密切相连,以至实际上三者等同无别。

你的修行能没有间断,没有懈怠,即正确的修行。假设能修到这个地步,那就表示你已经进入正道,踏上修行的第一步——最粗的层次——一个相当难以保任的阶段。

你的修行更深入微细,戒定慧会在同样的地方同时成熟——它们从同样的原料精炼出来。这有如椰树,椰树从地下吸收水分,通过树干把水输送到树顶,最后渗入椰子,即使这水是来自地下的普通水,现在也变得清洁甜美。椰树基本上受粗糙的土壤和水分滋养,它吸收了再净化,转化成清甜纯净的物质。同样的,修行戒定慧——修道——由粗浅开始,经过禅修与反省来调伏与净化心,而变得微细。

心越来越微细,念住就越来越聚集,专注于愈来愈集中的范围,当心越来越往内专注自己,修行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不再犯严重的过失或闯大祸。

现在,心只要受某个事物影响,你就会有疑惑——例如,应该怎么做或怎么说才正确——你只须把妄想停下下来,同时加紧用功,继续把注意力越来越往内深入,这样定的修行就会不断稳固和专注,而慧的修行也增强,你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容易。

结果你可以清楚地观察心与心的所缘,不再去分辨那是意、身或语,不必再去分开它们——不管是指心与身或心与心的所缘。

你看清楚是心对身体下指令,在行动之前,身体得依靠心。然而在指示身体之前,心本身不断受到不同的因缘影响。你不断往内专注,思维佛法,慧根会逐渐成熟,慢慢的你只观察到心与心所缘,就是说开始体验到身体——色法(rūpadhamma)——是无色法(arūpadhamma)。

通过观慧,你很肯定地理解身体与修行,不必再摸索,心体验到与它接触的身体生理特性为无色法,最终,只是观察心与心的所缘——进入意识的对象。

现在,观察心的本性,你可以看到处于自然的状态时,心没有成见,也不受什么影响。它就像是绑在竿子顶端的一块布或一面旗,只要不受干扰,就保持静止状态。另一个例子是树叶——平时静止不动,如果动摇,肯定是有风,有外在的影响。正常的情况之下,树叶静止不动,它们不会去牵扯任何事物或任何人。它开始动摇,那就表示一定有某些外在的东西,比如说有风,令它摆动。

心在自然的状态下也一样——在里面,没有爱与恨,它也不会去责怪别人,它本身独立,存在于真正清晰、光明、没有染污的纯粹状态中。在这纯粹的境界中,心是止息的,没有快乐或痛苦——事实上,它完全没有体验到受,这是心的真实状态。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往内追寻,探求和观察直至到达原本的心。原本的心又称作清净心,这清净心没有执著,不受外境影响。换句话说,它不追逐各种可意或不可意的六尘,它处在一个持续知道和觉醒的境界中——对任何体验保持清晰的念住。心在这个状态之下,没有可意或不可意的外境能干扰它。

心不「变成」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它。为什么呢?因为有觉知的缘故。心知道自己清净,它自己开展显现出来,变得真正独立,达到自身的本来面目。它是如何实现这本来的境界呢?——通过念根有智慧地反映,看到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不受任何人控制。

我们体验到的快乐和痛苦就是如此:这些心态升起时,它们就只是「快乐」和「痛苦」,快乐没有主人,心也不是痛苦的主人——心境并不属于心。你们自己去观察。实际上这些和心毫不相干,心与境两者各自分别。

快乐就只是快乐,痛苦就只是痛苦,你只是个觉知者觉知它们。以前,由于贪嗔痴扎根在心中,每当接触到即使是最微细的可意或不可意的法尘,心立刻反应,你会抓著不放,结果感受快乐或痛苦,你就一直放纵在快乐和痛苦的状态中。只要心不知道自己——没有光明——情况就必然如此,心不自由,不管接触到什么所缘,它都受影响。换句话说,它没有皈依,无法真正自依止。一接触到可意的法尘,心情就变好,心忘失了自己。

跟这个相反,本心超越善与恶,这是心自然的本性。对可意的法尘感到快乐,或者对不可意的法尘感到不快乐,都是无明,不可意法尘令你们受苦,可意的令你们快乐——这就是世间!

