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謂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造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說發菩提心,這個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一大藏教只說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覺時,嘆曰:“奇哉!一切衆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可見人人本來是佛,都有德相。而我們現在還是衆生者,只是有妄想執著罷了?所以《金剛經》叫我們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說法,只要人識得此心。

《楞嚴經》說:“汝等當知,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達摩西來,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下瞭然無事。法海禪師參六祖,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智通禪師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馬祖說:“即心即佛。”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都說此心,我們修行,也修此心,衆生造業,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衆生,一切唯心造。

四聖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聖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衆生。四聖不受輪迴,六凡流轉生死,無論是佛是衆生,皆心所造。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那裏來個十法界呢?十法界皆從一念生,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法界;圓修六度,總攝萬行,是菩薩法界;見局因緣,證偏空理,是緣覺法界;功成四諦,歸於涅槃,是聲聞法界;廣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愛染不息,維諸善緣,是人道法界;純執勝心,常懷嗔鬥,是修羅法界;愛見爲根,慳貪爲業,是畜生法界:欲貪不息,癡想橫生,是餓鬼法界;五逆十惡,謗法破戒,是地獄法界。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唸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無明,好吃懶做等等,就向下墮。除習氣,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來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貪嗔癡習氣除掉,自見本性清淨,隨緣自在。猶如麥子一樣,把它磨成粉之後,就千變萬化,可以做醬、做面、做包子、做餃子、做麻花、做油條,種種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麥,就不被包、餃、油條等現象所轉。餑餑、饅頭,二名一實,不要到北方認不得饅頭,到南方認不得餑餑。說來說去,還是把習氣掃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臥,動靜閒忙,不生心動念,就是降伏其心。認得心是麥面,一切處無非面麥,就離道不遠了。摘自《虛雲和尚年譜》

文 / 虛雲老和尚圖 / 寂戒 編輯 / 果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