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是少數民族居住區,下屬的每一個縣都有自己的獨有特色,尤其是四月份,一連五個節慶在半個月內舉行,如果這時你能來到這裏,那將會享受一場節慶的盛宴。

瀾滄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聚集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全中國二分之一的拉祜族人口,又因東臨瀾滄江而得名。

拉祜族把葫蘆看成是祖先的化身,並把葫蘆作爲圖騰加以崇拜,象徵拉祜族從葫蘆中走出,向太陽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吉祥幸福的美好心願。

所以這裏就成了葫蘆之鄉,彷彿走進葫蘆娃的世界。在瀾滄,到處可見葫蘆的標誌和圖案,有着其少數民族的特有的風情和民族文化。

葫蘆節,拉祜語稱爲“阿朋阿龍尼”,是瀾滄縣拉祜族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四月中旬定期舉行三天,屆時全縣的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殺豬宰羊載歌載舞,一起來到縣城的葫蘆廣場飲酒狂歡,整夜的跳舞唱歌,直到天亮纔會散去休息。傍晚天氣涼爽時又會聚集到廣場上繼續狂歡。

葫蘆節雖然是拉祜族的節慶,但這天其他的少數民族,如佤族、傣族、布朗族等同胞兄弟都會穿着盛裝加入到節日的狂歡隊伍裏,一起載歌載舞慶祝節慶,這也體現了雲南少數民族大家庭和睦共處的和諧景象。

葫蘆節狂歡完後,駕車來到景邁山,景邁山古茶林有1300餘年歷史,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茶林景觀最典型、文化內涵最豐富、人地關係最和諧的古茶林,被譽爲“茶樹自然博物館”。

在清新的茶園氣息裏醒來,舒展筋骨,徒步芒景村哎冷山,穿梭於1800餘年雲霧繚繞的古茶山林小道,觀看布朗茶祖祭魂臺、七公主墳、芒洪八角塔等,傾聽布朗人講述祖先遷徙、發現茶、種植茶、利用茶的故事以及帕哎冷的遺訓,感受布朗人對景邁芒景山的深厚情感。

走進農家和主人攀談製茶祕訣,品嚐主人親自沖泡的普洱茶,感受景邁芒景人與古茶歷史文化的氣息。伴着古茶山林的純淨氣息,品飲具有獨特香氣的景邁芒景普洱茶,體味“順、柔、活、潔、亮”的普洱茶道精髓。

翁基古村落自然風光秀麗、民族特色突出,是布朗族原生態文化保留和傳承較爲完整的村寨,是普洱“綠三角”旅遊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建設定位爲:千年布朗古寨。

糯幹傣族古寨保存有較爲完整的傣族文化和原始古村落原貌,山地傣族民居獨具特色,傣族傳統風俗濃郁,是體驗和感受山地傣族原生態文化及風情風貌的理想之地。古寨依山畔水,環境優美,村民健康長壽,有“長壽村”之稱。

少數民族“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特性在老達保村這個純拉祜族的村寨得到了充分展示。寨子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擅長蘆笙舞、擺舞、無伴奏多聲部合聲演唱及吉他彈唱。

寨子裏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者,還是稚嫩天真的孩童,男女老少皆會彈奏一手好吉他。雖然他們從未受過什麼專業的訓練,甚至連樂譜都不認識,但就憑着對音樂的熱愛,他們用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創作出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老達保村的拉祜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基地之一,也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的地方,全村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6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