六尘伴随世间一起到来,它们是世间,引起快乐和痛苦、善与恶,以及所有无常不确定的东西。一旦偏离了本心,一切就变得不确定——只剩下无止境的生死、不确定、恐惧、痛苦和困难,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停止它或者把它熄灭,这就是轮回。

用智慧反省,可以看到自己受习气和因缘所限制。心本身其实是自由的,会受苦是因为执著之故,比如称赞和批评,假设有人说你蠢:为什么这使你受苦?因为你觉得受到批评,你「捡起」这信息装进心里,没有念住地「捡起」、收集和接收那份信息,使你感觉到像被戳伤了。

这是执取,一旦被戳伤,就是「有」,「有」造成「生」。你修习不在意或执著别人说什么,只是把他们的话当做声音,传进耳朵,那样就不会有剧烈的反应,由于心没有制造出什么来,你不会受苦。这就好像是听到一个柬埔寨人骂你——你听到他说话的声音,但就只是声音,因为你听不懂他说什么,你不会意识到被骂。由于心只听到声音,收不到这份信息,就不受干扰。有人用你不懂的语言批评你,你只听到声音,不会受影响,你不理解那些话的意思,就不受伤害。倘若心修到这个地步,就比较容易知道每一瞬间意识的生去与灭去。这样思维,越来越往内深入,心就变得越来越细腻,超越粗重的烦恼。

定的意思是心稳固地专一,你越修行心越稳固,心越稳固地集中,道心就越强。你越观察,就越有信心,心变得真正稳定——稳定到不受任何东西动摇的地步。

你有绝对的信心:没有任何一尘有力量摇动它,境是境,心是心。心之所以会有好坏、苦乐,是受六尘迷惑的缘故。假设心不受六尘迷惑,就没有苦。不受迷惑的心不动摇,这是觉知的境界,它视一切法为生起和灭去的界——就这么多。

有可能我们已经修到这个地步了,可是还做不到彻底放下。不管你是否放得下,都不要受它们干扰。首先,你至少要修到这个程度的觉知,或者养成坚固的决心,必须以坚决的愿力施压摧毁烦恼,越来越深入地透进去。

这样分辨法,心会放缓用功不再那么紧凑,佛陀以及后来的佛教论著称之为种姓心,种姓心是指心超凡入圣,是凡夫的心突破进入圣者的境界,然而,这个过程发生在像我们一样的凡夫心中。

种姓者是指那些已经证到短暂涅槃经验后退出来,在另一个层次继续修行的人,这是他们还未完全断除一切烦恼之故。就像一个涉水过溪流的人,一脚在岸这边,另一只脚跨向对岸,他们对溪流有两岸这点毫无疑惑,但由于还未能跨过,只好先退回来。

明白到溪流存在两岸与种姓者或种姓心很相似,意思是你知道超越烦恼之道,但还未能到达彼岸,所以只好先退回来。一旦亲自知道这个境界真的存在,在继续修禅和修波罗蜜的过程中,这个知见不会退失,你确实知道目标的存在与到达目标最直接的途径。

从根本而言,这个生起的境界就是心本身。要是如实观察,你会看到,修行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也看到走上这条路是你的任务,也就是说,一开始就知道不应该追随苦乐。这是必须自证自知的,这是诸法实相。如果执著快乐,你们就乖离正道,因为执著快乐会带来痛苦;如果执著悲伤,那也是苦生起的原因。领悟到这一点——就已经有正念,但是还无法彻底放下执著。

那么到底怎么修行才正确呢?你们一定要行中道,也就是一方面与快乐和痛苦的各种心境保持接触,同时又与它们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不沾两边。这是正确的修行——即使暂时还无法放下,却保持著念住和觉知。这样修行就正确了,因为只要心一执著苦乐境界,你们必然觉知那执著。

这意味著心执著快乐的境界时,你不会认同或重视它;执著苦的境界时,你不批判它。这样可以如实观察心,快乐不对,痛苦也不对,你明白两者皆非道。你觉知著,持续觉知这些境界,但还做不到彻底把它们舍下。虽然无法把它们抛掉,但可以专注它们。由于念住稳定了,你不会高估苦与乐,你内心清楚知道,追逐它们会堕入邪道,所以绝对不会去重视这两者。相反的,会保持以平等中道为心的所缘。修到心超越苦与乐的阶段时,舍受的中道必然会浮现为所缘,你一定要逐渐趋向这条道路——心知道超越烦恼之道,但是它还未能彻底超越它们,只好退回来继续修行。

