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

阅读:52次 页数:2页 2011-06-27 举报

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东北 二人转 地方特色 民间艺术

正文:

提起东北,大家没有不知东北二人转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二人转的形成,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基础上,加上闯关东移民把河北莲花落、什不闲、大鼓书等艺术带到东北,经过吸收消化加工,后又吸入河北梆子、东北大鼓及各地民间小曲小调和诸多的戏曲曲艺元素,逐渐形成一种以「唱、说、扮、舞、绝(技)」为主要特点的走唱类民间艺术,所以大家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百戏镶边」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随著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转在发展中曾经形成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个流派。其中东路以吉林市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的黑山县为中心,讲究板头和演唱;南路以辽宁营口为中心,表演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的北大荒为中心,追求唱腔的优美动人,故此历史上曾有二人转"南靠浪(舞),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的民谚。后来各路表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表演的侧重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一九五五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剧

1/2页

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剔除"纸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要克服"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改革开放以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在新的世纪,辽宁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的二人转演员赵本山,立志要将二人转这个在东北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发扬光大,使其再现辉煌。他把东北的二人转真正的发扬与传播,他所导演的电视剧《马大帅》等中引用的都是传统的纯粹的二人转,而这些引用的段子中,都体现了老百姓的苦与乐。。

相信由这些优秀的二人转演员的努力创新、创作,会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将二人转这种东北的艺术推向全国,使更多的人喜欢二人转。

结语:东北二人转从形成到现在慢慢的发展,一路上都是在进步著,在完善著,相信二人转会一直发展下去,越来越收到群众的喜爱,把民族特色慢慢的发展,成为世界的文化。 参考文献: 冯娴《东北二人转音乐》.春风文艺出版社.

王肯;吉林省戏曲研究室 二人转史料 1962

刘振德 二人转艺术 2000

吴海清 浅析当代二人转发展特点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6)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