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先简要回顾下国外典型的汽车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案例。

雷诺-日产联盟

联盟传奇,近期网上火热事件卡洛斯 戈恩,正是这个传奇联盟的日产的CEO。这次事件是否会导致这个联盟的崩离?不得而知。有待观察。

雷诺和日产结盟建立于1999年3月27日。1999年,雷诺收购日产汽车公司36.8%和日产柴公司22.5%的股份,并收购日产欧洲金融部的全部股份。2002年,雷诺公司将其持有日产汽车公司的股份增加到44.4%,同时日产汽车公司购入雷诺15%的股份,雷诺和日产实现交叉持股。双方运用联盟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在保证双方各自独立经营地位,对各自品牌和企业文化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跨国集团。联盟在研发、生产、物流、人力资源、采购等多方面开展了科学合理地整合。成功原因:

① 成功运用联盟模式使双方获得盈利并实现均衡发展

② 对对方企业文化充分尊重和信任,强化各自品牌

丰田与宝马深化跑车等合作

丰田与宝马于2011年底结盟,后逐渐深化在燃料电池、跑车、轻量化技术等领域的长期合作。跑车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丰田主要负责提供跑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宝马则为该项目定制一台排量不超过2.0升的直喷汽油发动机。

本田和通用汽车合建燃料电池厂

  2013年7月,通用汽车和本田宣布,双方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上进入深度合作。为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双方准备合建燃料电池厂,新工厂计划最晚在2025年实现大规模生产燃料电池。依托于电池厂,通用和本田将各自开发燃料电池汽车。

丰田与马自达互换技术

  2015年5月,丰田和马自达共同宣布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业务合作主要围绕环保技术、先进安全技术等领域。一直以来,丰田与马自达间就有业务合作,如丰田将混合动力系统技术使用许可提供给马自达,马自达在墨西哥工厂生产丰田小型车等。

PSA与福特共享新柴油发动机

  2015年5月,法国标致-雪铁龙(PSA)和美国福特宣布,将延长双方在小排量柴油发动机领域的合作。事实上,宝马、福特和PSA三方曾在发动机领域有过合作,但由于2012年PSA与通用短暂结盟,宝马宣布退出三方合作,福特则仅保留了与PSA在小排量柴油发动机方面的合作。

案列很多,除了题主提到的企业外,还有一些,这里就不一一叙述。

为啥我国汽车还是单打独斗

以前有很多国内汽车企业宣传出来要合作联盟、签订各类战略协议,但都名存实亡。

这里主要涉及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还没厘清,合作方式不佳、投入与利益分配谈不好,导致不能抱团取暖。「强强联合」用在国内汽车企业身上明显是不恰当的。各企业没有自己的特别优势技术,或者只有那么一两项,把优势作为筹码与曾经的竞争对手共享,这是大家都不愿干的事情。没有保障。

这需要借鉴国外汽车企业成功合作经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功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方式;

在全产业链多领域开展合作。

希望看到国内汽车企业能有真正抱团联合的一天。


国外的汽车也是百花齐放的,不过在市场竞争中发生了变化,强的吃掉弱的,但保留品牌,强的和更强的联合,就形成了关系错综复杂的汽车集团。比如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比如菲亚特克莱斯勒,再比如大众集团下面除了大众还有一堆的品牌,斯柯达、奥迪、宾利等等都是收购而来。

我国车企经过市场进化和竞争,集团化、集中化也是必然趋势。比如吉利在收购沃尔沃、持股宾士、收购宝腾等系列动作后,已经属于庞大的集团,就这还是单一产业,并没有计入其他业务。 而国企方面,一汽、二汽、长安的合并之说也一波高过一波。

所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团化的时机还在等待。


政治体制,文化属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