快乐生起心执著它时,你必须把快乐拿来思维;心执著痛苦时,你得把痛苦拿来思维。最后,心会进入一个境界,对苦乐保持充分的念住。这个阶段它能把苦与乐、开心和悲伤搁置一边,它能搁置世间一切,成为「世间解」。一旦心——「觉知者」——可以放下,它就会在这点安住下来。

为什么它安住下来?这是你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依照正道来到这点的缘故,你知道要达到目的地应该做什么,只是目前还无法完成,然而心一执著苦或乐时,你不受迷惑,会奋力把执著驱除,把它拔掉。

这是瑜伽行者境地的修行——行者在修道的途中,精进切断烦恼,然而又还未证得最终果位。你每一刹那都专注于心中的这些状况以及它们的实相。此时,你不必再请教老师自己的心态,也不必做什么特殊的修行,一执著苦乐,你就清晰无疑地知道,这些执著是无明,是对世间的执著,令你堕入红尘。快乐意味执著世间,痛苦同样执著世间,这是世间之执。是什么创造或生起世间?——是无明创造和建立了世间。由于我们没有念住,心不断赋予事物意义,不断打妄想、生起行蕴。

在这个阶段修行变得很有趣:无论心执著哪一点,你都穷追猛打,毫不手软,如果执著快乐,你会不断攻击,不让心给情绪牵著走;如果心执著痛苦,你会直接抓著它,真正抓紧它来思维。

此时工作接近完成,你的心严密观察每一所缘不容闪失,没有什么能障碍念住与智慧的力量,即使是心困在不善的境界,你也知道那是不善,心不会失念。它就像踩到一根刺——当然,你会避开尖刺,不会故意去踩它,无论如何,你偶尔会不小心踩到——踩到刺,你觉得好受吗?你会起嗔。

一旦你知道修行之道,意味著你知道什么是世间,什么是苦,什么把我们束缚在生死轮回中。然而即使你知道这些,你还是无可避免的会踩到这些「刺」,心依然受各种欢乐和悲伤摆布,但它不会完全耽溺其中。你毫无间断地精进,摧毁心中的任何执著——消灭和清除心中的世间法。

修行必然是在此时此地修,在此修你的波罗蜜,这是修行的心要,精进的心要。你内在不断对话,不断讨论和思维佛法,这些都在心里面进行著。

随著世间的执著被根除,念住和智慧无休止地往内渗透,那个「觉知者」平等、专注和清澈地保持著觉知,不攀缘任何人事物,不受它们奴役。不攀缘的意思是没有染著地知道——知道的同时把所知搁置一边放下,你仍然有快乐、痛苦,仍然接触六尘和心的各种境界,但不染著。

一旦你如实看待事物,你将如实知心,如实知六尘。你知道与境隔开的心以及与心隔开的境:心是心,境是境。一旦如实知这两者,它们一交涉你就会注意,心接触境时念住会觉知。我们的老师曾形容瑜伽行者的工夫,即是行住坐卧都保持这样的觉知,绵绵不绝成片,这是正修行,你不会忘失自己或失念。

你不单止观察修行粗显的部分,同时往内观心,这是更深细的境地,至于外在的你放一旁。从这里开始,你只是观察身和心,只是观察这个心与它的所缘生起灭去,明白它们生起了必然灭去,灭去了会再次生起——生死,死生,灭了又生,生了又灭。最后,你只观察灭去:变坏灭尽,心与尘的本质就是变坏灭尽。

心修到这个地步,它不再追寻其他的什么——由于念住跟得上变化,心同步觉知著尘,看只是看,知道只是知道,心与尘就只是它们本来的样子,法尔如是,心不会加油添醋。

修行不要混乱或含糊不清,也不要堕入疑惑中。修戒时是如此,就如我之前说过的,你得观察和思维是非对错,思维了就放下,不再去怀疑。修定也同样,一路修下去,逐渐使心平静,如果你思想,不要紧;如果你平静,也不要紧,重点在于了知这颗心。

有些人要把心平静下来,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平静。有两种平静——一种由定得到,另一种由慧得。经由定证得平静的心依然还有无明,这种平静是通过把心与尘隔开而得。没有外缘,心会宁静,这也导致修行者染著伴随而来的禅悦。然而,一旦受到六尘的刺激,心就立刻降服,它害怕六尘,害怕快乐和痛苦,害怕称赞和批评,害怕色声香味。

经由修定得到平静的行者什么都怕,不愿参与外在的任何人事物,他们一心只想远离人群,独自住在山洞里不必出来,在那里享受禅悦,哪里有平静的地方,他们就会溜过去。这类的定参杂著太多的苦——他们很难出来与人交往,他们不要见色闻声,什么外缘都不要有!结果他们只好住在特别安排,没有人烟的静僻之处,他们需要绝对宁静的环境修行。

这类平静心无法办事,万一你是这样修行的——停下来,佛陀没有教我们以无明来修定。你证得所需要的定就退出来,心得定之后,用它作为基础修观,思维定本身的平静,用它来联系心与境,同时反省各种所缘。利用定的宁静来思维色声香味触法,思维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不同部位,观察无常、苦、无我三相,思维这这整个世间。思维够了,可以再次入定,依坐禅入定,心入定平静之后,又再起观。用定的宁静来熏修和净化心,用它来磨砺心。

你得到了智慧,用它来与烦恼斗争、锻炼心。如果你只是入定,然后待在里面,你将得不到任何内观——你只是让心宁静罢了。不过,如果你用定心来思维,从外在的经验下手,这个宁静能逐渐往内越来越深入,直到心证入最深的平静。

经由智慧得来的平静非同凡响!因为心从定中出来之后,智慧让它不再害怕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一旦心接触到六尘,它立刻觉知这心的所缘。一有感官接触你立刻把它搁置一边;一有感官接触,念住敏锐的足以立刻放下六尘。这是通过慧而得的平静。

这样修心,跟纯粹修定相比,它相对微细。心强而有力,不再逃避,有了这个力量,你变得勇猛无畏,过去你害怕接触任何东西,现在你如实知道六尘,不再害怕它们,你知道心的力量,所以不再害怕。

见到色,你思维它;听到声,你思维它,你精通思维心的所缘。你培养起崭新的勇气修行,可应对任何情况,不论是色声或香,一生起你就看到它们同时把它们放下,不管是什么,你都能彻底放下。你清楚地看到快乐并放下,你清楚看到痛苦然后放下,不管在哪里看到它们,你就在那里放下它们。这就是道!

不断放下它们,当下把它们舍弃一边,没有任何境界可以凌驾心。你把它们舍弃在那里,安住在心中如如不动。接触到什么你就舍弃什么,一接触你就观察,观察了就放下,一切六尘不再有意义,不再动摇你。

这是毗婆舍那的力量,当这些特性在修行者心中形成,此时的修行可以称作毗婆舍那行——清楚地如实知,这就是修行的目的——如实知法的智慧。这是平静的最高境界,毗婆舍那的平静。如果你想要通过纯粹修定得平静非常、非常困难,你总是受惊吓。

心最平静时,应该做什么?——锻炼它,以它修行,用它来思维,不要害怕事物,同时也不要执著。你修定修到只是坐在那里享受禅悦,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你必须退出来。佛陀说你一定要打这场战,不是只顾窝在战壕里躲避敌人的子弹。是作战的时候,你一定得站出来开火,最后你一定得站出那战壕,应该作战时你不能躲在里面睡觉。修行就是如此,你不能让心只是躲著,畏缩在阴影里。

戒和定是修行的根基,唯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修其他法,你们一定要依据出家制度与传承下来的法门修行和观察。

不管怎么样,我已经概略地把修行的纲要解释了。作为修行者,你们一定要避免陷入疑惑中,不要疑惑修行之道。快乐时,观察这快乐;痛苦时,观察这痛苦,培养起觉知,努力摧毁这两者。放下它们,把它们丢一边;知道心的所缘,不断放下它们。你们坐禅或行禅都无所谓,如果思想纷杂也不要紧,重点在于心无时无刻皆觉知。如果脑子拚命打妄想,那么条理一下把它们统统集在一起,作一个整体来思维,一开始即切断它们,告诉自己:「这些念头,看法,想像,全都只不过是妄想罢了!全都无常、苦、无我,没有一个是可以确定的!」当下把它们切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